第四章 法相宗
第一节 宗名所依经论
问。何故名法相宗。
答。决判诸法性相故名法相宗也。泛言此宗总有四名。一名唯识宗、此宗大意明唯识故。二名应理圆实宗、一切法门皆应理故。三名普为乘教、摄五乘故。四名法相宗、其义如前。今擧其一也。
问。此宗依凭何等经论。
答。唯识论中引六经十一部论。其六经者、华严.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毘达磨.楞伽.厚严是也。十一部论者、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辨中边.二十唯识.观所缘.杂集论是也。若总言之五部大论.十支论等皆彼所依。然解深密经.瑜伽论.唯识论等特为所学指南。
第二节 三国相承
问。此教以谁为祖师乎。
答。此教三国次第相承分明。如来灭後九百年时弥勒菩萨从都率天降中天竺阿瑜遮国於瑜遮那讲堂说五部大论。补处萨埵位居十地。是则如来在世亲闻所传非空非有中道妙理於诸教中寔为明镜。如瑜伽论者卷轴百卷诸教悉判故名广释诸经论。次有无着菩萨。位居初地继于慈尊广传此宗。慈氏教文咸加委解释尊所说广造论释。 次九百年时有世亲菩萨(无着弟也。)四善根中明得萨埵。承于无着菩萨广传此宗。依慈氏论盛施论释。初学小乘造五百部论後弘大乘亦造五百部论。一代教文皆悉通达。 次有护法菩萨。深解世亲论远弘慈氏教。贤劫一佛明告空中。外道邪执闭口而如瘂异部小乘卷舌而同讷。故西天外道小乘竝称云大乘唯有此人(云云。)次有戒贤论师。传法大将当时绝伦法相法门咸传一代教义皆解。 此五大论师俱是天竺传法匠矣。
次大唐初运有玄奘三藏。远涉流沙賖往天竺遂谒戒贤论师广传此宗。戒贤论师待三藏良久。即五部大论.十支论等凡法相法门无遗皆传遂还震旦盛弘此宗。三千门徒七十达者四人上足一朝归仰四海朝宗。自余诸经律论翻传极多。是大唐法相始祖天竺相承第六也。
次有窥基法师。是三藏上足智解绝伦继于三藏广传此宗。斯乃百本疏主十地应迹盛德出萃擧世归仰号慈恩大师。 次有淄州惠沼大师。继于慈恩大师盛敷此宗。 次有扑扬智周大师。禀于淄洲大师广传此宗。此竝大唐国相承次第也。
至于流传日本者总有三传。一日本智通.智达二人禀玄奘三藏。二新罗智凤禅师承玄奘三藏始传日本义渊僧正弘相宗於维摩堂。三日本玄昉僧正入唐受学扑扬大师还授善珠僧正。自尔已来次第相承满寺修学于今不绝。竝是龙象之众徒智辩之锋寔利。咸是师子之盛德决择之音极猛。和国一宇盛敷法相。何宗及之乎。 三国相承一无坠矣。
第三节 教判
问。此宗立几时教摄一代教。
答。立三时教摄一代教。是则解深密经诚说分明故也。 一者有教佛初时中为发趣彼声闻乘者破外道实我之执明我空法有之旨。诸部小乘皆此教摄。且此约有义。余皆可摄故。 二者空教於第二时为发趣大乘者、明诸法皆空之旨、以破前实法之执。 三者中道教、第三时中说非空非有之旨、以破前偏有偏空之执。 然则初时唯约依他说有、第二时唯约我执说空。未是三性三无性显了之说。故前二时名为未了诤论安足处所。第三时中具说三性三无性。遍计所执故非有、依他起性故非无。是则非空非有中道妙理、元离二边直入正路。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一代之中尤甚深八万之间特微妙。华严.深密.金光明.法华.涅盘等诸深大乘皆此中摄。诸部般若皆第二时摄。诸部小乘竝初时摄。
问。此三时者、为年月次第、为义类次第。
答。学者异议不同。或云年月三时(云云)、或云义类三时(云云)、或义类年月兼带三时(云云。)
问。第三时中中道者、但约三性而立欤。颇有一法中而明中道乎。
答。此有二义。一云三性对望中道(云云)、二云一法中道(云云。)然多是三性对望中道而已。亦可一法中道(云云。)
问。第二时中、云何说空。
答。此有二义。一云约遍计所执、密意而说皆空(云云。)一云约三无性而说空(云云。)
第四节 三乘五性
问。此宗立几许乘。
答。此宗教中立三乘五性。其五性者、一定性声闻.二定性缘觉.三定性菩萨.四不定种性.五无性有情。定性二乘随自乘果竝无余入寂。菩萨种性二利行满证大菩提。无性有情法尔无有无漏种子、唯有有漏种子。若昇进生人天之中、以之为上。
问。入寂二乘有还生乎。
答。无此。入无余者、灰身灭智诸识皆灭。何有还生。不定性人必廻心向大都无入寂。廻心之时入十信初心、初住入僧只位、乃至成佛。 众生之机、法尔有此五性差别。故佛随此一一机根、授彼相应之法故必成五乘。谓无性有情是人天乘、三乘定性以为三乘、不定种性随应通三故有五乘。若唯就出世即立三乘矣。普为乘名寔由兹焉。
问。彼法华等既说一乘。故定性二乘皆可成佛。何强立五性乎。
答。彼法华等是密意说。且约不定性而说一乘。非谓五性俱成佛也。纵言一切是小分一切。无始法尔五性差别不可改故。
问。三乘修行得果之相如何。
答。声闻三生六十劫而证应果、缘觉四生百劫而证其果、菩萨经三僧只得大觉果。
问。就菩萨位总立几种。
答。因果合论总立四十一位。谓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佛果也。若开等觉四十二位。然法云地摄。又开十信者五十一位。然以十信摄于初住。故慈恩大师唯立四十一位也。若西明法师具立五十二位(云云。)此四十一位束为五位。一资粮位、是地前三十心。二加行位、第十廻向之後开四善根以为见道加行方便。三通达位、是初地入心见道位也。四修习位、从初地住心乃至十地是也。五究竟位、谓佛果是。此名五位修行也。
问。三乘之人断何等障。
答。二乘之人唯断烦恼障、菩萨大乘具断二障。二障者、一烦恼障.二所知障。二障各有二。谓分别.俱生。菩萨地前伏分别二障现行、初地断彼二障种子、二地已上乃至十地、地地渐断俱生所知障、至第十地断俱生烦恼障种子。二障习气二地已上如应渐断、登佛果时一时断尽。
问。三只之间各经何位。
答。三贤四善根竝初僧只、初地至七地是第二僧只、八.九.十地是第三僧只。过三只已即证佛果。菩萨四十一位束为四依。地前是初依、供养五恒沙佛。初地至六地是第二依、供养六恒沙佛。七.八.九地为第三依、供养七恒沙佛。第十地是第四依、供养八恒沙佛。三只之间、合供养二十六恒沙佛。此三只间万行竝修、六度圆足。地前修相唯识、地上显性唯识。
第五节 五位百法
问。此宗立几法数摄於诸法。
答。立於百法摄诸法尽。
问。其百法者何。
答。束为五位。一心王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是为八识。二心所有法有五十一。合为六位。一遍行五、作意.触.受.想.思。二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三善十一者、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四烦恼有六。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开五。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随烦恼二十、忿.恨.覆.恼.悭.嫉.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擧.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六不定有四。悔.睡眠.寻.伺。六位合有五十一也。三色法有十一。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及法处所摄色。此有五种。极略.极迥.受所引.定所生.遍计所起色。此竝法处所摄色也。四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也。五无为法有六。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也。是百法。一切诸法略不过之。
问。蕴处界三科摄色心等法。与今百法其义如何。
答。百法之中、心王心所及以色等束为五蕴。色蕴是色法、受想二蕴即是心所、识蕴是八识心王。自余心所等竝行蕴摄也。蕴不摄无为矣。 其十二处、色广心略。准蕴可知。 其十八界、色心广说、亦摄无为。
此宗本意只明唯识。一切诸法皆是唯识、都无一法而在心外。故慈恩大师云、有心外法转廻生死。觉知一心生死永弃(已上。)然诸法差别皆唯识所变。离识无别法、一切境界皆归心识。
第六节 五重唯识
总明此义有五重唯识。一遣虚存实识、遣遍计所执是虚、存依他.圆成是实故。二舍滥留纯识、依他内境滥外故、舍此唯名识。三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末归自体分本故。四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故。五遣相证性识、遣依他事相证唯识理性故。前四相唯识第五为性唯识。
第七节 四分
此心之用总有四分。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也。分量决云心用分限四种差别故名四分(已上)。然四师异说。一安慧菩萨唯立於一分。是自证分也。二难陀菩萨立於二分。是相.见分也。三陈那菩萨立於三分。相分.见分及自证分也。四护法菩萨立於四分。即前列。今则护法尽理之说。故立四分。相貌差别为心所缘故云相分。能缘前境故云见分。能缘见分故名自证分。能缘自体分故名证自证分也。此四之中、相分唯是所缘无缘虑义。其後三分通能所缘。是则八识心王心所各有四分。八识虽体各一论用即有四分。是故八识各有四分也。
第八节 三性三无性
此宗明真妄义总立三性。一遍计所执性、是当情现相。此亦分三。能遍计.所遍计.遍计所执。前二依他摄。遍计所执是当情现相。於无谓有。虚妄执着。 二依他起性、四缘所生诸法因缘和合有故。 三圆成实性、诸法理性具於圆满.成就.真实三义故也。 此三性中、所执是妄有、依他即假有、圆成是真有。遍计所执既是妄执、依他、圆成即妙真。三性互别不相乱通。然依他事法与圆成理性非一非异。相不离体、体不离相。三十颂说三性偈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於彼常远离前性。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已上。)
对此三性明三无性。即翻遍计.依他.圆成、如次显相.生.胜义三无性矣。故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後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已上。) 如上三性亦不离识。彼三无性依三性立故、唯识论云应知三性亦不离识(已上)。又云、即依此前所说三性、立彼後说三种无性(已上。) 诸位修行皆观唯识、佛果所证但证唯识。故万行自唯识而起、万德依唯识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