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即位:归于位次。郭璞注:“就哭位也。”
〔29〕倍:同“陪”。下皆与此同。
〔30〕属子:同宗诸子。郭璞注:“宗属群子。”
〔31〕外官:王宫外百官。与近侍之臣相对。《周礼·春官·世妇》:“凡内事有达于外官者,世妇掌之。”郭璞注:“外官,所主在外者。”
〔32〕王属:天子的属官,即近侍之官,与“外官”正相对。
〔33〕执职之人:为丧事服役的人。郭璞注:“执职,犹执事也。”
〔34〕七倍之:以七列陪他。郭璞注:“列七重。” 海按:列队七行,郭注下文又云“百人为一倍”,故此“七倍”则为每队百人,七队七百人。
〔35〕踊者:此指哭跳送丧的人。
〔36〕行萃百人:每行聚集一百人。郭璞注:“百人为一倍。萃,聚也。” 檀萃云:“哭者低声而哭,长哭不踊,今俗之送葬者亦然。踊者大哭有节,一哭三踊者也。行萃百人,三十行则踊者三千人矣,皆言其侈矣。”
〔37〕女主:即前“女主叔”。
〔38〕嬖人:穆王宠爱的女人。郭璞注:“嬖女,王所幸爱者。” 群女:宫中众妃嫔。
〔39〕王臣姬姓之女:即嫁与穆王臣子的同姓之女。郭璞注:“疑同姓之女为大夫之妻者,所谓内宗也。”
〔40〕宫官人:即王宫中女官。郭璞注:“宫官为内也。”
〔41〕宫贤庶妾:王宫内次于宫官人的女官。郭璞注:“庶妾,众散妾也。” 孙诒让云:“贤,当为竖。《周礼》内宫有内竖,注云:‘竖,未冠者之官名。’ 宫竖、庶妾皆贱于宫官人,故次其后。” 海按:译文从孙说。
〔42〕五倍:五行,每行百人,共五百人。参见上注〔34〕。
〔43〕次从:依次相从。郭璞注:“以次相从。”
〔44〕命:下令出丧。
〔45〕臣人:据郭璞注:“御棺不得下也。”知此必为前“大匠”之“匠”而误。范本正作“匠人”,洪校本从之。译文从此作“匠人”。
〔46〕所:停放灵柩的地方。
〔47〕小哭:低声哭泣。
〔48〕三踊:丧礼之一。在灵柩前跳跃三次。
〔49〕次:停下。郭璞注:“次,犹止也。”
〔50〕三舍:送丧前进了九十里。舍,三十里。郭璞注:“三十里为舍也。《传》曰:避君三舍。”
〔51〕哀次:地名,在毂丘与重璧台之间。参见6-2节注〔16〕。
〔52〕重璧台:地名,即前周穆王为盛姬所建之台,距哀次二舍,六十里。从毂丘至重璧台五舍,一百五十里。
〔53〕休:停驻。郭璞注:“休,驻也。”
〔54〕周:疑“用”字之讹。 姑繇:水名。丁谦云:“姑繇水在重璧台旁。下节言‘钓于河,观姑繇水’,知此水为北流入河之小涧。惟东汉时汴渠成后,河南小水尽壅导入渠,旧迹无存矣。” 以圜车:用来环绕载灵柩的车子。圜,同“环”,环绕。郭璞注:“决水周绕之也。繇,音遥。圜,音员。”
〔55〕车:范本作“囧车”。车,原作“单”,此或形近而误。囧(jiong)车:即“明车”。囧,同“冏”,原义为窗透明,引申为明亮,故囧车即明车。古代祭神、供神之物必洁净,故以“明”泛指祭祀神灵之物。《礼记·中庸》:“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郑玄注:“明犹洁也。”故明车又为“洁车”,意用姑繇水使灵车洁净。郭璞注“以号水也”,似未确当。
〔56〕殇祀之:再次为盛姬早亡而祭祀。郭璞注:“于此复祭。”
【译文】
癸卯这一天,为盛姬早逝举行祭奠,众人大哭送灵柩上车。甲辰这一天,穆天子决定南行,要将盛姬安葬在乐池南边。穆天子命令为盛姬举办淑人的葬礼,要比照王后的葬法,也不用向诸侯讣告。由河、济之间供给丧事耗用,韦、穀、黄城三国出男子挽灵车。禁军卫士举灵柩上车,太祝在灵前引路,工匠护卫灵柩。丧旗上绘有日月、北斗七星的图形。击鼓鸣钟来送葬,龙旗用来掩棺。用鸾凤饰鼓,用猛兽饰钟,用蛟龙饰旗。在送葬的队伍前后和哀哭跳跃的人中间,所有钟鼓、旗帜及各种葬礼器物,由井利负责掌管,陈列布置在送葬的队伍中,没有不齐备的。用击鼓来指挥送葬队伍前进,用举旗来号令哭泣尽哀,用击钟来号令止哭,用降旗来表示节哀。大哭九次丧祭才结束。灵柩送出门,丧主伊扈就位,周王室父兄子孙陪侍他,诸侯、宗族子弟、周王官吏陪侍他,宫外之官、王室属官、禁军卫士陪侍他,姬姓子弟陪侍他。服役的人陪侍他,所有的官吏陪伴他,哭丧的人有七队陪伴他。跳跃的人有三十队,每队集有一百人。女主叔就位,穆王的宠妾与众嫔女陪伴她,嫁与大臣的姬姓女眷陪伴她,宫中女官陪伴她,宫女、侍妾陪伴她,哭丧的人有五队陪伴她,跳跃的人依次跟随。穆天子下令出丧,每前进一里路击钟止哭。工匠在灵车上哭泣,太祝在灵车前哭泣,禁军卫士在停放灵车的地方哭泣。低声哭泣,相互跳跃,跳跃三次后又前进,前进五里就停下来休息。出丧走了九十里,到达哀次;走了一百五十里,到达重璧台,就停驻休息。穆天子命人引来姑繇河水环绕灵车,这就叫做“明车”,再次为盛姬夭亡举行祭祀。
6-6 孟冬辛亥〔1〕,邢侯、曹侯来弔〔2〕。内史将之以见天子〔3〕,天子告不豫而辞焉〔4〕。邢侯、曹侯乃即太子〔5〕,太子哭出庙门以迎邢侯〔6〕,再拜劳之〔7〕,侯不答拜〔8〕。邢侯谒哭于庙〔9〕,太子先哭而入,西向即位〔10〕。内史宾侯北向而立〔11〕,大哭九,邢侯厝踊三而止〔12〕。太子送邢侯至庙门之外,邢侯遂出,太子再拜送之。曹侯庙弔入哭〔13〕,太子送之,亦如邢侯之礼〔14〕。壬子〔15〕,天子具官见邢侯、曹侯〔16〕。天子还返〔17〕,邢侯、曹侯执见拜天子之武一〔18〕。天子见之,乃遣邢侯、曹侯归于其邦。王官执礼共于二侯如故〔19〕。
【注释】
〔1〕孟冬:十月。 辛亥:此距前甲辰七日。
〔2〕邢侯:邢国国君,侯爵,故称邢侯。参见2-7节注〔16〕。 曹侯:曹国国君,侯爵,故称曹侯。周武王灭商,封其弟叔振铎于曹,春秋时为宋所灭。故地在今山东菏泽、定陶、曹县一带。 郭璞注:“曹国,今济阴定陶县是也。” 檀萃云:“二国同姓,又近丧次,故来。”
〔3〕将之:带领他们。
〔4〕不豫:天子有病的讳称。犹今言不适、不舒服。 郭璞注:“不豫,辞病也。《尚书》曰:‘武王不豫’。” 海按:郭注所引,见《尚书·周书·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 辞:称病不见。
〔5〕即:前往拜见。别本又作“弔”。 太子:即丧主伊扈。
〔6〕郭璞注:“曹侯不进。” 檀萃云:“时穆王命太子为丧主,故因而见之。曹侯退而让邢侯先。” 海按:据上文,盛姬灵柩此时已至重璧台,未闻此地有宗庙,太子何出庙门?故陈逢衡云:“邢侯、曹侯来弔,当在殡盛姬于穀丘之庙下,故得哭于庙。若在丧行之后,则当送葬,不得仍哭于庙也。”王贻樑认为“陈说是,此可能是整理者之误”。
〔7〕劳之:慰劳邢侯。郭璞注:“问劳也。”
〔8〕不答拜:郭璞注:“谦不敢与太子抗礼。” 海按:据《仪礼·士丧礼》载,弔者不拜丧主。郭注似不确。
〔9〕谒哭:祭告哀哭。郭璞注:“谒,告也。”
〔10〕西向即位:据《礼记·丧大记》:“哭尸于堂上,主人在东方。” 丧主在尸体东方就位,面向西,故言西向即位。
〔11〕宾侯:为邢侯做宾相,意指接待邢侯。郭璞注:“傧相。” 北向而立:尸位在北,故弔唁者站南朝北。
〔12〕大哭九:丧礼之一,对丧者大哭九次。《礼记·奔丧》:“哭天子九”。 厝踊:同“错踊”,厝,通“错”。参见6-4节注〔15〕。郭璞注:“与太子拾踊。”拾(jié)踊,双方轮流,更替跳跃,义同“错踊”。
〔13〕庙弔入哭:即“入庙弔哭”。
〔14〕亦如邢侯之礼:也跟拜送邢侯的礼节一样。郭璞注:“虽弔异而礼同。”
〔15〕壬子:此距前辛亥一日。
〔16〕具官:完备君臣礼仪。郭璞注:“具官,备礼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