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这一天,穆天子命人用八骏驾车。右边辕马名骅骝,左边辕马名绿耳;车右骖马名赤骥,车左骖马名白。穆天子乘此车,是造父作驭手,在车右做卫士。穆天子的副车,右边辕马名渠黄,左边辕马名踰轮;车右骖马名盗骊,车左骖马名山子。柏夭乘此车,参百作驭手,高奔戎为右卫。穆天子于是向东南方向飞速前进,驰驱千里,到达了巨蒐氏。巨蒐人首领奴就献上白鹤的鲜血,请穆天子饮用。又准备了牛羊的乳汁,要为穆天子洗脚,并且主、副两车的人都是这样。甲戌这一天,巨蒐人首领奴在焚留山上向穆天子敬酒,又献上食用马三百匹,牛羊五千头,秋麦一千车,当地粟米三十车。穆天子命柏夭接受了这些礼物。奴还献上枝斯美玉四十双,、、珌佩等玉器饰物一百双,琅玕玉珠四十双、纻麻葛布十箱,穆天子命造父收下了这批礼物。于是就赏赐奴镀银彩绘漆器、黄金缶十八件、贝带四十条、朱砂三百袋、桂皮、干姜一百筐。奴就合掌加额、伏地跪拜后接受。
4-4 乙亥〔1〕,天子南征阳纡之东尾〔2〕,乃遂绝之谷〔3〕。辛巳〔4〕,至于河之水北阿〔5〕。爰有溲之□〔6〕,河伯之孙。事皇天子之山〔7〕。有模堇〔8〕,其叶是食明后〔9〕。天子嘉之,赐以佩玉一隻〔10〕,柏夭再拜稽首〔11〕。癸丑〔12〕,天子东征,柏夭送天子至于人〔13〕,伯絮觞天子于澡泽之上〔14〕。多之汭〔15〕,河水之所南还〔16〕。曰天子五日休于澡泽之上,以待六师之人。戊午〔17〕,天子东征,顾命柏夭归于丌邦〔18〕。天子曰:“河宗正也〔19〕。”柏夭再拜稽首〔20〕。
【注释】
〔1〕乙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南征,绝之谷。” 海按:顾实作:“八月十三日”,亦距前一日。
〔2〕阳纡之东尾:阳纡山东头。郭璞注:“尾,山后也。” 小川琢治云:“所谓‘阳纡之东尾’者,乃沿河水屈曲,自东西折而南,哈拉纳林鄂拉之南端,‘东’字当为‘南’之误字。” 顾实云:“阳纡之东尾,当即今乌喇特旗北之噶扎尔山。” 王贻樑案:“小川说‘东’为‘南’字之误,不确。穆王一行明明在阳纡之北,何能不越阳纡而至其南欤?且阳纡之山(今阴山山脉)本即东西横亘,言‘东尾’方合情理。” 海按:王说可参。
〔3〕之谷:山谷名,具体未详,约在今阴山东部稍北侧。“”二字不见于字书,音义未详。 丁谦云:“之谷,当即今库勒尔城东遮留谷。《水经注》所谓铁谷关也。” 顾实云:“二字不可识,然之谷按其地望,当即今巴颜鄂博河(清《一统图》、《会典图》皆有此河,喀尔喀右翼旗扎萨克驻此)。” 高夷吾云:“之谷即五达谷,在萨拉齐西。” 卫挺生云:“自马鬃山以东约二千余里而至于阳纡之东尾,其间可称横绝之谷唯阳纡之三个山口。……此谷最长,在战国以后称高厥。” 海按:“”二字尚无人能识,所言地望皆臆测,不足为信。
〔4〕辛巳:“辛”字原无,据《穆传》文例,“巳”上应为天干。丁谦《干支表》补作“乙巳”并云:“距前三十日,至水之北阿。”陈逢衡云:“巳上落‘辛’字。” 顾实云:“非也,已,犹既也,既而也。” 卫挺生云:“乃己丑日。” 海按:陈说作“辛巳”近是,距前六日。故据补。
〔5〕:或地名,音义未详。一说为水名。译文且作地名。 檀萃云:“者,漆洛也。初‘癸酉天子舍于漆’者,即此河。” 丁谦云:“河即今拜河。” 卫挺生云:“然则所谓,殆在今狼山县之东北。” 海按:,似为地名,依文意,当在黄河之北岸,具体未详。陈逢衡认为“之”字当在“水”下,此说近是,译文从之。
〔6〕溲之□:顾实疑阙文为“邦”字,译文从此说。溲:部族名。“”字音义未详。郭璞注:“今西有渠搜国,疑,渠字。” 顾实云:“字不可识,必非渠搜则亦可断言。” 王贻樑案:“前巨蒐既为渠搜,则此溲不当再释渠搜。” 海按:郭注非,王说是,只是具体地望未明,然一定靠近河宗氏。
〔7〕事皇天子之山:侍奉周天子的山。事,即侍奉。皇,乃尊崇之辞。卷一有“河宗栢夭逆天子燕然之山”,或即此山。 檀萃云:“事皇天子之山者,即前河宗致命于皇天子之处。” 卫挺生云:“当即燕然之山。”
〔8〕模堇:植物名。顾实云:“模训大也,则模堇亦荅堇之类也。模、膜、漠俱同声可通用,则模堇犹膜稷之类也。然不知其叶以何特异而食明后也。” 海按:“堇”,原作“”,据郭注及范本改。
〔9〕明后:郭璞注:“模堇,木名。后,君也。堇,音谨。” 王贻樑案:“此当为木槿,学名hibiscus syriacus。属锦葵科,性甘、平,有清热解毒功效。《本草纲目》云其可‘洗目令明’,与此可大致吻合。并本《传》‘明后’之‘后’字,盖‘目’字之形讹,作‘后’字于义殊不类。” 海按:此云“是食明后”显与“洗目令明”不类,王说亦不妥。或云模堇之叶可供明君食用,此乃河宗柏夭阿谀之词,郭注不误。
〔10〕隻:亦“雙”之省文。译文作“双”。
〔11〕稽首:古代叩头至地,为臣拜君之礼。
〔12〕癸丑:丁谦《干支表》:“距前(乙巳)八日,越阳纡东尾,至于人。” 海按:顾实作“九月二十二日”,距前“八月十三日(乙亥)”则四十九日。 前补作“辛巳”,此距前当三十二日。此或文有脱误,据《传》文所载位置,穆天子不当行一月余才至人国。
〔13〕人:河宗氏属国名,地在河套一带。参见卷一1-3节注〔14〕。
〔14〕伯絮:人名,人国君主。本书卷一作“柏絮”。参见卷一1-3节注〔7〕。 澡泽:湖泊名,卷一作“漆”“渗泽”,参见卷一1-3节注〔13〕、注〔17〕。
〔15〕多之汭:博托河的北部湾。“”,读音未详。丁谦云:“水北曰汭,多之汭当即指渗泽之水西流入河处。” 汭(ruì),河流弯曲的地方。 顾实云:“无党河又有博托河,因音别而为包头(清《会典图》作包头河),此真包头矣。最古当是名曰多。……大概邦之境跨连今图尔根河与博托河之间……其当在今萨拉齐之南境,黄河折而南流之处乎!” 卫挺生云:“多,今字为博多、包头,乃今包头市所在。河水南还处,乃包头县属之河口。”王贻樑案:“多,河水南还处,俱当在今内蒙包头至托克托一带,诸说大多近同。” 海按:据顾说,此“多”乃今博托河之古音,多之汭,即博托河的北部湾。
〔16〕河水之所南还:黄河转弯折向南流的地方。即当今内蒙托克托城一带。
〔17〕戊午:丁谦《干支表》:“距前五日,东征南还,升于长松之隥。” 海按:顾实作“九月二十七日”,亦距前五日。
〔18〕顾命:本为君王临终遗命。此指临别时君王的诏命。 丌:古文“其”字。
〔19〕河宗正也:省略语,意即任命柏夭为河宗氏的执政君主。正,同“政”,执政。
〔20〕稽首:伏地跪拜,叩头至地。郭璞注:“辞去也。”
【译文】
乙亥这一天,穆天子南行,到达阳纡山东头山后,于是从那里穿过山谷。辛巳这一天,穆天子到达了,那里是黄河的北岸。那里有溲国,有河伯子孙侍奉过周天子的燕然山。山上有模堇,它的叶子供明君食用。穆天子嘉奖了柏夭,赏赐他佩玉一双。柏夭伏地跪拜,两次叩头至地。癸丑这一天,穆天子向东行进,柏夭送穆天子到了人国。伯絮在澡泽上向穆天子敬酒。多河北部湾,是黄河水向南流去的地方。穆天子在澡泽上休息了五天,以等待六师后续部属。戊午这一天,穆天子向东进发,临别时命柏夭回到他自己的邦国去。穆天子说:“你是河宗氏的宗正啊!”柏夭跪地叩头拜了两次才辞别而去。
4-5 天子南还〔1〕,升于长松之隥〔2〕。孟冬壬戌〔3〕,至于雷首〔4〕。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5〕,乃献食马四六〔6〕。天子使孔牙受之〔7〕。曰〔8〕,雷水之平寒〔9〕,寡人〔10〕,具犬马羊牛〔11〕,爰有黑牛白角,爰有黑羊白血〔12〕。癸亥〔13〕,天子南征,升于髭之隥〔14〕。丙寅〔15〕,天子至于钘山之隊〔16〕,东升于三道之隥〔17〕,乃宿于二边〔18〕。命毛班〔19〕、逢固〔20〕,先至于周〔21〕,以待天子之命〔22〕。癸酉〔23〕,天子命驾八骏之乘,赤骥之驷〔24〕,造父为御□。〔25〕南征翔行,迳绝翟道〔26〕,升于太行〔27〕,南济于河〔28〕,驰驱千里〔29〕,遂入于宗周〔30〕。官人进白鹄之血〔31〕,以饮天子,以洗天子之足〔32〕。造父乃具羊之血,以饮四马之乘一〔33〕。
【注释】
〔1〕南还:向南返回。黄河由今托克托处大转弯,改东西流向为南北流向,故穆天子于此处循黄河南下返回。
〔2〕长松之隥(dèng):地名。隥,山坡。此坡因长满高大的松树而得名。郭璞注:“坂有长松。” 顾实云:“长松之隥,当在今朔平府右玉县牛心堡迤北一带,旧有大松树山是也。”
〔3〕孟冬壬戌:丁谦《干支表》:“距前四日,至犬戎南界雷首之地。” 海按:顾实作“十月初一日”,亦距前九月二十七日(戊午)四日。
〔4〕雷首:山名。郭璞注:“雷首,山名。在今河东蒲坂县南也。” 顾实云:“雷首,即今朔平府马邑县之洪涛山。出雷水,即漯水,今之永定河。其源出洪涛山,流至直隶天津府之大沽河,北入海,即桑干河是也。” 王贻樑案:“依文意,此雷首、雷水非卷一之当水甚明。雷首,非郭注所云今山西永济、芮城一线的雷首山,彼山乃卷六之薄山。此雷首当以小川、顾实说是。” 海按:洪校本于句首补“天子”二字,译文从之。
〔5〕犬戎胡:犬戎首领名胡。参见卷一“犬戎胡觞天子于当水之阳。” 雷首之阿:洪校本改作“雷水之阿”,似涉下文而误。
〔6〕食马:当作“良马”。依《穆传》文例,言“良马”者必以四的倍数计,言“食马”者皆以百十计。此以四六相乘计,必为良马,此马主要供驾车用。译文从诸校作“良马”。
〔7〕孔牙:人名。陈逢衡、刘师培皆认为此孔牙即《尚书·周书·君牙序》中的君牙。君、孔系一声之转,顾实亦从此说。据《周书·君牙序》:“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
〔8〕曰:此为句首语助词,无义。
〔9〕雷水:水名。参见上注〔4〕。张公量云:“雷水,桑干河。” 平:平坝,或通作“坪”。顾实改“平”为“干”,云:“干者,岸也。犹《诗》言‘河之干’也。审文义,当读‘寒寡人’句,‘具犬马牛羊’句,言以荒寒而少人,俱具犬马牛羊也。” 海按:“寒”当属“平”下,依顾实说“平”作“岸”,则指雷水两岸寒冷,译文即从此说。
〔10〕寡人:人烟稀少。
〔11〕具:准备。
〔12〕白血:疑作“白角”,作“白血”,令人匪闻莫解。陈逢衡云:“余谓‘白血’血字亦‘角’字之误,无所谓异也。” 海按:郭璞注:“记异也”,实指“白血”而言。陈说近是,译文从之。
〔13〕癸亥:丁谦《干支表》:“距前一日,升于髭之隥。” 海按:顾实作“十月初二日”,亦距前一日。
〔14〕髭(zi)之隥:山名。小川琢治云:“髭之隥为雁门无疑。” 顾实云:“当即今山西代州之句注山。句注山在代州西北二十五里,雁门山在代州西北三十五里。”
〔15〕丙寅:丁谦《干支表》:“距前三日,至于钘山之隊。” 海按:顾实作“十月初五日”,亦距前三日。
〔16〕钘山之隊:钘山的峡谷隧道。隊,通“隧”。参见卷一1-2节注〔6〕。
〔17〕三道之隥:地名。丁谦:“此钘山隊为太行西谷,在今山西平定州东。三道隥、二边,均在其地。” 顾实云:“三道之隥及二边,当俱在今正定之井陉山中。” 王贻樑案:“今北方以二道、三道命名之地犹多,辽宁、吉林、内蒙、河北、山西俱有。此三道、二边在井陉东侧,具体难定。”
〔18〕二边:地名。参见上注。
〔19〕毛班:人名,周穆王时大夫。郭璞注:“毛班、毛伯,卫之先也。”《姓源》:“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顾实云:“郭注引毛伯见《春秋》文元年、九年,及宣十五年《左氏传》。” 于省吾按:“卷五有毛公,注谓毛公即毛公班,是也。《班簋》云:‘唯八月初吉,在宗周。王命毛伯更虢城公服。’又云‘班首曰’,又云‘班非敢觅’,是毛伯名班,乃穆王时人。而郭沫若、吴其昌均考定《班簋》为成王时器,失之。” 王贻樑案:“于说甚是。《班簋》,由其铭文内容、字体、至器形、纹饰,显然皆属西周中期,断为穆王时器不误。由《班簋》铭知毛班本只卿爵,故称伯。因继替虢城公之职而升为公爵,称公。本《传》卷五称其‘毛公’,是已升公爵矣。”
〔20〕逢固:人名。卷一作“梁固”,今本《竹书纪年》作“逢公固”,穆王时大夫。参见卷一1-5节注〔3〕。
〔21〕周:此指宗周洛邑。
〔22〕“子”字原无。洪颐煊云:“‘天’下疑脱‘子’字。” 海按:翟云升本,王贻樑本俱补“子”字,此据补。
〔23〕癸酉:丁谦《干支表》:“距庚午三日,绝翟道,升太行山,乃济河入于宗周,亦三日行千里。” 海按:顾实作“十月十二日”,距前丙寅又七日。
〔24〕赤骥之驷:此与上“八骏之乘”互文见义,皆指周穆王用八匹骏马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