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情知”两句:即使你便是善用兵的谋臣良将,却也毫无用处。情知,明知。姜太公、管仲、范蠡、张宦,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谋臣。
【鉴赏】《虎头牌》全名《便宜行事虎头牌》,描写女真族边将山寿马掌有虎符金牌,坚持军法,责罚贪酒失地的亲叔父的故事,颂扬了山寿马执法如山,公而忘私的优良品德。
第三折写银住马贪酒失地,山寿马拒绝了婶母、妻子和众官员的求情,责打违犯军纪的叔父。主要表现和颂扬了女真族兵马大元帅山寿马执法严明、不以私枉公的优良品德。作者把山寿马置于职责与亲情的矛盾冲突之中,表现他作为元帅对待下属和作为侄儿对待叔父的不同态度。他既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又不废亲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正直、深情的性格,是——个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文学形象。
《虎头牌》情节生动,戏剧性很强,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幽默风趣,完整细腻,富有生活气息。剧中还描写了一些女真族的风俗习惯,采用了不少女真乐曲,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三折
〔商调·集贤宾〕则俺那寄书来的秀才错立了身,怎能勾平步上青云。则为他长安市不登虎榜[1],救的我泾河岸脱离羊群。他本望至公楼独占鳌头,今日向洞庭湖跳过了龙门。则我这重叠叠的眷姻,可也堪自哂[2],若不成就燕尔新婚,我则待收拾些珍宝物,报答您大恩人。
【注释】
[1]虎榜: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
[2]自哂:自嘲。哂,嘲笑。
【鉴赏】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和李好古的《张生煮海》,是元杂剧中两部充满奇异瑰丽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爱情剧,在元代杂剧艺苑里宛如并蒂莲花,被誉为元代神话戏中的“双璧”。这两出戏写的都是龙女与书生的爱情,表现对爱情幸福的追求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具有进步思想意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相比之下,《柳毅传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似乎更高一些。《柳毅传书》,全名《洞庭湖柳毅传书》,是根据唐代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改编而成的。写洞庭龙王之女三娘,嫁与泾河小龙为妻之后饱受虐待,被罚至泾河岸上牧羊,形容憔悴,衣衫褴褛,十分凄凉。龙女修书一封,希望有人替她捎回洞庭求救。恰遇落第书生柳毅路经此地,对龙女的遭遇深表同情,替她将书信及时送往洞庭,她的叔叔钱塘火龙闻讯大怒,率领水卒,打败了泾河小龙,龙女因而得救。为答谢柳毅传书之恩,洞庭龙王欲将三娘许配柳毅为妻,却遭柳毅婉言谢绝。几经波折,最后终于结为夫妻。剧中人物不多,但性格,形象都还鲜明。柳毅的富于正义感和乐于助人,见义勇为,以及细微的心理活动,变化等都描绘得细腻、真实,龙女三娘的善良多情,钱塘火龙的粗鲁暴躁、疾恶如仇,泾河小龙的蛮横骄纵、暴躁无理等,虽着墨不多,但都各自鲜明、突出。
这里选取的第三折写的是龙王父女答谢柳毅传书之恩的一场戏。它围绕龙女三娘和柳毅的爱情纠葛展开了戏剧冲突,引人入胜。作者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剧中人物,尤其是女主角龙女的情态和心理活动,楚楚动人。她所唱的八段曲词,语言本色生动,十分口语化和个性化,委婉含蓄、有清丽典雅之美,颇具风韵。曲词活灵活现地再现了龙宫的环境气氛和神话人物的形象特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虽然此剧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折射出的仍然是现实人间社会图景。在封建社会,夫权是捆缚妇女的一条粗大的绳索,造成了无数妇女的悲惨命运。这一剧本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问题。全剧通过龙女坎坷的生活经历,展示出丰富的生活画面,戏剧情节曲折动人,场面瑰丽奇幻,人物形象和内心世界的刻画鲜明细致,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曾 瑞
〔南吕〕四块玉
闺情(三首)
髻乱窝,钗横堕,膳减愁添怎存活?抽签摆卦为工课。花貌衰,鬼病[1]磨,何日可?
孤雁悲,寒蛩[2]泣,恰待团圆梦惊回。凄凉物感愁心碎。翠黛颦[3],珠泪滴,衫袖湿。
簪玉折,菱花缺,旧恨新愁乱山叠[4]。思君凝望临台榭。鱼雁[5]无,音信绝,何处也?
【注释】
[1]鬼病:即相思病。
[2]蛩:即蟋蟀。
[3]翠黛:即眉毛。颦:皱眉。
[4]乱山叠:形容眉毛皱起来像乱山一样。
[5]鱼雁:代指书信。
【鉴赏】这三首曲主题大致相同,都是抒发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第一首描写女主人公相思成疾。作者首先着笔于女主人公的头部:发髻蓬松,金钗快要掉下来,是因为心爱的人儿不在身边,无心去梳妆打扮;食欲日减是由于愁情日增,无处排遣;花容衰老是因为遭受病魔的折磨。作者由表及里,一一描述女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女子痛苦的内心世界。“抽签摆卦为工课”一句,写她整天地抽签、摆卦,以占卜爱人的归期,并把这种事作为一种功课,表现了她对心上人的担心与惦念,这也是她茶饭不思、坐立不安的根本原因。“膳减愁添怎存活”与“何日可”两句,一前一后,相互呼应,渲染出了空闺生活的无趣。第二首描写女主人公团圆梦惊醒后凄凉痛楚的心情。“孤雁悲,寒蛩泣”两句,采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凄冷悲凉的深秋图景,“孤雁”的意象含有强烈的寓意,暗示了闺中人的孤独。接下来“恰待团圆梦惊回”一句转向写人,是说女主人公正在做好梦,梦中快要和心上人团圆之时,却被雁、蛩之声惊醒了,好梦成空,巨大的遗憾溢于言表。“凄凉物感愁心碎”以下四句直接抒写女主人公梦醒后的悲凉。“翠黛颦,珠泪滴,衫袖湿”三句,具体描绘了“愁”的意境。听着孤雁的悲鸣、蟋蟀的哀泣,女主人公感物伤怀,不禁肝肠寸断,泪水浸湿了衣衫。这首曲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染力强。
第三首表达的内容和使用的手法与第一首大致相似。“簪玉折,菱花缺”,描写女子无心梳妆。其中“菱花镜缺”以圆镜的不完整暗喻夫妻的离散,以物寄情,表达了女子的相思之苦。第三句“旧恨新愁乱山叠”,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连绵不断的愁与恨。第四句“思君凝望临台榭”,刻画出一个倚楼远眺的思妇形象,揭示了女子恨与愁的原因。最后三句“鱼雁无,音信绝,何处也”,写思妇的心理活动,书信没有,口信也断绝,思妇的心飞向了远方游子之处。“何处也”三个字,表现了女子既担心又不安的焦虑心境。曲子从思妇内心的痛苦着笔,以对游子的牵挂结束,中间贯穿着真挚而又强烈的爱。
这三首曲子用语典丽,语句工整。
〔南吕〕四块玉
警世
狗探汤[1],鱼着网,急走沿身痛着伤。柳腰花貌斜魔旺,柳弄娇,花艳妆,君莫赏[2]。
【注释】
[1]汤:开水,沸水。
[2]赏:这里指上当受骗。
【鉴赏】这首曲子的主题是劝诫世人不要贪恋女色,这女色又非一般的女色,而是花枝招展的风尘女子,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嫖妓的危害,向世间那些爱嫖妓的人敲响了警钟。开头两句“狗探汤,鱼着网”,运用比喻的手法,阐明嫖客与妓院之间的关系。作者把嫖客比作狗和鱼,妓院比作沸水和渔网,嫖客去妓院,就像狗爪伸进开水里试探,鱼儿闯进了渔网里。狗儿探开水,即使不死也会烫掉一身毛;鱼儿进网,有去无回,除非鱼死网破。小说中常有“惶惶若丧家之犬,急急若漏网之鱼”,这两则比喻运用了人们熟知的视觉印象,将嫖客的情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急走沿身痛着伤”,既显示了所遭遇的危险以及可怕的后果,又是沉痛的教训和警告,作者警告那些爱嫖妓的人们,如果执迷不悟,等待着你的不仅是小小的痛苦,更是巨大的不幸,引出下文。第四句“柳腰花貌斜魔旺”,具体点明了“探汤”和“着网”的所指,原来指的是花街柳巷嫖妓寻乐的危险之事。那些拥有花容月貌的妓女,都是表面好看的不正经的害人妖魔。因为寻花问柳而大吃苦头固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妓女设圈套、行“斜魔”的手段也绝非一般!一个“旺”字,说明了前面“急”、“痛”的缘起。“柳弄娇,花艳妆”,描述妓女们卖弄着风骚,打扮得妖娆,表明这些都是表面的假象,呼应了前文的“斜魔”。最后一句“君莫赏”再次发出严重警告告诫世人千万别受引诱上当。
这首曲子篇幅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刻画形象生动逼真,令人印象深刻。
〔中吕〕喜春来
阅世
佳章软语[1]醒时和,白雪阳春[2]醉后歌,簪花[3]饮酒且婆娑[4]。开闷锁[5],闲看恶风波。
【注释】
[1]佳章软语:指吟诗唱和。
[2]白雪、阳春:古时楚地名曲,这里泛指讴歌。
[3]簪花:古代佳节、宴会上男女的通习。
[4]婆娑:指舞蹈。
[5]闷锁:这里以锁来比喻愁闷。
【鉴赏】开头两句“佳章软语醒时和,白雪阳春醉后歌”,以对仗的形式肯定了醒时吟诗、醉后唱和的生活,豪放自得的心情溢于言表。放浪歌酒,是古时文人学士对抗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元代前期,政治上的强压统治与军事上的强盛令人瞠目结舌,汉族知识分子与其他老百姓一样备受歧视与残害。所以作者以这种方式作消极抵抗,表达心中的不满。曲子接下来“簪花饮酒且婆娑。开闷锁”,具体描写诗酒生活的闲散狂放,突出了纵情诗酒可以解闷。最后一句“闲看恶风波”切题,以警策之语,说明以诗酒自娱的目的在于避开尘世的险恶。作者的愤慨、哀叹与无可奈何喷薄而出,意犹未尽。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
〔得胜令〕打的我无缝可能逃,有口屈成招。莫不是那孤儿他知道,故意的把咱家指定了?我委实的难熬,尚兀自强着牙根儿闹;暗地里偷瞧,只见他早唬的腿脡儿[1]摇。
〔水仙子〕俺二人商议要救这小儿曹。哎!一句话来到我舌尖上却咽了。我怎生把你程婴道,似这般有上梢无下梢[2]。只被你打的来不知一个颠倒。遮莫[3]便打的我皮都绽,肉尽销,休想我有半字儿攀着。
【注释】
[1]腿脡儿:腿肚子。
[2]有上梢无下梢:比喻做事有始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