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壁,則巴國姬姓也。戰國時,秦滅蜀,置巴郡。《華陽國志》:蜀王伐苴,苴侯奔巴,巴為求救于秦。秦遣張儀、司馬錯伐蜀,滅之。因執巴王以歸,置巴郡焉。兩漢仍之,屬益州部。武帝元封五年,分天下為十三部,初置刺史。益州刺史部領郡九:漢中、廣漢、犍為、武都、越巂、益州、牂牁、巴、蜀。蜀漢,巴郡隸梁州。州治漢中,蜀漢重鎮也。黃權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晉、宋、齊俱為巴郡。梁太清四年,蕭紀據蜀,于郡置楚州。西魏大統十七年,改曰巴州。後周閔帝元年曰楚州。隋開皇初,郡廢改州,曰渝州。大業初,複罷州為巴郡。唐初曰渝州。天寶初改曰南平郡。乾元初複為渝州,屬劍南東道。五代時,王建、孟知祥前後僭據渝州,屬蜀。宋初亦曰渝州南平郡,屬夔州路。崇甯元年,改曰恭州。淳熙十六年,升為重慶府。以光宗潛邸也。元至元十六年,置重慶路總管府,為四川南道宣慰司治。屬四川行省。至元末,明玉珍據之,僭號曰夏。明初仍為重慶府,屬四川布政使司。
國朝因之,屬四川省,領州二、縣十一、廳一。曰:
巴縣 本春秋巴國都。《寰宇記 ·三巴記》雲:閬、白二水東南流,曲折三厄如巴字,故謂之三巴,蓋因水得名也。漢置江州縣為巴郡治,後漢、晉、宋皆因之。齊末更名為墊江縣。梁為楚州治。後周武成三年,改曰巴縣。隋初為渝州治,後為巴郡治。唐複為渝州治。貞觀四年,分巴縣地置南平縣,在縣東南二百三十里,並置南平州。領南平、清谷、周泉、昆川、和山、白溪、瀛山七縣。八年改州曰霸州。十三年,州廢,以清穀等縣俱省入南平,屬渝州。宋雍熙中,縣亦廢。宋初為重慶府治,元屬重慶路治。明複為重慶府治。
國朝乾隆二十四年,以縣治遼闊,分江北之義、禮二里及仁里上六甲,隸理民同知管轄。又分縉雲山西祥里、依來鄉,隸璧山縣管轄。
江津縣 本漢江州縣地,西魏分置江陽縣,在今縣西,地名僰口。兼置七門郡。縣西七十里,有大石橫江,凡七,望之如門,郡因之名。隋開皇三年郡廢,十八年改縣曰江津,《寰宇記》:以斯地在江之津,故名。屬渝州,唐宋仍之。唐武德三年,分置萬春縣。五年改曰萬壽縣,在府西南九十里。宋乾德五年,省移江津縣,治馬鬃山,現巴縣固圍山。元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
長壽縣 漢江州、枳二縣地,周隋為巴縣地。唐武德二年,析置樂溫縣,屬南磷州。九年,改屬涪州。樂溫縣在縣西北五十里,武德二年又置永安縣,在縣西南,屬涪州。開元二十二年省入樂溫縣,又置溫山縣,在縣西,屬南潾州,尋改屬涪州。宋初因之,熙寧三年省為溫山鎮,屬樂溫縣。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至正中,明玉珍改置長壽縣,仍屬涪州。明洪武六年,置長壽縣,《郡志》:長壽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此山人多壽考,故名。改屬重慶府,今因之。
永川縣 漢江州縣地。唐大曆十一年,分璧山縣地置永川縣,《寰宇記》:山川遼闊,因名永川。屬昌州。宋仍之,元至元中省入大足縣。明洪武初複置,屬重慶府,今因之。
榮昌縣 本漢犍為郡資中、江陽,巴郡墊江三縣地。唐初為瀘、普、渝、合、資、榮六州之界。乾元元年,分置昌州,治昌元縣。昌元廢縣在今縣西北,今為昌元里獅子壩,社稷壇石刻尚存。大曆六年,州廢,縣屬資州。十年,複置州,治靜南縣。光啟元年,徙州治大足縣,昌元並屬焉。周顯德初,移縣治羅市鎮。宋仍隸昌州,昌元郡屬潼川府路。天禧中,又徙今治。元州、縣俱省。明玉珍置昌寧縣,洪武七年省。明洪武四年,改置榮昌縣,《名勝記》:以界于榮州也。今因之。
綦江縣 本漢江州縣地。武帝元鼎六年開牂牁郡,改置母斂縣,隸焉。後漢、晉、宋、齊、梁仍之。隋曰隆陽縣。唐武德二年,兼置南州,治隆陽縣。並置扶化、隆巫、丹溪、靈水四縣。三年改曰僰州,四年複曰南州。貞觀五年又置三溪縣,七年又置當山、嵐山、歸德、汶溪四縣,俱屬南州。八年省。十一年又省扶化、隆巫、靈水三縣。十六年並廢丹溪置溱州、溱溪郡,治榮懿縣,領扶歡、樂安。咸亨初,廢三溪縣。宋初始廢。先天元年改隆陽曰南川縣,天寶初改州曰南川郡,乾元初複曰南州,屬江南道黔州今彭水縣都督府。宋初為羈縻州,慶曆八年改屬渝州。皇祐五年,廢州為南川縣。熙寧七年省縣改置南平軍,屬夔州路。元豐初複置南川縣。嘉熙三年軍徙治,隆化縣廢。大觀初,別置溱州,改榮懿縣為溱溪,宣和初廢。元置南川縣,屬重慶路。又置南平、綦江長官司,屬播州宣撫司,後廢。明洪武初改置綦江縣,《名勝記》:綦江水發源夜郎,至縣作蒼帛色,故名綦。屬重慶府,今因之。
南川縣 本漢枳縣地,周、隋為巴縣地。唐貞觀十一年,分置隆化縣,在今縣東南一百三十里。屬涪州。先天元年改曰賓化。宋初複曰隆化,熙寧七年,改屬南平軍。嘉熙三年,徙軍來治。元至正二十二年軍廢,改置南川縣,《名勝記》:按《通志》,縣有南江,發源夷獠之界,眾溪會合由三溪口至綦市,又至南江口流人大江,此名縣之故也。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按南江即今綦江水,《名勝記》誤。
合州 古巴子故都。《志》雲:州南五里有巴子故城。秦為巴郡地,漢置墊江,《說文》:墊,重衣也,從衣執聲,巴郡有墊江縣。孟康雲:音重疊之疊,盡以渠江、嘉陵、涪江會於此,如衣之重疊。然知《漢書》本不作墊江縣也。屬巴郡。後漢因之,建安六年改屬巴西郡。蜀漢建興十五年,還屬巴郡,晉因之。宋元嘉中,置東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改郡曰墊江縣,曰石鏡,又於郡置合州。《元和志》:以涪江自梓遂州來,至州南與嘉陵江合流,故名。隋初郡廢,開皇末,改州曰涪州。大業初,又改州曰涪陵郡。廢赤水縣,開皇中置,在州西北百三十里,屬洛州,唐因之。宋熙寧四年,省入銅梁縣,七年複置。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縣。唐武德初,複曰合州,天寶初又改巴川郡。乾元初,複曰合州,屬劍南道。廢巴川縣,開元二十三年析石鏡、銅梁二縣地置,屬合州,宋因之,元省入銅梁縣。宋乾德三年,改縣曰石照,仍為合州巴川郡,屬潼川府路。淳祐三年,徙州治釣魚山,縣並徙焉。廢漢初縣,南齊置,在州西北百九十里,屬東宕渠郡。梁為新興郡治,西魏改郡曰清居,隋廢郡,縣屬合州。唐宋因之,皆屬合州,寶祐中,兵亂縣廢。元至元二十年為散郡,二十二年合州石照縣複,還故治,改屬重慶路。明洪武初,以州治石照縣,省入屬重慶府,今因之。
涪州 戰國時楚枳地。漢置枳縣,屬巴郡,後漢仍之。蜀漢置涪陵郡,宋白曰:先主以地控涪江,於此立郡,領漢平、漢葭二縣。《方輿紀》:漢平廢縣在涪州東百二十里,漢葭縣在州東百里,後周時縣廢。晉永和中徙涪陵郡,治漢複城,在州南九十里。宋、齊因之。周廢積縣,移郡治漢平。隋開皇初,郡廢。十三年,仍移漢平縣於涪陵鎮,改曰涪陵縣,《名勝記》:按集韻,涪漚,水泡也,水出牂牁費州。屬巴郡。唐武德元年,改州,省陵字,屬江南西道。天寶初曰涪陵郡。乾元初,複曰涪州。武德二年,析涪陵、枳二縣地置武龍縣,屬涪州。宋宣和初,改枳縣。紹興元年,複故名。熙寧二年,省元複置。明初改龍為隆,屬涪州。康熙七年省。宋仍曰涪州涪陵郡,屬夔州路。元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縣省入。二十一年,改屬重慶路。明屬重慶府,今因之。
銅粱縣 漢墊江縣地。西魏為石鏡縣地。唐長安四年,始置銅梁縣,《元和志》:取小銅梁山為名。屬合州,宋因之。元移縣治,劉昫曰:縣初治奴侖山。開元三年,移治武金坑。王象之曰:舊治在縣北列宿壩,後移治涪江南岸,又移於東溪壩,元時始移今治。明仍屬合州。國朝康熙元年,省入合州。六十年複置,屬重慶府。
安居鄉《方輿紀》:在銅梁縣西北七十里。本漢資中縣地。後周置柔剛縣,並置安居郡治焉。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普州,十三年改曰安居縣。《方輿紀》:縣東有安居溪。大業初,屬資陽郡。唐武德二年,仍屬普州。大曆二年,改隸遂州,尋複故,宋仍之。元廢,入銅梁縣。明成化七年,析銅梁、遂寧二縣地複置,屬合州。國朝雍正六年,併入銅梁,仍存縣名,屬重慶府。乾隆四十一年,更名鄉。
大足縣 本合州巴川縣地。唐乾元元年,置大足縣,《寰宇記》:以界內大足川為名。屬昌州。大曆六年,州廢,十年移州治靜南縣。《元和志》:州為狂賊張朝等所焚,遂罷廢。大曆十年,本道使崔寧奏請複置,以鎮壓獠夷。其城南憑赤水,北倚長岩,極為險固,又雲靜南縣郭下。乾元元年,與州同治,按靜南廢縣在大足縣東南,今為舊州壩。光啟初,移州治大足縣。宋仍為昌州治,靜南省入大足三縣。元時,州縣俱廢,入合州。明洪武四年,複置,屬重慶府。國朝康熙元年,省入榮昌縣,雍正六年複置。
璧山縣 本漢江州縣地。唐至德二載析巴縣及江津、萬壽縣地置璧山縣,《元和志》:以中有一座孤山,西北險峻,東南稍平,土人號重璧山,因名。屬渝州,宋仍之。元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縣。明成化十九年複置,屬重慶府。國朝康熙元年,省入永川縣,雍正六年複置。
定遠縣 本漢墊江縣地。隋為漢初縣地。宋為石鏡縣地。開禧間嘗置和溪縣,尋廢。元至元四年置武勝軍,後改為定遠縣,《名勝記》:元改定遠軍,言永遠安定也。二十四年降為縣,屬合州。明因之舊,治女菁平。涪江漲溢城垣,嘉靖三十年移治江岸南十里,地名廟壩,即今治也。國朝康熙八年併入合州,雍正六年複置,屬重慶府。
江北廳 本漢巴郡治。《華陽國志》: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甘橘宮,今北府城是也。後為江州縣地。齊末,改江州為墊江,是為墊江縣地。後周以後俱為巴縣地。明為巴縣之江北鎮。國朝乾隆十九年,因鎮所形勢衝要,以重慶府同知移駐江北。二十四年,複以巴縣義、禮二里及仁禮六甲隸之,屬重慶府。
疆域
古巴子國,《華陽國志》謂其地:東至魚複,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今重、保、順、綏四府,忠、酉二州,夔以西,敘以北,皆其境也。此巴國地漢巴郡領十一縣地:江州縣今江北、巴縣、江津、璧山、永川、綦江、南川之半皆是。臨江縣今忠州、墊江、石柱之北是。枳縣今涪州、長壽、豐都都是。閬中縣今保寧府、閬中、蒼溪、順慶府、儀隴是。墊江縣今合州、銅梁、大足、定遠其榮昌及順慶府廣安州皆三分之一焉。朐肕縣今梁山、萬縣、雲陽、開縣是。安漢縣今順慶府南充、西充之半,蓬州、岳池、廣安三分之一。宕渠縣今綏定府達縣、東鄉、新甯、渠縣、大竹、太平,保甯府巴州、通江、南江,順慶府營山、鄰水,廣安州三分之一。魚複縣今夔州府奉節、巫山、大寧是。充國縣今南充、西充之半,保寧府南部縣是。涪陵縣今酉陽州,秀山之半,黔江、彭水是。胡三省曰:漢之涪陵,今彭水縣;今之涪陵,漢枳縣也。後漢巴郡領十四城:江州宕渠朐肕閬中魚複扡水有扡關臨江枳、涪陵墊江安漢平都《巴記》曰:和帝分枳置。充國永元二年分閬中置。宣漢《巴漢記》曰:和帝分宕渠之東置。漢昌永元中置。《巴記》曰;分宕渠之北置。幅員廣矣。《巴郡圖經》:境界南北四千,東西五千,周萬餘里,屬縣十四,鹽鐵五官各有丞史。獻帝初平元年,安漢趙穎議分巴為三郡,以墊江以上為巴郡,治安漢故城在今順慶府南三十五里,江州以下為永寧郡,朐肕以下為固陵郡。建安六年,魚複蹇允爭巴名,劉璋乃改永甯為巴郡,固陵為巴東郡,前巴郡為巴西郡,自安漢移治閬中,是為三巴。蜀漢又分巴郡置涪陵郡,治涪陵縣領漢複等五縣,宕渠郡治宕渠縣,尋省入巴西郡。巴西郡領閬中等九縣,巴東郡領魚複等三縣,而巴郡領江州等四縣。魏晉以後,或因或革,闊狹不一,今之疆域自府治至京師驛程五千七百七十里。在省治東少南九百九十五里,廣七百有五里,袤五百一十里。東至酉陽州彭水縣界三百五十里,西至敘州府隆昌縣界三百五十五里,北至順慶府岳池縣二百六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桐梓縣二百五十里,東南至遵義府界三百里,西南至遵義府仁懷縣界四百里,東北至忠州墊江縣界三百有五里,西北至潼川府安嶽縣界四百三十里。
巴 縣 附郭 東至沙溪交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走馬岡交璧山縣界八十里,南至犁牛鋪交綦江界一百五里,北過江北廳界通江面五里,陸路至風埡一百七十里交合州界。江津縣 在府南少西一百四十里,東至綦江縣界一百五十里,西至永川縣界九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仁懷縣界二百里,北至巴縣界六十里。
長壽縣 在府東少北二百三十里,東至涪州界三十里,西至江北廳界四十里,南至南川縣界九十里,北至順慶府鄰水縣界八十里。永川縣 在府西少南一百九十五里,東至璧山縣界四十五里,西至大足縣界五十里,南至瀘州合江縣界一百里,北至銅梁縣界四十里。榮昌縣 在府西少南三百一十五里,東至永川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敘州府隆昌縣界四十五里,南至瀘州界三十五里,北至大足縣界四十里。綦江縣 在府南少東二百里,東至南川縣界九十里,西至江津縣界一百二十五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桐梓縣界一百七十五里,北至江津縣界三十里。南川縣 在府東南三百一十五里,東至涪州界七十里,西至綦江縣界七十里,南至貴州遵義府正安州界一百里,北至涪州界一百里。合 州 在府北二百一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一百一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嶽縣界二百四十里,南至璧山縣界六十里,北至定遠縣界六十里。涪 州 在府東少南三百三十里,東至三華山交忠州豐都縣界九十里,西至黃草山交長壽縣界六十里,南至冷水關交南川縣界一百里,北至沙河交忠州墊江縣界一百里。銅梁縣 在府西少北二百四十里,東至合州界八十里,西至大足縣界一百一十里,南至永川縣界一百里,北至潼川府遂寧縣界六十里。大足縣 在府西三百二十里,東至銅梁縣界六十里,西至潼川府安嶽縣界六十里,南至永川縣界九十里,北至潼川府遂寧縣界五十里。璧山縣 在府西北一百里,東至巴縣界七十五里,西至銅梁縣界二十里,南至江津縣界九十五里,北至合州界九十里。定遠縣 在府北三百二十里,東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七十里,西至潼川府蓬溪縣界九十里,南至合州界三十里,北至順慶府南充縣界五十里。江北廳 在府北十里,東至長壽縣界二百里,西至合州界一百里,南至大江面與巴縣分界二里,北至順慶府岳池縣界三百里。
形勢
《寰宇記》:巴城在岷江之北,漢水之南。
王爾鑒《巴縣誌》:全蜀形勝。瞿塘、灩澦,東捍荊襄;石門、崆峒,西禦蕃猓。南通六詔,固以瀘水、大峨;北走秦鳳,矗以劍閣、鐵山。四塞之險甲於天下。渝州雖東川腹壤,而石城削天,字水盤郭。山則九十九峰,飛拴攢鎖於縉雲、佛圖間。內水則嘉陵、白水,會羌、涪、宕渠來自秦。外水則岷、沫衣帶,會金沙來自滇,赤水來自黔,俱虹盤渝城下,遙牽吳楚、閩越、兩粵之舟。昔人以地屬必爭置重鎮,間為制撫軍駐節,良有以也。說者謂:東川式廓,扼要不僅渝城。不知雲安今夔州巨郡重嶺複岡,陸行則細路繚雲,水行則急峽矗霆,故往來舟楫莫可停泊。臨江今忠州跨山枕水。涪關今涪州左衛酉陽、石城一帶,控楚連黔,直蠻部之襟喉耳。惟渝城會三江、沖五路,鞭長四百三十餘里,俯瞰夔門,聲息瞬應。而西玉壘,北劍閣,南邛崍、牂牁,左挾右帶,控馭便捷,故渝州能守,可俾錦官風雨坐安和會矣。
按府據三巴之腹壤,會二江之洪流,水陸交沖,山川剛險,從來為戰守必爭之地。而巴縣之浮圖、二郎更據重關之阻,其前則璧山之重山複嶺,永川之扼吭稱雄,銅梁連綿乎巴嶽,大足依倚乎長岩,皆所以保障西南。而榮昌為巴蜀分界之區,又陸路之衝要也。江津在府上遊,前峙鼎山,後臨幾水。長壽居府地軸,岷江前繞,菩提後依,是固水程之襟要也。下而涪州,則扼瞿唐之險阻,為黔蠻之要會,在唐宋時置鎮設兵,不更重歟。至於綦江、南川為屏,于南莫不依山為城,據水為池。定遠、合州擁護于北,尤為漢中要津,北道主人。蓋不獨江北之險,廓銅鑼以為門,據鐵關而為隘也,豈非東川一巨鎮哉!然地闊則易以藏奸,民貧易於為患事,固有相因而至者,則剔弊鋤強,保泰持盈,又在德不在險矣。
城池
古灘城,《舊志》:在府城東八十里。《輿地紀勝》:在縣東七十里岷江岸,週一百步,闊五步。相傳巴子於此置津立城。江州故城,《方輿紀》:在府治西,相傳張儀所築置江州縣。《後漢書》注:江州故城在巴縣西北。皆不詳其地。漢世郡治江州,巴水北北府城是也在江北廳。後徙南城在府城江之南十里,故南平城是。蜀漢昭烈初年,以江夏費觀為太守,領江州都督。建興四年,丞相亮欲出軍漢中,李嚴當知後事,自永安移屯江州,因築大城,周回十六里,即今府城也。明洪武初,指揮戴鼎因舊址修砌石城,高十丈,周十二里六分,計二千六百六十六丈七尺,環江為池,門十七,九開八閉,俗以為 “九宮八卦 ”之象,曰:朝天開、翠微閉、通遠開、金湯閉、定遠閉、南紀開、鳳凰閉、金紫開、仁和閉、太平開、儲奇開、大安閉、臨江開、洪崖閉、千斯開、福興閉、東水開。明末甲申六月,張獻忠自通遠門攻城,城圯。國朝康熙二年,總督李國英補築。是時,總督自順治十四年即駐節重慶。
巴縣附郭 江州故縣,在僰溪口。《寰宇記》:南齊永平五年,江州縣自郡城移治僰溪口。後周閔帝時改江州為江陽縣,又移墊江,就江州舊治也。古霸州《舊通志》:在縣東南二百六十里。唐貞觀四年,分巴縣南界置南平府,八年改曰霸州,十三年廢。南平廢縣《舊志》:在縣東南二百二十里。貞觀四年分巴置南平縣,屬南平州,十三年州廢,移南平縣於西北。永淳二年又東南移六十里。宋雍熙中,省入巴縣。
古東陽郡丹陽縣《方輿紀》志雲:在府東百里。南齊置東陽郡,治丹陽縣。後周廢,今為東陽鎮。《舊通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唐置誤。
江津縣 舊系土城,歲久圯。明成化中,同知莫琚修築,其北瀕河,始甃以石。正德間,知縣楊威築石城,高一丈八尺,週五里六分,計一千零八丈,門九,各建城樓,東西南更置月城。國朝乾隆三十一年,知縣曾受一重修,門仍九,後只開四門。嘉慶九年,城樓毀于雹,知縣徐鼎補修。
七門故郡西魏置,在七門灘,距今縣西七十里。
江陽故縣在縣西僰口,本江州縣移治。南齊末,江州仍移舊治。周武成三年更名巴縣,隋開皇十八年始改江陽為江津縣。宋乾德五年移治馬鬃山,今江巴交界之固圍山也。鼎山故縣《方輿紀》:鼎山在縣南,三峰鼎峙。志雲:宋置鼎山縣,今正史不載。
萬壽故縣在漢東驛,距縣西一百六十里。唐武德三年置,宋乾德五年廢。
長壽縣 土城。明天順中,知縣時順修築,外環以濠,瀕於河,歲久圯。國朝嘉慶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教匪王三槐陷之。六年,知縣余鈺依鳳山改建石城。八年工竣,高二支,險峻處兩尋厚一丈,週五里有奇,計一千零六十丈,門四,更名鳳城。
樂溫廢縣在縣西北五十里,唐武德二年置,元至元二十年省入涪州。
永安廢縣在縣西南,以縣北永安山為名,開元中省。
樂城廢縣在縣西,《華陽國志》:蜀延熙十七年省巴郡樂城縣。舊志:今縣西一百里有樂跡鎮,即其故址。按樂跡鎮今分屬江北,非長壽地。
永川縣 舊無城。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劉鳳始砌石城,高一丈五尺,週二里二分,計三百九十六支,門六。國朝乾隆三十年,知縣張宗文重修,合江知縣蔣兆奎分董其役。五十六年,知縣薛諧律補修,恢廓舊址,計八百丈有奇,嘉會、文明二門舊閉。張宗文以義正門有妨,聖廟廢之,複開文明門。道光十九年,知縣福昌阿重修。
榮昌縣 石城。明成化中,同知莫據、知縣覃琳修砌,高一丈五尺,週五里五分,計九百九十丈,門四,外環以濠。國朝乾隆三十四年,知縣郭成巍重修,於城東隅特開東水門一道,便於蓮花洋取水,並原門五。
古昌州按《新唐書》、《寰宇記》皆雲:州初治昌元縣,獨《元和志》以為州治靜南。今以年代考之,蓋乾元初治昌元,大曆中治靜南,光啟初,又治大足也。
昌元廢縣《一統志》:在榮昌縣西北。《元和志》:縣東至昌州一百二十里,乾元元年與州同置。東接瀨波,西臨耶水。《輿地紀勝》:周顯德初,為寇所焚,移治羅市鎮。天禧中,又移今治。《舊志》:故昌元縣,今為昌元里。按《宋志》作:鹹平四年,移置羅市,與《紀勝》不同。
綦江縣 土城,前臨綦水,後枕劍山。明成化中,知縣徐榮、主簿宋璧始築石城。正德七年,知縣劉玉增其制,高一丈八尺。週二里七分,計五百七十丈,正門三,水門二,明末圯。國朝康熙八年,知縣李秉直重修。乾隆二十六年,知縣尹漣複修二門,各建城樓。三十年知縣鄧麥琴、四十年知縣鄧金榜、嘉慶十五年知縣圖敏前後補修。道光十年庚寅五月,河水氾濫城垣,南關俱圯。十二年壬辰,知縣鄧仁堃捐廉倡修,四月興工,明年四月落成,高二丈二尺,厚一丈三尺,計六百一十丈,西仍無門,增築炮臺以備不虞,沿河築堤以衛城址,名曰金墉堤。
古綦市即綦江鎮,《輿地紀勝》:宋紹興二十六年.移南川鎮稅務于大綦市。《明統志》:綦江鎮即古綦市。洪武初改為縣,在府城南二百里。
南川故縣《縣誌》:唐武德二年,置南州南川縣,即今綦治也。宋皇祐五年始廢。南州南川縣屬渝州,熙寧八年,平木鬥之亂,複於縣之銅佛壩,置南平軍,南川縣又改隸焉。
廢南平軍《明統志》:在綦江南九十里。
三溪廢縣《元和志》:縣西北至南川三十里,以縣內有僰溪、東溪、葛溪三溪合流為名,其城甚高險。《寰宇記》:縣城俗名石城,宋初廢。
丹溪廢縣《寰宇記》:在南川縣東南三十里,于丹溪水曲置,因名,貞觀十七年廢。
瀛山廢縣《舊志》:在縣東南瀛山下,今曰瀛山壩。貞觀四年置,十三年省。
廢溱州《舊志》:在縣南接貴州遵義府桐梓縣界。《縣誌》:今扶歡場之司土壩即溱州,故城其小,河即古溱溪,青羊市即榮懿縣也。
南川縣 舊無城。明成化中,知縣劉裴始築土牆,環以濠。嘉靖九年,知縣陳光道改修磚城,高一丈二尺,週三里五分,計六百三十丈,正門四,小北門一。國朝康熙二十四年,重修。雍正十二年夏六月,大雨傾圯,知縣張喧補修。乾隆十年,知縣陸玉琮續修塞,小北門、四門各建城樓。三十一年,知縣文運隆重修。
隆化故城《舊志》按《元統志》雲:嘉熙三年,徙軍治於此。至元十二年,並縣入南川,於此置理,自後遂為南川縣治,是則今之南川,唐之賓化也。唐之南川,今之綦江也。《明統志》:不經詳別,致山川古跡混雜不明,今據《元史》改正。
合 州 巴子故城。《括地志》雲1:在合州、石鏡縣南,故墊江縣也。宋淳祐三年,制置使餘玠徙城釣魚山。元至元二十二年,複還故治。明成化中,知州唐珣沿瑞應山麓砌石城,高一丈七尺,週一十六里二分,計二千九百一十六丈,門十二。嘉靖十八年,同知黎一夔、知州唐宗1此處應為顧野五所著《輿地志》,非唐李泰《括地志》。
元塞三門。萬曆三年,知州史修復塞觀德門,今存八門。國朝乾隆三十一年,知州王爾鑒、冀宣明、段琪、黃叔顯重修。五十三年知州周澄、嘉慶八年知州吳士淳先後補修,增高七尺。二十四年,知州紀大奎補修,又增二尺有奇。
巴子城《華陽國志》:巴子或治墊江,在巴郡西北,中水西百里。顧野王。《括地志》:巴子故都在石鏡縣南五里。《九域志》:舊傳楚襄王滅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號銅梁侯即此。石鏡廢縣即今州治。魏恭帝三年,改縣為石鏡,以涪水北有圓石似鏡,因名。宋初,改曰石照。明初,省縣入州。赤水廢縣《一統志》:在州西。隋開皇八年置,屬涪陵郡。唐屬合州。宋熙寧四年,省入銅梁;七年,複置。元至元二十年,併入石照。《舊志》:按《九域志》,在合州西北一百三十里。蓋宋時,又徙而北也。
宋王城州治即巴子城,《圖經》誤作宋王城。涪 州 明宣德中,知州邵賢始創土城。成化初,砌以石,高一丈八尺,週四里,計七百二十丈,門五。國朝康熙二十四年修葺。乾隆二十九年,知州陳于上重修。枳縣故城《一統志》:在州西古巴邑,漢置枳縣。晉永和中,為涪陵郡治。後周廢入巴縣。隋於此置涪陵縣。唐宋為涪州治。元省。《輿地紀勝》:故枳城在巴縣東北一百十五里。漢平廢縣《寰宇記》:漢平縣在今涪州東一百二十里,羅浮山北,岷江之南,白水入江處。開元三年,移入涪陵。武隆廢縣《元和志》:武隆縣西北,至涪州二百五十里,本漢涪陵縣地。武德元年分立。《舊志》康熙七年,歸併涪州,設巡司,有城,週二里有奇,在州南一百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