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农民起义军能够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朝廷的让老百姓没有饭吃才会出现,老百姓要是有饭吃谁会去造反呢?!
所以流寇们只要架起锅子来蒸好馒头烙好饼子就不愁没有流民过来当炮灰,用武力胁迫这种事情太低级了,流寇们还不屑于去干。
况且武力胁迫影响过于恶劣,这种事情传出去以后也没有流民会跟着流寇走了。
官军那边倒是时常用武力胁迫流民甚至是强行抓丁当炮灰,官军那边自己粮食都不够吃怎么可能拿出粮食来诱惑流民当炮灰呢?!
所以有关于流寇武力胁迫流民当炮灰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官军以及那些士大夫的造谣行为。
徐安加入铁营不仅为铁营带来了先进的军事理论知识,同时也给铁营带来了军事技术,就比如攻城器械这方面,以前的铁营就靠撞木和梯子来攻城。
徐安将一些攻城器械的制作方法都传授给铁营的工匠,具体有攻城槌、云梯等几样攻城器械。
攻城槌就是撞木的升级版也被称之为撞车,就是将一根巨大的撞木吊在一个四轮车上,并且这个撞木撞门的那一头还用铁皮给包上。
士兵操作攻城槌的时候会拉动四轮车两边的绳索,这两根绳索连接着撞木后端,一拉绳子撞木就会被拉起来,士兵一松手悬在半空中的撞木就会狠狠的砸向城门!
这种利用机械动力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远比靠着人扛着木头撞要大的多,铁营就是靠着攻城槌不知道砸开了多少士绅堡寨的大门。
不过也就砸砸士绅堡寨了,官府修建的城门可没那么容易砸开的,毕竟官府很清楚攻城槌的威力,肯定是会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还有就是云梯,云梯这东西可不是梯子那么简单,很多人望文生义以为云梯就是一个高点的梯子而已,但实则不然。
云梯和攻城槌一样都是一个带轮子的车,区别就是攻城槌上面吊着撞木,而云梯车上面装着梯子。
这个云梯车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种攻城器械,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
在士兵们推着云梯车到城墙下之后,会根据城墙的实际高度来前后调整位置,一旦确认距离之后便将副梯搭在城墙上面,并且这副梯上面还有钩子可以将城墙给钩住。
配合云梯车使用的还有一种叫木幔的大盾车,这种盾车挡在云梯车的前面,防止守城方用铳、箭阻止云梯车前进。
云梯车本身的重量就有上千斤重,一旦被副梯钩住城墙,城墙上的守城方想要把云梯给掀翻基本上是做不到的。
至于其他的几样攻城器械比如吕公车这种东西基本上已经被淘汰掉了,因为火炮的出现让这种大型攻城器械失去了作用,能够用的上的也只有云梯和攻城槌了。
不过最好的攻城器械还得是大口径火炮,不过铁营现在还没有那个技术条件搞大炮。
鄜州即今天的陕西延安市富县,在明代鄜州是连接关中与陕北的一条重要战略要道,陕北高原群山阻隔,从关中到延安府城有很多条大路可以走,但这些大路全部都在鄜州汇集,鄜州就相当于是延安府的南大门。
扼守住了鄜州才能确保延安府南边无虞,如果鄜州被反贼给占了的话,从关中前去支援陕北剿贼的钱粮和军队也就全部都过不去了。到时候只能绕道从庆阳府前往陕北地区。
鄜州城东西宽度约在五百步也就是一里左右,南北长度约在一千五百步也就是三里,鄜州城不是一个正方形而是一个长方形。
鄜州城坐落在北洛河的西岸、太和山的东部山脚下,整个鄜州城的东面、北面、南面都被北洛河给环绕。
所以能够作为进攻方向的也只有鄜州城的西面城墙了,不过这西面也不好攻。
虽然鄜州城东、南、北三面有着北洛河这个天然巨型护城河,但西面的护城河也不比其他三面差多少,鄜州西面的护城河就挖通了南北两个方向的洛河,直接引洛河水注入到护城河中。
西面的护城河平均宽度约在四丈左右也就是十二米,深度在一丈五尺,也就是四米多,长度大概是三里。
如果要将这个护城河给填平的话最低得是七万多立方的土才行。
当然,也不用全部填满,铁营只需要根据营中云梯车的数量来确定几个点就可以了,不过最低也得填个几千个立方的土。
一个立方的土是13吨左右,一个人成年人最多也就能扛个200斤的土。要想填平几千个平方的护城河最起码得几万次数的来回才能填平。
而在填护城河的期间,守城的官兵也不会看着贼寇驱使流民填河,到时候肯定是铳、炮、箭矢齐发,不知道有多少流民会死在填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