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项锐如此说,冯婉先是微微一怔,继而笑道“如此甚好。让项兄费心了。”
她说得虽然客气,脸上也带着微笑,但是其实笑意未达眼底,因着她心里根本就不信这事儿若真的能够那么容易,那么她上辈子就不会死的那么快了。
但是好歹这是项锐的一片好意,再看看他眼睛通红、一脸疲惫的模样,她哪里好意思表现得兴致缺缺、辜负他这份心意呢。
她自觉掩饰得很好,但奈何却根本逃不过项锐的眼睛。
既然已经上了心,那原本就已经算是明察秋毫的眼力自然更是厉害了几分。
若是旁人敢对他这般“阳奉阴违”、“敷衍了事”他一定气得再也不想理会。但是冯婉如此,他却并不会如此想。心中只是心疼她,觉得她如此表现,一定是承受了太多,所以才如此懂事。不免更是心疼。
却也不说破,只握着她的手教她放心。
冯婉见他目光真诚,隐含心痛,倒也有些触动,便也就索性放松了心情,让自己也隐约多了一份希望万一呢,毕竟这位项兄自己也就已经算是“逆天改命”的典范,若是跟着他一路,也能沾沾光,那也不错。
两个人各怀心思,但是因着都是肯体谅对方的类型,却有些殊途同归的意思,渐渐地气氛也融洽了不少。
项锐犹豫了片刻,开始大概讲述了一番事情的经过。
这原本是他很是不堪回首的一段幼时经历,但是面对着的既然是未过门的妻子,那倒也没有什么不好说的了。
见他愈发认真起来,冯婉便也就很给面子地侧耳倾听。
原来项锐虽然自幼奔赴战场,但是小时候却也是曾经梦想仗剑天涯,正经被送进过深山古刹,学过武艺的
所以这位大哥还是个和尚啊哦,应该说是俗家弟子,差点儿就成了和尚了。
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项锐方才那点儿纠结是因何而起,冯婉有些忍俊不禁。
她看着项锐微微涨红着脸竭力解释只是短暂做过几年俗家弟子,是因为对学武感兴趣才去,并不是别的什么原因的模样,努力让自己不要笑得太明显,但是显然这件事儿并不简单。
项锐看起来愈发窘迫,后来索性破罐子破摔道“若是想笑便笑吧其实是因为算命师父说我命中有一大劫,若不舍身入空门,恐怕凶多吉少。”
他说到这里,忽然顿了顿,脸色有些不太好。
冯婉一愣,也下意识地收了笑意,果然听见他接下来道“或者你觉得此事太过荒诞无稽但,我过世的娘亲信这个。”
完了。
原来如此。
果然如此啊
冯婉有些惶恐,因着之前她的确从未听过项锐提起过他的娘亲。当时议亲那么大的场合,也只有他父亲西襄侯出现,那就说明这位西襄侯夫人是已经没了的。
若是不然,这么大的场合,她没可能不出现。
逝者为大,不管多荒唐的事儿,若是为了逝者安心,那就不算什么事儿毕竟,只不过就是“舍身”当和尚去了而已,也不过就只有几年,那种很常见的迷信套路,的确很是受广大妇孺的喜欢。
况且这也并没有妨碍到别人,最多就是给项锐这个做儿子的丰富了一番人生经历罢了可以说,不但是没有什么妨碍,还对他大有裨益呢。
冯婉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非常流行的送孩子去武校的习俗别的不说,强身健体应该还是有效果的,不然这位项兄恐怕也长不了这么壮实了。
提起早逝的娘亲,项锐的情绪稍微有些低落,但是有冯婉的陪伴,他很快就好了很多,继续道“便就是在那时,我认识了师叔。”
哦,感情不但有师父,还有师叔啊。
看起来是个很长的故事。
因着之前睡了不少,加上今天一大早就吃了不少清爽可口的小菜,好歹恢复了些体力,冯婉倒是来了兴致,索性就一边儿消食,一边儿听项锐讲了一番过去的故事。
原来,这位西襄侯家的二公子,幼年时期很是不让人省心。因着是西襄侯夫人艰难生下的幼子,从出生起,身子骨儿就不太好。不说比他兄长,那位赫赫有名的西襄侯世子不相上下吧,就算是人家的一半儿都达不到。
西襄侯夫人为此简直操碎了心,百般请医问药都没有什么效果终于还是听了路过的游方和尚的话,将他舍进了寺院中过活。
反正不管是西襄侯的爵位还是项家的家业,甚至是项家军,都有他的兄长继承,他这个二公子,就只需要健健康康就好,其他都不用他管。
西襄侯虽然戎马一生、说一不二,但也是个疼爱夫人的大丈夫,当下便也就同意了这个做法,直接把项锐这个小儿子送进了深山古刹用的还是他祖父老西襄侯爷当年的人情。
总之,项锐就这么着去了一个十分牛掰的寺院,拜了一个很厉害的老方丈做师父。
那位大师一看项锐就很喜欢,当即就收为了俗家弟子本来是想直接搞仪式剃度出家,但是奈何西襄侯夫人舍不得。
怀胎十月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儿子那自然是不舍得的。但是又不能不信大师的批命,所以最后妥协之后的结果就是,暂时作为俗家弟子,不正是出家,这才总算皆大欢喜。
不过可惜,皆大欢喜也只是暂时的。
没有过几年,西襄侯夫人就病逝了。项锐在寺庙养了这么几年,身子骨好了不少,加上要为母亲守孝,就从山里回来了。
跟着就是西北爆发了战事,父亲、兄长、叔叔都奔赴战场,他虽然不过十余岁,还是跟着一起去了。
接下来的事儿,冯婉大概都知道了。毕竟这些事儿在这大源朝也算是大事儿,不说妇孺皆知,也算是稍微一打听就能打听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