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氧气吹炼内部金属成分的变化规律和反应过程:
设炼钢原料为:铁水、废钢、生铁及铁合金。
铁水温度为:1250摄氏度。
铁水成分含硅、锰、碳、磷、硫。
造渣材料:石灰、白云石、萤石。
氧化剂为氧气、铁矿石。
冷却剂:废钢。
硅的氧化规律:吹炼初期,由于硅与氧的亲和力大,会大量氧化,在氧化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为炉内主热源之一。
在保证供氧的情况下,炉内硅元素会在5分钟内氧化到很低的水准,且直到吹炼结束也不会产生硅的还原。
反应式如下:
2(cao)+(2feo·sio2)=(2cao·sio2)+2(feo)
2(feo)……
“有点意思……”庄前鼎眉头挑了挑,继续看了下去。
锰在吹炼初期会迅速氧化,但氧化速度低于硅,氧化放热属炉内次级热源之一,反应方程式如下。
碳在吹炼初期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水碳含量迅速降低,反应方程式如下。
磷的氧化规律表现为吹炼过程中的脱磷速度,在氧化反应过程释放热量,为炉内主热源之一,脱磷反应方程式如下……
时间慢慢流逝,庄前鼎表情由郑重向凝重转变。
余华看着陷入深思的庄教授,没有出声打扰,他知道这篇草稿纸记载的内容,对于这个时代的钢铁行业和冶金学家有着堪比重磅炸弹般的威力。
确切的说,应该是核武器。
利用氧气炼钢的概念早已流传于冶金学界,氧气比空气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这是所有冶金学家梦寐以求的炼钢法,事实上,早在1856年贝斯麦创造转炉炼钢的时候,就开创了利用氧气炼钢的设想。
之所以未能实现的缘故,很简单,技术条件不允许。
从氧气炼钢的设想到首次工业化应用,历史上整整花费了150年时间。
到十五分钟过后,庄教授终于放下草稿纸,双眼看向余华,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震撼,
惊讶,
不可思议,
还有疑惑。
他无法想象,余华是如何做到的。
“庄教授?”余华适时询问道。
“很早就知道氧气炼钢的好处,没想到利用氧气炼钢的效率竟然会达到这种程度,炉内反应只需要20分钟,这是氧气炼钢工业化应用的一大步,余华,就凭借这张草稿纸,你就能立即成为一名炙手可热的冶金学家。”庄前鼎感慨道:“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理论资深冶金学家的庄前鼎,当然晓得氧气炼钢的设想,只不过,这个设想已经被冶金学界很多人忽视,在没有解决大规模制取氧气的情况下,谈氧气炼钢都是妄想。
整个冶金学界,仅有极少数人在坚持氧气炼钢的道路。
而余华这份氧气炼钢的变化规律和反应过程,理论层面非常详细和全面,反应方程式极其严谨,每一个数据全部正确,即便连庄前鼎都找不到挑刺的地方。
这张草稿纸,堪称氧气炼钢向工业化应用的突破性进展。
“学生在听了您讲过的炼钢发展和平炉炼钢工艺,又去图书馆寻找冶金工程的书籍,最终基于贝斯麦先生的氧气炼钢构想,用数学模拟了这个过程。”余华解释道。
庄前鼎心中感慨过后,立即回到理性状态,想要实现氧气炼钢还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余华,氧气炼钢好是好,不过,如果利用氧气炼钢的话,你该如何解决氧气的制取与吹送?目前不具备大量制取氧气的基础条件,工程上也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氧气吹送方法,按照这张纸上的2t级转炉,每吨金属每分钟供氧强度必须达到15立方米的要求,对氧气吹送是一个严格考验。”
怎么实现氧气的制取和吹送?
制取和吹送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旦开始炼钢,那就意味着24小时运转,氧气的制取总量必须满足炼钢需求总量,氧气的吹送则需要确保安全且时刻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