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初进江州城
才走了不到一里地,就看到张顺领着几人从前面走来,原来张顺从鱼排回来,正要往江州城的客户送鱼,听说赵朗到了江边捕鱼,就赶了过来。
赵朗向张顺身后看去,见后面几人竟用板车拉着一条大鲢鳙,看上去起码超过200斤。赵朗知道鲢鳙是长江的四大鱼之一,2013年在三峡水库中就有渔民捕获过300斤的鲢鳙,此时见到这条大鲢鳙也不觉奇怪。
张顺带来4个人,除了张渔和张海、张河两个小子外,还有两名汉子。一人肤色黝黑,身材颇高,目测起码有一米八,两眼炯炯有神,头戴青纱抓角头巾,走动动作敏捷,一看就是个精干之人;另一个汉子身材短壮,胸脯横阔,手脚粗壮,端的是一位朴实的汉子。
赵朗认得那身材矮壮的朴实汉子是张顺鱼排里的帮工鲁贵,另一人却没见过。
张顺指着那身材颇高的汉子介绍道:“先生,这位是崔志成,是邻村赛城村人。”
崔志成与鲁贵躬身向赵朗行礼:“见过赵先生。”
赵朗招了招手,说道:“来,大伙把鱼弄上板车,直接拉去江州。”
赵朗单提起那八尺多长的鲟鱼,手一发力,“嘿”一声,一下子就把大鲟鱼提到了小板车。
除了张顺外,那几人看着大鲟鱼,眼睛都直了,八尺多长近三百斤的大鲟龙哟,他们可真的没见过。
张顺对赵朗拱手道:“先生神力!”
赵朗只是一笑,也没多说。
张顺帮赵朗整理好潜水装备,并小心用布包好,背在后背上。其他人看到了也不多问,看来是受到了张顺的叮嘱。
湖口离江州城很近,一群人收拾妥当,沿着江边,向江州而去。鲁贵和崔志成拖拉着板车,张顺背着潜水装备跟在赵朗身边。
这一路上,几个人都对赵朗捕鱼的本事佩服不已,崔志成道:“赵先生,这浔阳江上下百里,这捕鱼之技就数您最厉害。”
赵朗笑笑说:“张顺兄弟比我更厉害呢!”
张顺说:“在先生面前,我那点本事,不值一提。”
鲁贵道:“东家,在这浔阳江上,您的大名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算是那刘老爷,也不敢轻视我们东家。”他说的这个刘老爷,是江州城内的巨富,江州都的本家,掌握着江州最大的粮店和几间酒肆。
张渔道:“二叔这“浪里白条”之名在这大江上下哪里不是威名赫赫,我在外面跟鱼牙说起,哪个不坚起大拇指。“
张顺摆手制止道:“你们莫要再在先生面前乱说,先生之本事,非我等可以揣测。”
赵朗一笑,也不搭话。
走了一个时辰,便到了江州城。赵朗好奇地观察那高大的城墙,垛口,城楼,城门,用手轻轻的抚摸,口味着这900多年前的历史味道。城墙有10多米高,对比现代,约有三层楼高,城门厚重,城门口通道有20米左右,厚厚的墙身古朴面坚固。赵朗看着这城墙,不由联想到长江以北的州郡,其城墙大约也象江州般坚固吧,但在金兵来时,却……唉!这中华之文化啊!!
感叹之时,跟着张顺走进了江州城。江州城是江州郡的郡首,商业颇为发达,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街上行人接踵,一片繁忙景象。一些大姑娘小媳妇穿着鲜艳走在大街上,令这古城增添了春天的色彩。宋朝还没有明、清两朝对女性的禁锢,女人们都在商铺自由选取商品,显示出这座城的祥和。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商业繁盛,在这么多朝代中,宋朝的商人地位是最高的,宋朝不但不禁商业,还鼓励商业发展,为商人提供各种便利,商税也只有十五税一,并且宋代劳动力充足,工业迅猛发展,工商税收入占宋朝税赋总收入的70,成为宋朝税赋收入的主体。
街道两旁的建筑物都不高,最多也是三层的样子,木质建筑居多。张顺走在前面,崔志成等人拉着析车跟着,几人来到一家酒楼前,只见这三层高的酒楼典雅宽大,一根高大的木杆竖立前门,杆上飘着的幡布上绣着三个大字“聚仙楼”。
张顺对崔志成说:“志成,你和张渔、张海把鲢鳙送去太白居,你对唐掌柜说,此鱼乃是我叫你送来的,定价一百两。”
崔志成几人拉着板车,向另一街道走去。
张顺领着赵朗走进聚仙楼后面的院子,院子约有三四亩地之大,是供客人停驻马车之用。张顺叫住一个小厮道:“叫你们的胡掌柜下来,我送大鱼来了。”
那小厮认得张顺,应了一声便快步上了二楼。不一会,一阵脚步声匆匆而至,二楼走下一人,四十岁上下,长着山羊胡子,头戴平式幞头,身穿浅青衣。远远便打起了招呼:“张兄弟,张兄弟。”
张顺抱拳道:“胡掌柜,今天侥幸,捕得一条八尺多长的鲟龙,我记得你前天之叮嘱,今天特地送过来。”
胡掌柜走到板车旁,揭开油布,看着还在蠕动的鲟鱼,眼睛发光,道:“好,好,张兄弟果然是守信之人。”叫小厮拿尺子过来,一量,八尺三寸长,再用秤杆一称,263斤。便道:“好大鱼,张兄弟,咱们都是实诚人,就开实价,一百两,如何?”
张顺眉头一皱,若是象以前,鲟鱼被鱼叉刺死,这一百两还算是公道,但今天赵先生捉的这鱼,只伤其尾,一路上张家两小子还不时地浇水,鲟鱼还在蠕动,那么这一百两就有些少了。
胡掌柜见张顺皱眉,知道自己的小算盘被看破,忙说道:“哦,哦,这鱼还是活的,应加二十两。”
张顺看了胡掌柜一眼,道:“好。”
胡掌柜叫人把鲟鱼抬到后院的水池,兑了账,道:“张兄弟,现已是正午,就在本店二楼用膳如何?”
张顺道:“谢过胡掌柜,我还有另一帮人送鱼去了太白居,我要去照看一二。”
胡掌柜一惊,问道:“张兄弟也送一条鲟龙去太白居?”
张顺道:“不是鲟龙,是鲢鳙。”
胡掌柜心头一松,道:“哦,是鲢鳙呀。”
张顺道:“嗯,是一条鲢鳙,大约300斤重。”
“啪”,胡掌柜一拍大腿,心痛地道:“嗐,张兄弟,怎的不一起送来聚仙楼,难道还怕我亏了你不成?”
张顺笑道:“这是太白居唐掌柜预订的,前天我来江州时,唐掌柜特地托我捕捉的。”
胡掌柜一阵肉痛,这可是300多斤的鲢鳙啊,有谁见过这么大的鲢鳙?那孙家的孙大公子要是知道了,三百两没跑的。不行,等下要去太白居瞧瞧去。便对张顺道:“下次再有这样的大鱼,直接送过来,我保证给你高价。”
张顺应了一声,便与赵朗走出院子,向太白居走去。走到半路,就见到崔志成等人迎面走来,脸上都是喜滋滋的。见到张顺,崔志成便道:“顺哥,大鱼已交予唐掌柜,他看了之后很是欢喜,主动提高了价,付了一百一十贯。”说着,递过了一个大袋子,沉甸甸的。里面装着100两银子和十贯铜钱。
根据网上经典文献记载,宋代一千个铜钱为一贯,重量大约为8斤,这一百银子加上十贯铜钱约有90斤重了。北宋时期,普通老百姓很少用银子,都是习惯使用铜钱。那《水浒传》里面大量描写的不分场合均使用银子的章节,全是明代时期的作者吹出来的。
黄金、银子这一类的贵金属一般是商人或是大宗交易才会用到,因而远途交易很不方便,于是在北宋时期,就衍生出了一种叫“交子”的东西。交子先是四川几家大商户共同发起,渐渐地便被一些大财团模仿,在一些大的州郡设置交子铺,就好像后世的钱庄。交子只在各自的交子铺流通,互相之间却都不相认,所以在民间还不是很普遍。举个例子,比如你是在用铜钱在永兴号交子铺换了交子,那你拿着这个交子只能在设有永兴号交子铺的州郡,找到永兴号交子铺进行兑换。其他商号的交子铺也是如此,互不联通,以规避风险。
金、银子这一类的贵金属虽在民间老百姓不惯使用,但官府之间就使用银子,据《宋史》记载,岳飞有一次申请军费用的奏折就写道:“行军之需铜钱四十万贯,银十万两。”商户之间也使用银子和交子,无他,方便携带矣。一句话就是:有钱人用银子和交子,老百姓用铜钱。
崔志成递过来的这90斤重的钱袋子,很有分量。再加上原来的聚仙楼付的一百二十两银子中也有十贯铜钱,两个大钱袋约有200斤重,一般人还真的是提不起来。张顺把钱袋放在板车上,对赵朗说道:“先生,现已正午,我们找个地主歇息,用过午饭后再回村如何”
赵朗道:“好,说来我也饿了。”
众人转过了几条街道,来到了城北,这里有一条街道两边都是食肆,正是午饭时段,街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