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末,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个叫小花的女孩,生活在一个贫穷但和睦的家庭里。
然而因为一场意外,她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了孤儿。
对于粮食就是命的穷山村,家家都是勉强度日,没人愿意收留小花,小花只能暂住在村长家里,却受到了村长爱人的厌恶和虐待……
饱受虐待的小花在一天晚上逃离了村子,不幸遇到人贩子想把她拐走,她好不容易逃脱,却因为过度饥饿劳累,昏倒在了路上。
昏迷中,她被一名老人捡回了家里,老人有一个儿子,已经结婚多年,妻子却始终不孕……
最终,经历了无数矛盾、磨难和波折后,小花终于被这个家庭所接纳,有了疼爱她的爸妈和爷爷……”
一路上,何玉衡向姜雨嘉讲了一个以电视剧《暖春》为架构的苦情故事。
这个电视剧,他看过,但许多具体情节已经记不清了,就只能自己随口瞎编,最终也算是把这个故事讲完了。
当前还不流行这种农村苦情戏,姜雨嘉对这种故事,简直没有任何抵抗力。
她听得泪眼婆娑,声音哽咽着保证道:“我一定把这个故事完善好,再将它写出来!”
何玉衡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为她擦拭着眼泪,笑道:“亲爱的加油!”
今天是周六,姜雨嘉原打算跟着何玉衡去何营村,帮何玉衡收拾收拾家务,陪何晓燕玩半天,下午再回家。
但听了这个故事后,她迫不及待地想把它整理出来,于是抵达安映县后,就匆匆回家去搞创作了。
何玉衡则回到家里,做了些家务,在家中吃过午饭后,带着何晓燕一起去了厂里。
来到办公室里。
何晓燕坐在一旁看书写作业。
他也取出稿纸,开始撰写答应交给陈友道的商业文稿。
在办公室里坐了整整一下午,他完成了一篇《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几点探讨》的文章,以嘉衡食品为例,概括性地讲了自己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思考见解,给出了几点在当前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比较适宜的企业改革建议。
次日,姜雨嘉来到厂里,兴致勃勃地将自己整理的小说大纲交给何玉衡审查,在何玉衡给出了修改意见后,搬了张凳子,坐在何晓燕旁边,埋头修改创作起来。
何玉衡也再次拿起稿纸和笔,又写了一篇《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激励机制》。
待姜雨嘉离开时,他将两篇文章全都交给姜雨嘉,请她帮忙邮寄到《江北晚报》编辑部。
接下来几天。
何玉衡又抽时间写了《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探析》、《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等几篇文章,给陈友道寄了过去。
这些文章的篇幅都不大,少则一千字左右,多则两三千字,内容都比较笼统,没有太过深刻的细致的讲解。
否则,任何一篇文章,如果敞开了进行论述,都至少一万字起步。
在这几天时间里,嘉衡食品的有奖销售活动也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随着在周边县市的宣传,以及陈友道在《江北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小辣条,大生意,小企业,大改革》的文章,嘉恒辣条的名气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传播。
在嘉宁市外,出现了一些销售商,来主动订购辣条。
随着销售范围的扩大,有奖销售活动的销售点增加到了200多个,这也使得厂里每天生产的二十多吨辣条,越发供不应求。
嘉宁市内外,关于希望嘉衡食品提高辣条产量的呼声越来越高。
甚至出现了群众来到嘉衡食品厂区内,找何玉衡或周政军等厂领导提意见的现象。
时间来到9月中旬,嘉衡食品通过报纸和电台宣布,为了满足大家的热情需求、提高辣条产量,嘉衡食品决定招聘培训新员工,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度,同时申请规划建设新的生产车间,以增设新的生产线。
消息宣布的第二天。
嘉衡食品的大门内外,就挤满了前来找工作的人,几乎是水泄不通。
上一次,嘉衡食品招聘的时候,基本上还只是县城及周边一些村子里的人来找工作,最远的也就是相距十几里地。
毕竟大家都是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来上班,离得远了,来回所需时间太久,太折腾了。
但这一次,别说是十几里地了,就算是二三十里地的地方,都有人前来应聘!
虽说,这么远的路程,骑自行车,单程就需要一个小时,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体力。
但和嘉衡食品的优渥工资待遇和伙食待遇相比,这份辛苦,又是值得的,甚至微不足道!
《嘉衡食品二次招工,应聘者挤爆厂区!》。
《餐餐有肉!嘉衡食品伙食标准大揭秘!》《嘉衡食品应聘者:不为工资为伙食!》几篇关于嘉衡食品招工的新闻报道,出现在嘉宁市内外的多家报纸上面,使得嘉衡食品和辣条的热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也是何玉衡之前对周政军叮嘱的,招聘工作要和宣传工作进行配合,以达到促进企业宣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