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点头:“好,我去看看。”
于是,何雨柱来到谷经理的办公室。谷经理见到何雨柱,问他:“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没多跟师父聊聊?”
何雨柱笑着答道:“聊了一会儿,但我师父坚持要亲自下厨,我就只好同意了。”
听了何雨柱的话,谷经理说:“这次客人们真是有福了。自从改革后,我师父很少出手了,除非是重要人物才亲自上阵。”
何雨柱当然理解这种情况。尽管这些都是出色的厨师,但他们仍有傲骨,就连从前的何雨柱也只会负责小锅烹饪,至于大锅菜,则要看心情。
因此在整个帝都,实际上应该是全中国,高级别的厨师大多都是如此。毕竟过去那些顶尖大师的手艺,每个月的酬劳至少也有二三百块。
不算私下赚的钱,如今改革之后,收入只剩下原来的不到三分之一了。
能拿多少工资就干多少活,这观念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既然薪水减少了很多,相应的工作量也随之减少了。不仅田泽华如此,其他厨师也一样。
这种情况造成了各大餐馆收入大幅下滑。不少富裕家庭都倾向于请厨师到家里做饭,而不是在餐馆就餐。这种情况至少会持续到一九五八年。
毕竟到一九五八年,全国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很多人都吃不饱饭。那时,只有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上国营餐馆用餐。
但在那种情况下,国营餐馆也没有足够的食材,因此来就餐的人虽然多,真正能吃上饭的却没有几个。慢慢地,情况才会好转。但当下的公立经理根本没有有效的管理办法,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在意管理。
这些人只关注人事斗争,连何雨柱从田泽华那儿都了解了情况。
整个大环境就是这样,谁也无法改变。何雨柱与谷经理商定了饭菜标准后,便回家了。目送何雨柱离去,田泽华叹道:
“当初柱子来到这里时,还只是个孩子,没想到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谷经理感叹说:
“的确,处理完这事后我也就退到二线了,以后这家饭店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听到谷经理这么说,田泽华回答:
“其实在我看来挺好的。毕竟我现在也差不多可以退休了,到那时候有养老金,不用干活也有钱进账,再加上我私底下的收入,未来的生活不会差!”
谷经理笑着反问道:
“你会看得上那点几十元的养老金?”田泽华答道:
“怎么就瞧不上?你要知道,我没有像你这样的分红。如果连这也不满足,我们真就得坐吃山空了!”
谷经理不信,他觉得凭着田泽华的技术根本不用担心经济问题。田泽华这样只是太低调,不然不知道还能赚多少钱。
田泽华如果知道谷经理的心思,一定气得想扇他一巴掌。
“我在一天到晚都在这儿忙,怎么就这么低调了?”
但二人都没多说什么,又闲聊了一会关于何雨柱的事便各自离开。二人都明白,这次真是让何雨柱扬眉吐气了一番。
回到家中,何雨柱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里人。不管是杨志礼还是何大清,都对何雨柱所做的安排非常满意。于是三人着手发送邀请函,邀约嘉宾。
何雨柱请来的都是同行的朋友以及他在学校认识的朋友和老师。
何大清则邀了一些社会名流来参加。
而杨晓笛邀请的是她的同学们和好友们。
杨志礼与胡淑芝分别请了他们的同事。毕竟他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相遇,都是独在异乡、无亲无故的人。
因此,到场的只有他的战友和同事,没有其他人。
典礼安排在一周后,大家忙碌了大约六天的时间,随后便前往了餐馆。
何雨柱没有特意刁难杨小迪,仅仅是让她穿上新衣服,并且骑自行车把她带去餐厅。
这家餐馆今天装饰得特别喜庆。
何雨柱很早就守在门前迎接宾客……
何大清和他的妻子,以及杨志礼和他的妻子,也在入口处迎接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