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颖说话的时候,前面的男生和旁边的同学好奇的转过头来,又怕被说,看了一眼赶紧转回去。
“我看下你这资料。”说完就拿起了付颖买的资料,付颖只得给她,等他看的时候也翻看前面刚抄完的笔记。
看完付颖的地理资料,他又拿起了付颖的笔记看。
然后问付颖,“你这资料挺好的,在哪买的?有高中的吗?”
付颖点点头,“这是以前我在粤省的新华书店买的,觉得重点清晰就买了。回来之前也买了高中的,不过今天没带到学校来。”
“你明天带过来吧,拿到我的办公室,二楼高中文科办公室,我看看。”
付颖继续点头,“好的,我明天带过来。”
地理老师没再说什么,继续巡班了,付颖也准备继续抄写知识了。
前面的男生忍不住又回头,“你这个资料是什么呀?能借我看看吗?”
付颖摇头,“我现在还在抄,晚自习下课借给你,你明天早上还给我。”
他点点头,就转回去了。
付颖继续抄的时候分出一点心思想,他叫什么名字来着,好像也姓刘,刘什么豪来着?
在古芒这边,刘、李、陈、王是大姓,这边的人取名字又只讲究好用,大多是聪、豪、杰一类的,还经常只有一个字,也就是名字总共就两字。所以记不住,根本记不住。
至于资料,也很容易想到,好的教辅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如果付颖买的这个高中版的地理资料也合适,刘老师肯定会建议有条件的学生买回来学习的。
这也是在可能会被骂敛财的情况下,很多老师还是愿意推荐学生一些学习资料的原因,毕竟还是想学生学进去,提高成绩。
临近放学的时候付颖的资料还有很多没整理,本来也不是一晚上能弄完的,有一部分知识付颖还要查查资料,必要的时候可能要问问老师。
再一次无比怀念智能机和5g网络时代,要查资料马上就能查到,还有一些软件有ai生成总结和建议。
现在她要查个资料,只能大量翻阅书籍,但是现在只有教科书,而一部分知识点是没有在教材中的。可是整个县都没有图书馆,老师的电脑不好多借,网吧也不可能多去。
所以农村地区有时候高考成绩低,也是差在知识面,光靠教科书,哪里考得了高分。
看起来课外的知识好像没那么重要,毕竟农村也有很多靠努力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就考了高分、考进重点的学生。
但是这个比例放大,就没法比较了。农村十个出一个重点是整个镇的骄傲,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带动下,也许做不到十个出五个重点,但学习能力、知识底蕴不一样的。
高考不是把高中三年的教科书都背下来、知识点都会就能拿高分的。知识底蕴、变通能力占比也不低,特别是教育越发展,课外知识的占比越多。
学英语的人经常听说或者被建议的就是多听听力,多看外刊。因为在英语考试中,单词背过,但还得结合句型、固定搭配、适当的背景来理解。接触过它的不同用法,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快速反应,才不会限死在那个胡同,觉得这句话怎么看都不对。
地理资料同理,付颖是抄的初中地理资料和书本上的知识,但她在乎的是理解的过程。考试很少考原句,她知道她不用背诵整句,理解和拓宽更重要。
边整理边想着这些东西,是理清自己的思路,也是确定接下来的复习节奏。
把资料给了前面的男生,手抄的笔记就算了,付颖知道自己的字迹不算好看。虽然工作后也特意练习过写字,但是吧,不是从小练习握笔,随便下笔习惯了,本来就丑,一写快了就更丑。
分享给别人看也太尴尬了,还不如不给。
晚自习下课,人流大军又分两波,一部分回宿舍,大部分出校门。
付颖没有试过晚自习后回家的,以前市中专学生全部要住宿,都是一起回宿舍,现在这么晚回家,也算是第一次感受了。
教学楼下面太暗了,差点没找到李星莹在哪,还好她叽叽喳喳的声音让付颖辨别到她的位置。
回家路上没有路灯,两边的人家很多也关门了。
付颖以为要摸黑回家,结果很多人熟练的掏出手电筒,一人一个,一片下来倒也照亮了路。
李星莹也拿出来手电筒,挽着付颖往家走。付颖放心了,那就不怕到后面同行的人少路太黑。
回到家付妈在和亲戚聊天,照例是有点印象,叫不上来。
付妈让她喊姐,她就照喊。然后自顾自的倒热水洗脚,回房间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