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到时我们问下有没有人想学,学了后再到华明哥他们的作坊那里做师傅。”
“这个主意好,师傅都在你们那里培养,然后分到各个地方去。”郑华明也同意这个方法。这样做粉条的手艺掌握在杨家人手里。
“其实做也不难,奶,爹娘,您们觉得做粉条难吗?不难吧,只要有心研究,很快就会有人研究出来,我们也没必要抓着。
“我们只要先占领了市场,不怕他们会后来居上。
而且离乡别井的,也不好。暂时去做师傅,教会又回来这样的话相信很多人想出去走走。”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们有没有想到。”小草儿问。
“什么问题?”众人一起问。
“那就是我们这里没这么多红薯呀,与其到时还要去很远的地方收红薯回来,那为什么不直接去很远的地方建作坊呢?
这样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百姓,他们可以多种些红薯,收入多些,还能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是不是一举两得。”小草儿小手一拍往两边一放:完美。
“什么是就业机会?”唐言书不愧是做县令的大才子。
除了杨家人,齐星云他们也看过来。
“就业机会就是做工机会。”大毛给大家解释道。这个词,妹妹已经在家里讲过不止一次,还给大家解悉过,所以大毛记忆深刻。
“这么说来还是大好事?”杨老太问小草儿。
小草儿拉着杨老太的手臂,把头靠在她的肩上,“可不是吗?到时做粉条剩下的红薯渣还可以用来喂猪,猪吃了长得可快了。”
“那我们家要不要也养两头猪,我们家现在还做粉条,你之前叫我们把那些红薯渣都晒干放起来了,也不老少了。
但是猪有点臭,到时把猪圈建得离你院子远一点,这样就臭不到你了。”杨老太对小草儿说。
“对,对,对,到时猪圈就建在你哥哥他们那边。”李氏和杨大山也同意老娘的安排,“到时也不用你像村里的小女娃一样打猪草喂猪,这些爹来做就行了。”
“谢谢奶,谢谢爹,谢谢娘,你们真好。”小草儿趁机在李氏怀里转了两圈。
见他们又跑题了,郑华明几个是见怪不怪。
但是跟他们接确不是很多的唐言书却傻眼了:不是在说建红薯作坊的事吗,说到养猪那里去也就算了,因为红薯渣可以喂猪,但说到你们杨家要怎么建猪圈和谁喂猪那里去就过分了哈。
“这个事情不小,首先要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行,不能说一样做一样,既然关系到更多的老百姓,那就要想得更周全。”郑先生再次拍板。
“计划谁写?”郑华明提出重要一问题。
小草儿马上把头埋进杨老太的怀里:不关我事,不要叫我,我不会写字,我不想写字。
我不想做任何事情,我只想躺平。
郑先生看了一圈,
郑华明
齐星云
唐言书
这三个人对这个计划都是一知半解,写倒是能写得出来,将刚才听的全部写出来的能力是无需质疑的,但要写得更详细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