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爪走到老酋长身边,看着一人一狗的背影不无担心地说:“要不我跟过去看看!”
老酋长笑了笑说:“不用!让他去!说不定又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曾树迈着匆匆的步伐来到了石器加工作坊,急切地寻找着装配组的老师傅木输。要知道,石器的装配组实质上就是木工组。
木输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傅,投身木工行业已然数十载,其手艺在部落之中始终处于顶尖水平,无人能及。
自从打铁作坊成功研制并打造出了铁制工具之后,木输师傅凭借着他精湛的技艺和敏锐的洞察力,将铁制工具的优势巧妙地融入到木工工艺之中,使得他的手艺更上了一层楼,令人赞叹不已。
曾树在墙上画了个简易图,让木输师傅帮着改造,木输师傅一看就明白了,并对这新奇的设计赞不绝口。是的,曾树要把弓改造成弩。
弩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具体来说,古人受到人射箭动作的启发,将弓横过来,在弓把处装上弩臂,并在弩臂后部开槽装上弩机。
用弩臂代替人持弓的手,弩机代替勾弦的手,从而制成了最早的弩。
弩在射击前需将弓弦拉开并勾到弩臂后部弩机的“牙”上,然后在弩臂的箭槽上安装弩矢,最后射手瞄准目标并扣动弩机下部的“悬刀”(即扳机)即可将箭射出。
相比弓,弩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弩弦张开后可挂在弩机的牙上,无需人力维持,有助于射手瞄准,方便进行齐射。
其次,张弩时不仅可用双手,还能借助腿、腰等力量较强的部位发力,从而使用比弓力量大得多的弩,增加了弩的射程和威力。
此外,弩可进行三点一线(弩臂前端和弩臂后端的望山形成两点)的瞄准射击,大大提高了准确度,相比弓在射击上更为简单。
弩在中国古代不断发展和改进。弩机的材料从角质发展到东周时期的青铜,使弩大量进入军队。
为增强弩的威力,古人不断改进弩前端弓的力量,从用手开弩到用脚开弩,再到用全身力量开弩。
为解决弩机强度不足的问题,汉代人发明了郭,即弩机的青铜机匣。
为提高准确度,弩机上还安装了带有刻度或铜钉的“望山”瞄具。
当然,以部落现在的工艺条件,想制作金属的弩机肯定来不及。
于是曾树借鉴云南少数民族的方法,让木输师傅加装了个木制压板。
曾树再次带着小白回到广场,众人围了过来。只见曾树将弩放在地上,一只脚踩住弩身,双手用力拉弦,好不容易才把弩弦上紧。
有人不屑地说:“这奇奇怪怪的东西,能比弓箭厉害?”
曾树自信满满地回答:“那咱们试试看!”
他瞄准靶心,压下扳机,弩箭“嗖”地飞了出去,稳稳地射中靶心。
这下子,大家都惊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曾树得意地说道:“怎么样?现在谁还敢嘲笑我!”
人群中有人小声说道:“酋长还真有两下子。”
曾树更加得意了:“这叫智慧,懂不懂!”
老酋长和虎爪队长看到了弩箭的表现,眼中满是惊喜。老酋长激动得胡须微微颤抖,他走上前,仔细端详着曾树改造的弩,不住地点头称赞:“这真是神来之笔!阿树,你为部落又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
虎爪队长也难掩兴奋之色,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说道:“有了这弩,咱们部落的战斗力可就大幅提升了!”
为了进一步验证弩的易用性,老酋长当场从围观的人群中叫出一位中年大姐前来试射。
这位大姐平日里主要负责采集和照顾家庭,从未接触过弓箭之类的武器。
她有些紧张地接过弩,按照曾树刚才的示范,将弩放在地上,用脚蹬住弩身,双手拉弦。
让众人惊讶的是,她竟也能较为轻松地上弦。大姐脸上原本的担忧瞬间化为惊喜,她小心翼翼地端起弩,按照曾树的指点瞄准远处的目标。
“嗖”的一声,弩箭飞射而出,准确无误地击中了目标。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姐自己也不敢相信,她兴奋地跳了起来:“我居然也能射中!”
老酋长和虎爪队长对视一眼,感慨万分。
老酋长不禁叹道:“以往,战斗只是强壮男人的事情。以后,连妇女、儿童、老人都能凭借这弩拥有保护自己和部落的能力,这是我们从未敢想的啊!”
虎爪队长握紧拳头,大声说道:“有了这弩,我们部落再也不用惧怕任何敌人的侵犯,大家都能为保卫家园贡献力量!”
曾树站在一旁,看着众人激动的模样,心中充满了自豪。就喜欢看你们没见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