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珞珈山实验室的几个技术骨干都到了。
他们手里拿着一份商用火箭的技术模型,很早之前就已经立项了。
只是因为资金链的关系,停在花钱的节点久久没有推进。
杨奇峰一度觉得自己的路走到头了,似乎只能解散团队了。
结果卫筱从天而降。
不但收购了珞珈山实验室,而且给杨奇峰给了绝对的支持,以现金方式体现。
于是团队的希望再一次被点燃。
拿到钱的第一时间,他们就联系了超算中心,租下了几个时段用来验证几个关键数据。
沈欣跟过来,也只是作为对接方露个面而已,以示重视。
真正的验证开始之后,不懂魔法的她像麻瓜一样,闲的一匹。
“姜主任,贵中心真的很难预约啊,我们排队排的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来自超算中心的姜主任听得出来沈欣的阴阳怪气:“没办法,这个级别的算力,全世界也不多,国防要用,气象要用,地勘也要用,我们只能尽量的合理安排时间。”
沈欣嘟着嘴:“我的意思是,我们都花了这么大的价钱了,就不能安排个好点的时间吗?”
“沈总有所不知,这玩意儿成本很高的。不说研发费用,光是电费成本就已经很炸裂了。之所以选择晚上,也是考虑了电网的负担。”
“电费再高,能有多高呢?”
“这么跟你说吧,我们中心运行一天,基本上和本市的用电量相当。”
“妈耶!我寻思能有多高,好家伙…”沈欣瞬间觉得那么多钱花的不冤。
“当然,这个耗电量也是上下浮动的,具体取决于动用的算力。”
“不是恒定的?”
“对,有的问题比较简单,算力用得少。有的就比较难了,比如大型气象模型之类的,有几千万种可能路径,甚至都不一定能算出结果。”
沈欣听完开了眼界:“那我们这个项目呢,用的算力多还是少?”
姜主任看了看总控台,风轻云淡的判断:“在航空器的物理运算方面算是比较少的,这说明贵司面临的问题其实不是很复杂,我预估整体下来,能到我们能耗极限的35,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儿。”
沈欣听完有些不服气。
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儿,那就是坏事儿。
这玩意儿她不懂,但她能大概想象得到。
一分价钱一分货,算力用的多,项目复杂度越高,也就越先进。
姜主任说自己的项目面临的问题不复杂。
等于指着鼻子说,你们玩的是小儿科。
“那多的是什么样子的?”
姜主任张口就来:“刚刚有个团队,他们的项目就很复杂,算力集群全部都调动起来了。我们中心很久没遇到过这种挑战性项目了。好家伙,几乎干到我们能耗极限了,一晚上用了12个本市用电量。”
“打扰了。”
沈欣觉得是自己多嘴了。
这个瓷碰不了一点。
35和120。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啥项目这么牛逼,军用的吗?”
“具体不清楚,但看团队像是民用。”
“我去!民用!?”
“嗯啊,负责人是某院校的,其他主要成员好像都来自企业。”
沈欣当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当初收购珞珈山实验室的时候,孙长兴一个劲儿的保证,这伙团队目前是国内民用领域技术最优秀的。
孙主任怎么还、睁眼说瞎话呢?
人这儿有干到120的。
倒不是说珞珈山实验室不好,最主要的是顺风不差那点钱。
要用就用最好的。
这是卫筱历来的行事作风。
沈欣当时就打起了那个神秘团队的主意,眼巴巴的看着姜主任:“您知道是什么团队吗?”
“抱歉,签了保密协议的。我只能告诉你,他们搞的项目也是航天。”
“……”
最终杨奇峰他们的验证结果很积极,他打包票说只要做点小修小补,就能进入下一阶段,时间线能够缩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