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守13慎身,以护祐恚;除身恶行,进修德行。(十二)
常守惧言,以护瞋恚;除口恶言,诵习法言。(十三)
常守慎心,以护瞋恚;除意恶念,思惟14念道。(十四)
节身惧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十五)
舍恚离慢,避诸爱贪,不著15名色,无为16灭苦。(十六)
起而解怒,淫生自禁,舍不明健17,斯皆得安。(十七)
瞋断卧安,恚灭淫忧18;怒为毒本,輭意梵志19;言善得誉,断为20无患。(十八)
同志相近,详(21)为作恶,後别余恚,火自烧恼。 (十九)
不知惭愧,无戒有怒,为怒所牵,不厌有务。(二十)
有力近兵(22),无力近輭,夫忍为上,宜常忍羸。(二十一)
举众(23)轻之,有力者忍;夫忍为上,宜常忍赢。(二十二)
自我与彼,大畏有三(24),如知彼作,宜灭己中。(二十三)
俱两行义(25),我为彼教;如知彼作,宜灭己中。(二十四)
善智胜愚,矗言恶说;欲常胜者,於言宜默。(二十五)
夫为恶者,怒有怒报;怒不报怒,胜彼鬬负。(二十六)
注释
1不知道:不晓得大道。道,人生最高法则。
2冥:昏暗。
3善胜不善:善最终会战胜不善。
4欺:不诚实、欺骗。
5三事:指不欺、不怒、不多求。
6明暮:早晨傍晚。
7谤毁:诽谤诋毁,相互说坏话。
8讷韧:不善言辞者为讷,说话迟钝为韧。 ·
9但:只。
10称:相符。
11莫而:没有什么。
12诸天咨嗟:诸天,佛教特有概念,认为三界共有二十八天,从四天王天到非有想非无想天,总称诸天。咨嗟,感叹并且赞美之。
13常守:经常地守戒。
14思惟:即思维、思想。
15不著:不执著、不粘著。
16无为:无所作为。
17不明健:无明健,即缺乏智慧的强壮有力。
18恚灭淫忧:此语颇费解。依上文句法推之,应是恚灭无忧。
19輭意梵志:輭,通软。輭意与怒相对。软意近乎梵志。
(20)断为:斩断有为意念之根。
(21)详:谨惧、小心,不要冒失。
(22)兵:武器,引伸为战斗。
(23)举众:所有的凡夫。
(24)大畏有三:依前文意,三种可畏惧之事物曰痴、曰怒、曰淫。这三种事物都足以引起灾祸。
(25)俱两行义:俱,同时拥;两行义,两种相反的价值原则。如同意善,又随顺恶,便是两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