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顺利拿到赏赐,就得给姜堂主交一笔辛苦费。
否则赏赐别想准时准点足额足斤的拿到手上。
不服去城主面前告状也行,那以后也别跟奖善堂打交道了。
不过这些事都是不能台面上来说的,纯粹看个人上不上道,懂不懂规矩。
周青峰和姜堂主谈笑着走入前厅,然后给了水儿一个眼神。
水儿立刻会意,笑着取钱分别给搬运的杂役们一人打赏了几百法钱。
水儿一边散钱,一边笑着说:“这是阿哥打赏给你们的。”
“多谢小姐,哦不,多谢周少主打赏。”这些杂役手捧赏钱,顿时精神焕发,手脚愈发麻利,如春风拂柳般迅捷而有序地搬运着赏赐之物。
他们深知,这份丰厚的馈赠不仅是对他们辛勤劳作的肯定,更是周府豪门风范的直观显现。
他们心存感激,日后逢人提及此事,定会赞不绝口:“周府出手阔绰,仅是帮着搬些物件,便能得到数百法钱的丰厚赏赐,果真是豪门贵族的大气风范。”
这样的口碑传扬开来,无疑为周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尊重。
反观若未能获得赏钱,这些杂役心中难免失落,言语间或许会流露出对周府的微词。
他们在市井巷陌相遇交谈时,或许会摇头叹息:“周氏虽是豪门贵族,却吝啬小气,连搬运些财物都舍不得些许打赏,行事毫无豪门应有的体面,简直连暴发户都不如。”
如此口耳相传,无疑会对周氏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引来人言啧啧,令周氏家族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蒙尘。
可见,赏钱虽小,却关乎周府的对外形象与评价。
给与不给,赏多赏少,直接决定了这些杂役口中传出的是赞美还是贬低,是提升周府声望的佳话,还是败坏其声誉的闲言碎语。在人多嘴杂的环境中,点滴细节皆可能被放大,成为评判一个家族底蕴与修养的重要依据。
因此,周青峰明智地选择了以赏钱笼络人心,既彰显了周府的慷慨大方,又避免了可能的负面舆论。
可谓一举两得。
老叔将水儿拽到一边,瞪眼说:“你干嘛,有钱也不是这么乱撒钱啊。”
水儿无奈解释:“爹爹,这叫花小钱买名声,您不懂,阿哥让我做的。”
“青峰的意思?他什么时候跟你说话了,我怎么没听到。”
“好了好了,爹爹你别管,做好您的守财奴,这些东西可都交给你保管,你不是最喜欢数钱吗,这里的钱够您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实在无聊,你就跟小姨娘们给我生弟弟去啊,阿哥还在等我,我先去办正经事。”
老叔看水儿从钱箱里拿了五十万法钱的钱票,目送水儿离去,忍不住抓了抓脑壳,感觉女儿自从读了书确实不一样了。
水儿将钱票装在茶盒里,放进储物袋里,然后站在前厅外面静候。
前厅之中,周青峰笑着说:“姜伯父,这茶怎么样,喜欢吗?”
姜堂主慢饮一口,微微一笑:“好茶。”
周青峰闻言,笑着说:“伯父那不妨带一些走,阿妹,备些茶叶!”
水儿走入前厅,微微欠身:“好的,阿哥。”
“不用了不用了……”姜堂主客气的伸手制止。
周青峰却笑着说:“姜伯父,茶叶而已,又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姜堂主闻言,只好顺势接受。
水儿转身走出前厅,在外边静静默数到一千个数,然后从储物袋里取出备好的茶盒再度走入前厅,放在姜堂主的旁边茶桌上,笑吟吟的站到一旁。
姜堂主喝完一杯茶,笑着放下茶杯说:“四郎,我还有事,就不做逗留了。”
周青峰见状,立刻起身相送,直至送到门口。
直至姜堂主上了马车,坐下之后,姜堂主这才打开茶盒看了一眼,里面赫然放着五十万法钱的钱票,姜堂主嘴角不由勾起一丝笑容:“这孩子,懂事啊。”
姜堂主掀开马车窗帘,手持茶盒说道:“四郎,这茶我爱喝,多谢了。”
周青峰站在门口,抱拳一礼,微笑说:“姜伯父喜欢就好,您慢走。”
“走!”姜堂主一声令下,随从们紧跟着姜堂主返回奖善堂去了。
周青峰含笑目送姜堂主一行人离去,他深知一点,再好的关系也需要钱财作为润滑剂,有师父这层关系在,姜堂主定然不会克扣拖欠自己的赏赐。
但是人家今日如此上心自己的赏赐之物,亲自挑选送来府上,绝对不是闲得无聊,很大程度上是有了结交示好之意,而不是看在师父的面子上。
既然如此,周青峰也乐得送些回礼跟姜堂主把关系拉的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