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之一輿地志
第(5/9)页

漏明山縣北四十里,四面積石千仞,岩穴透漏日光,故名。

天臺山縣北四十里 天臺寺在山上 天臺寨山勢陡峭,明末鄉人建寨其上。雲臺山縣北一百二十里,一名安樂山。雲台觀在山上 木葉符相傳雲臺山上木葉有文,如道家符篆。羅紋山縣東北四十里。長壽山縣東北七十里,嘉慶時教匪滋擾,鄉人建寨其上。明月寺、朝陽寺《通志》:俱在縣東北八十里。歸山在縣東,《輿地紀勝》:在樂溫縣東八十里。崇真觀縣東五里,元時建。皛山寺縣東十里神山在縣東。《通志》:在樂溫縣東北。白岩縣東四十里 白岩寺四壁險絕,天然寨堡。東山寺縣東四十里銅鼓山縣東南一里 定慧寺縣東南五里,宋紹興中建。青煙洞在縣東南十里,一名清淵洞,上有龍王廟,禱雨最應,雪庵和尚曾飛錫於此。龍寨山縣南八里 蓬萊洞在山下 千佛寺縣南二十五里,接涪州界。懷清台《一統志》:懷清台在縣南。《史記 ·貨殖傳》:有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之利,用以自衛,始皇以為貞婦,為築女懷清台。《括地志》:清臺山,俗名貞女峽,在永安縣東北七十里。《輿地紀勝》:貞女山在涪州,溯江四十里江北岸。按《舊志》載:在南川境內,皆無所考。又按蜀有清氏,古婦人多以姓系,清乃寡婦姓也,司馬禎以清為名,誤。古書山去縣四十里,有大曆初石刻,雲:昔人砌山,始見石穴,中有蝌蚪書數軸,故名。岷江自江北廳石門溪,東流入縣境經石佛峽在縣西,《輿地紀勝》:在樂溫縣西四十里,有石佛像。龍門灘《輿地紀勝》:在廢樂溫縣龍安鎮之下,其灘三級,去縣南半里。三江灘《通志》:在縣西六里。龍舌灘《通志》:在縣南六里,水落石出,狀如龍舌。白頭灘《縣誌》:在縣東五里。不語灘《縣誌》:在縣東八里,相傳張桓侯泝流略劉璋地,駐縣之詹家沱,後人因立廟以祀名灘,曰“桓侯不語灘”,寺傍有井,號桓侯井,水味清冽。黃草峽縣東十五里。《水經注》:江水又東經黃葛峽,山高險全無人居。《益州記》:涪州黃葛峽,今名黃草峽,山草多黃,故名。《唐書》:大曆四年,瀘州刺史楊子琳叛,沿江東下,涪州守捉使王守先伏兵黃草峽為子琳所擒。杜甫詩:黃草峽西船不歸,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驛使無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萬里秋風吹錦水,誰家別淚濕羅衣。莫愁劍閣終堪據,聞道松州已被圍。相思岩在黃草峽,岩產相思竹,連理若桃釵之形。赤甲戍《舊志》:在黃草峽。《寰宇記》:漢末為赤甲兵屯聚處。又東南流八里入涪州界。

玉溪縣西北七十里,《通志》:即鄰水,自鄰水縣流入名玉溪,一名梅溪,西南流七十里至江北廳界,名“交龍溪”,溪側古木盤曲,狀如交龍,因名。又南流七十里入大江,即宋儒譙定、淵二先生講學處,上有子祠。桃花溪在縣東二里,舊《府志》:溪源出老龍洞,南流三十里至桃花洞,又五里過新橋入江。海棠溪源出雲臺山,東南流七十里合桃花溪。溶溪《通志》:在縣東,自墊江縣流入,又西南入江,一名龍溪,古名溶溪。

迎春橋縣東半里,跨桃花溪。悅來橋縣東南五里,明知縣陳英重修。冉師橋縣東北十里,邑冉姓建。三通橋縣東北百里,邑人陳柱廷建。新橋縣西北三十里 杜舟橋縣北十五里,邑人古照然建。葛蘭橋縣北五十里 海棠橋縣北八十里 興賢橋縣西三里 攀桂橋在縣北,知縣衛賡揚建。龍灘渡在舊治前,龍舌灘通南川要路,上接巴江,下達涪州。扇沱渡縣西南三十里 龍溪渡縣東南十五里,設有塘汛。

塘堰無。

永川縣

真武山在縣治後,上有元天上帝殿。鐵嶺縣東二十里,《明統志》所謂石色如鐵,蓋指此山也。《通志》:鐵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寰宇記》:其山出鐵。

《舊志》:宋有鐵山鎮,明為鐵山鋪,別是一山。同心山縣東二十里,《縣誌》:與石筍、二郎相連,故名。雞子山《通志》:縣東四十里,自頂至足,分為數峰。英井山縣東南三十里。

二郎山縣東南四十里,孤峰聳秀。淩錦山縣東南八十里,已見江津。龍泉山縣南二里 元天觀普照寺、紫薇觀俱在縣南 雲南石佛岩在縣南雲峰山縣南十里,上有雲峰寺。仙人跡《舊志》,在縣南三十里,巨石上有雙足跡,其大如箕。石筍山縣南五十里,孤峰如筍,上有丹爐古跡,又見江津縣。蒼寶山縣南六十里,古新屯上有仙峰寺。聖水寺縣南六十里,寺後石上二孔,水從中出,稱為雙清雲。伏龍山縣南六十里,接江津縣界。伏龍寺、廣興寺俱在伏龍山。

四明山縣南八十里,上有李克用祠,明初建。八角井縣西南十里。太平山縣西南四十里,前有箕嶺,後有英山,左有玉岡,右有瀘龍。如龍山縣西南四十里,上有金輪寺。來蘇鎮縣西南六十里,《九域志》:縣有牛尾、來蘇、永興、侯溪、龍溪、羅市、歡樂、鐵山、鹹昌、永祥、永昌共十一鎮。松石坪《輿地紀勝》:在縣來蘇鎮,相傳有松化石,石質而松理,或二三尺許,大可合抱,然不過相望數山有之,俗稱“雷燒松”。杜詩所謂萬年松化石,即此。紅岩寺縣西南六十里 東登寺縣西南六十里,即今桂山禪院。玉屏山治西文明門外。英山在縣西,《元和志》:縣南,接延陵英山。《輿地紀勝》:在縣西北十里,下有龍洞,又英山洞在縣西三十里,相傳山間有石洞,窮絕處有一潭,或漂出舊篷破板,疑與江河相通。石洞山縣西二十里,洞在山前,明淩仲曾留題有詩。五華山縣西三十里,洞壑幽邃。大通寺在五峰山上綾波山《通志》:縣西三十里。箕山縣西北十里。寶峰寺縣西北三十里。溪山在縣西北,《輿地紀勝》:去縣一百里,接沙溪源,因名。望華山縣北二十里,峭壁處有觀音庵,即今碧桃寺也。又有大通寺。桂子山縣北三十里,山多產桂。侯溪在縣南。《元和志》:縣東西北三面並枕溪。《寰宇記》:在縣西南一百八十步。《舊志》:有文曲水繞城四流,達松子溉,即此。鳳溪在縣北 三河在縣西南,一水自東,一水自西,一水自中,會之。漏孔河縣南十五里,河岸有大士廟,其左有甘泉,病者飲之輒痊。臥龍潭縣東南三里許,潭水幽深,禱雨輒應。相傳有神龍宅焉,上有龜魚寺。單石溪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源出大足縣玉口山,流三十里至烏龍潭,入縣界經雙石橋,又五十里入銅梁縣界。松子溉縣南百里,源出龍洞山下,別流東入大江。羅洪載《大磯賦》:大磯,九磯之首,磯在松溉東南,遠見巨石橫江,然未嘗一至也。每夏江水氾濫,聲震百里,艘上下斷絕,蓋絕險矣。時夏,予系艇而觀焉,因為之賦:予觀大磯之奇也,發乎箕山之支,鎮乎江岷之口。其來也或聳而為峰,或委而為坡,或深而為阜,及其底于江也。巨石嶄嶄截江橫亙,而孤峙若虎之伏,形若龍之驤首。當秋至而水落,江過其下,靜若鏡花,厥波不揚,兩涯曾不里許,若尋丈之可量。及夫春氣融、夏日烈,雪山頹水壑決,注雨連書,百川奔溢,江於是乎潏潏漰漰,排天浴日,旁溢彌漫,陡起千尺,馮夷喜而歎洋,天吳駭而喪魄,於千里而下趨,忽此磯之見厄鼓萬頃之漰濤,戰數仞之巨脊,若勁兵之遇強敵,勢不相下,氣不相伏,而力足相抗也。于斯時也,江欲決石而東注,石欲回江以西折,勇心不回,鬥氣愈傑。其怒也,搖地軸而欲動,其號也,震天樞而若裂,日月為之薄晦,風雲為之慘惻,目化而渤澥遷立,颶母猛而風沙四塞,馭萬雷於九霄,鼓三軍而一決,轟百里而聾聵,壓千峰而僕跌,蓋江之最險而觀之奇絕也。予昔下巫峽,越漢塞,北曆秦晉,南游江浙,盡嘗劌目於胥潮,悸心於砥柱,而掉膽于瞿塘,三者天下之至險也,曾不知此磯之險,殆有甚焉,不但爭衡而頡頏。予於是又不知天下之事所謂奇特者,必有激於不得己。夫然後舍其庸常,抗為雄偉,插八翼而無飛驚一鳴於眾耳,功足以盡當世名,足以垂千祀。莫不奮發於困厄,振掉於險阻,拂其志而後通達,窮其身而能興起。彼區區之流,俗玩易故。常莫不神沮而氣折,顏汗而心死,殆有似夫此磯,激奇于此水,不然何渺渺茫茫、悠悠洋洋,千里就下而同塵和光,忽然破天地而震響,吒風霆而飛揚,觀物理之同,然而信予說之,非荒唐也。迎恩橋縣東五里 相公橋在縣東北 惠民橋縣東南一里 永濟橋縣西關外 殷家橋縣西二里 躍龍橋縣西三里 雙石橋縣西北二十五里塘堰無。

榮昌縣

百長坪在縣城內西北,相傳葛仙翁煉丹處。奎星閣原在學宮左,道光辛卯,教諭寇宗相度形勢改建,學宮右,百長坪之左,負郭特立,文筆照耀。普澤廟在縣東北隅,祀唐趙延之,今廢。忠賢祠在東街,祀郝仲連、趙昂發、王鐸、喻茂堅,今廢。喻月梧故宅在縣城內東街左側灌壩子。爾雅書院縣城東門外,明喻思慥建,院有九曲水,今廢。爛柯坪在東關外三十步,古碑尚存,喻氏祠。長安石在爛柯坪,明喻思恂友石也,自陝西移回,光怪瑩白,題曰:群石長。

朝陽關縣東一里,今廢,俗名關口。賢侯李光謙去思碑縣東七里許,板橋之前。道光二十三年,民懷舊德建,有記。太平寺在縣東十里,兵馬灘岸上。葛仙山《輿地紀勝》:《圖經》雲:山去昌元百餘里,下臨中江,上幹霄漢,以葛仙翁名,有煉丹岩、洗藥池、甘露茶、打子石。按山在今峰高鋪後二里,去縣東三十里,一名桃香嶺,嶺有桃樹,根從石出,實無寸土,相傳仙翁遺核於此而生。舊《通志》:峰腦山岩畔有巨石,縫中突出桃一株,高丈余,葉幹與凡桃異,花實不常。明宣德中,桃實各圍尺許,每遇結實,邑必有登第者,邑令張秉義名之曰 “桃香仙嶺”。《明統志》:在縣東十五里誤。又按《晉書》:葛洪從祖元號仙公,即仙翁也。舊傳以為葛洪仙跡誤,洪未嘗入蜀也,不必讬其遺跡。太平寨在葛仙嶺東,嘉慶五年建,中有祐聖寺。

桃香仙嶺碑在峰高鋪西二里。青松山縣東三十里。玉皇殿去峰高鋪十里,明萬歷時建。乾隆初,歲旱,里人祈雨,迎縣城隍神其中,神遂棲止焉。慶雲山縣東南六十里。寶蓋鎮縣南一里。《九域志》:昌元縣有寶蓋鎮,蓋以山名也,今名白象山。臥佛寺在寶蓋山,山頂有文昌閣,百尺高樓,俯瞰縣治,纎悉無遺。文筆小山也,在寶蓋山左。羅孝子故里碑在南壇左側紅岩坪縣南二里,石色赤而質靡。碧雲寺在紅岩坪上,宋元豐時建。紅岩井在坪之隅,張姓宅後,味甘而美,知縣李光謙有汲水符。楊馬踏縣南六里,在紅岩坪大道中,馬跡不甚深,而終古不磨,相傳楊泗將軍馬跡所踏。七寶岩縣南十里,下臨思濟河,石壁有大小諸佛像。真常寺縣南十五里,古柏參天,蒼老奇古。縣水口關鎖也。馬鞍山縣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祿寄白雲溪縣南二十五里天常寺前,溪石上鐫此五字,無姓氏,蓋宋元隱者也。羅漢寺縣南三十里,寺踞山脊,左右二洞,右洞羅漢五百余尊,今淪沒無幾。文殊坡縣南四十里,接瀘州界。桃源洞在文殊坡山麓,洞曲折,縋而入,高下不一,數十武有一長河,不可入矣。文殊寺在山半,又有清水溪從山谷中流出,雖盛夏暴漲,澄清不濁。三層岩縣南六十里,山高峻,層疊三級,最易藏奸。石櫃在岩半懸出一石,長丈餘,寬五尺,中空,宛如方櫃。井九山在縣南。《寰宇記》:在昌元縣南一百五十里,側有鹽井,土人呼井九山。《輿地紀勝》:在昌元縣西百餘里。

寶城寺在西門外。海棠香國碑在西關外一里。靈溪觀縣西十五里。

古石岩縣西二十里,距桙梓場里許,長岡綿亙,上有巨石高丈餘,長數丈,斷續崢嶸,形如筆架,俗稱筆架石。龍興寺在古石岩後,即四寶山。倪於義故宅縣西二十五里,陳家岩前,岩穴中空,即於義讀書處,堂室、園亭舊址尚存。甕窯山縣西三十里。石燕子縣西四十五里,路旁一古石,約高三尺,長五尺,宛如飛燕,塘鋪因以名焉。瀨婆山縣西四十五里。《寰宇記》:在昌元縣南七十里,四面懸絕,唐大曆四年,於山置行州。按縣《舊志》,有綾波羅山在縣西北。考《輿地紀勝》:綾波羅山在昌元縣南七十里,岩谷高峻,疑即瀨婆一山也。仙人碁石在瀨婆山頂,相傳李戡于此遇仙人奕碁,拜受學焉,遂為第一國手。瀨川鎮即唐置行州。太陽寺縣西七十里,佛殿上生菌,大如釜,百餘年不腐,乃塑觀音大士像坐其上。普朝古寺縣西八十里,又名五龍山。龍王洞縣西九十里,岩高十數仞,一洞宏敞,可容數百人,中有龍王像,泉水自石隙中,四時不涸,禱雨輒應。瑞蓮古寺縣西九十里,宋進士姚柬之讀書其中,額曰:瑞蓮精舍。山高十數仞,鑿石為池,水泉不竭,中產石蓮,從石縫中茁芽,花開時左紅、右白,紅兆科第,白兆豐年,然花不常開,不結實,明喻茂堅題曰:天池鯤化。寺前石坊尚存,並非大足地,《大足志》殊未考。玉泉井縣西百二十里,昌元里有石井如境,深二尺余,冬溫夏涼,沿村數十家汲之不竭,明王賔禮刊 “玉泉並 ”三字。李家坪山縣西北二十里,山麓有洞如仰釜形,四周溝渠之水俱從此洞放出。洞高丈餘,寬數尺,中有清泉,每風起雲興即有霞氣自洞蒸蒸而上,旱年祈禱,頃刻如注,洞水不見出處,或雲通小灘橋,或雲在思濟橋側。洞前有白馬將軍廟,士女報賽恒聚於此焉。老鴉山《輿地紀勝》:在昌元縣南三十里,按在今縣西北七十里,接隆昌縣。野鴉池在老鴉山下,去縣八十里,池廣二畝,四圍平水環繞匯池,而池水反高,今其地折入隆昌。三拱橋即池中橋也,旁有古井深不可測,味甘而冬溫,雖大旱未嘗涸。宋譙南薰故里明周複俊《全蜀藝文志》:南薰,昌元人,居鴨子池,登皇祐五年進士第,後以秘書丞知閬州,文彥博贈以詩雲。李戡故宅《名勝志》:在縣南三十里老鴉山。《輿地紀勝》:李戡、李戣兄弟善棋,會虜索棋戰,詔求天下善弈者,蜀帥以戡應詔,虜望風知謂不敢措手。宋文彥博詩:昌元建邑幾經春,百里封疆秀色新。鴨子池邊登第客,老鴉山下著棋人。按據潞公詩,李戡固宋進士也,今俗猶相傳鴨子池壩為譙李兩進士故里,而《選舉》皆逸之,《通志》列人《藝術》,知古人之湮沒者多矣。

九龍洞《輿地紀勝》:在昌元縣北一里,按在今縣西北八十里,即九龍寺也。泥倉在九龍寺側,泥色瑩白。嘉慶十年大饑,江津流民來此掘而食之,後遇歲皆飽泥倉雲。海棠堰《縣誌》:在廢昌元縣,當蜀四道之交,乃井星中所產海棠,花色微黃獨有香,故以名堰,今無存。或雲在吳家鋪縣北百二十里,堰有香霏閣,閣下有香靠橋,皆古名勝地。《方輿》考曰:昔有調昌州守者,求易便地,彭淵材聞而止之曰:昌州佳郡也。守問其故曰:海棠無香,獨產昌州者香,故號海棠香國,非佳郡乎?或疑堰在大足,不知昌州徙置不常,海棠之香原非必定在一縣,今俱犁為平田,求所謂堰與閣渺不可得,而海棠都無香矣。古塔在獅子壩大道旁,高三丈余,巍然尚存,惜字磨滅不可辨。古鐘在獅子壩上主廟,明萬歷時,鑄重千餘斤,其聲清越,異於凡響。滴水岩在縣西北九十里,岩高數丈,水卷若簾,下有石洞,週二丈餘,積水一泓與小溪通,產異魚,中有石棺一,不類雕鑿,而溪水泛溢不能淹沒。演教院碑《縣誌》:在昌州舊基院有斷碑,唐鹹通中,縣令唐九中建。淨土院碑《舊志》:在昌元縣東四十里,唐太和五年建。曾異撰故里縣《舊志》:在北關外。

觀音閣縣北二里,下臨觀音灘。樂觀山縣北十五里,寺後有玉皇洞。玉屏山縣北十里。倪於義故宅縣北三十里天臺寺側,相傳有海墁層基,亦於義故宅也,宅右為倪先瑩。大榮寨縣北三十里,即路孔河場。東北踞山,西南臨水。嘉慶五年建,榮大要衝。倪公井縣北四十里,地名空洞岩,下有小溪,溪旁有石泉,清澈甘美,倪於義書 “瑞澤靈湫 ”鎸石上。

峰門寺縣北四十里,大足接界。

三奇寺縣北五十里,日本僧建山門,有古柏三株,直上參天,對面一巨石如船形,上有古碑。

白塔寺縣北六十里。

觀音寺縣北八十里,去寺半里有睡佛洞。

永昌寨舊《通志》,在縣北,唐乾寧二年,昌州刺史韋君靖、靜南縣令胡密撰文雲:永昌寨者,君靖韋公所建也,頃乾符之際,天下騷然,旱蝗相仍,兵戈四起,公目睹遐僻民不聊生,遂合置義兵安戶口,抑強扶弱,務織勸農,足食足兵,以殺去殺。自黃巢侵陷京闕,鑾輿出幸成都,四海波滕,三川鼎沸,韓秀升悖亂黔峽,侵軼巴渝。公乃統帥義軍討除逆黨,值秀升盡挽舟楫圍逼郡城,公乃詳度機宜,上下攔截,依山排陣,背水布兵,兩面夾攻,從中翦撲,賊勢大敗,我武維揚。渝牧田公備錄聞奏,除拜普州刺史。值川師叛逆,帥臣專征,公乃收複合州,絕其枝蔓,加右散騎常侍,拜合州刺史。洎鄭雄失律廣漢山行章攻圍當州,故太尉顧公屢降命旨,頻招延應公統領精銳二萬餘人虔告蓍龜,申令士卒並破二十七砦,殺戮五萬餘。上聞偉績,特進刑部尚書右僕射,充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使,公以臨郡歲久,乃思退居,上表陳情宸衷。未久,敕旨量留,加金紫光祿大夫、簡校左僕射、扶風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屢銜鳳詔,爰剖魚符,政懋潁川,化隆河內,邑有箱倉之詠,俗多襦袴之謠,求瘼之念彌堅,去害之心益切。其于駕馭英傑,取捨毫釐,重仁義如邛山,輕金帛如泥滓,憐孤恤老,濟弱扶危,行旅如歸。遠邁鄭莊之驛,遊人若市,悉登漢相之門,其拯綏四方,乃如此也。每遇良辰美景,月夕花朝,張管弦以追歡,啟華筵而召侶,周旋有禮,揖讓無嘩,樽俎不空,座客常滿,王衍之水壺轉潤,嵇康之玉軸寧頑,其禮讓又有如此也。至若立功立事為國為民,或身提黑槊,或坐運元機,身先士卒,首挫凶徒,謀必十全,舉無遺算,其剛毅果敢又如此也。當夫賞功討罪,激濁揚清,甄獎公勤,黜棄私黨,三異感德,萬眾歸心,其恩威刑賞有如此也。公以海濤未息,雲陣猶橫,常願驅脅,安置左綿,載實倉庾,奔沖遂府,使牒呼逼,邊檄征行。然士馬雖精,其如柵未固,何思大易。習坎之義,征王公設險之辭,乃于景福元年歲春月,蔔築當鎮西北,維沿岡建寨。茲山也,上掩霄靄,下抗元平,矗似長雲,崒如斷岸,岩巘重疊,磴道崎嶇,一夫荷戈,萬人失據,由是芟剃草萊,相度地形,人力子來,畚鍤雲至,連甍比屋,萬戶千門,高亢濬流,煙籠粉堞,霧捧朱樓。龍吟笳角之聲,雷動鼓鼙之響,而乃良工削墨,心匠設規,築城堡二千餘間,建敵樓百十餘所。遙瞻天際,非龜城之可倫,高倚雲間,豈蜃樓之能擬其上則飛泉迸出,綠水奔流,崢嶸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盡造化之凝結,豈金湯之比倫。況糧儲十年,兵屯萬數,遐邇征休,軍民胥慶,耕織無妨,徭役不缺,可謂一勞永逸,有備無患者矣。其軍中節級將校,多賢傑,達機略,博識古今,有如同志弟兄,異姓骨肉,一心報國,戮力從軍,鹹奉渥恩,皆沾爵賞。或崇帶劍,或位專城,或榮授金貂,或職兼霜憲。雅荷際會,允屬休明,請列署石銜,庶不墜勳業雲爾。乾寧二年乙卯十二月朔日癸未十九日辛醜記。

銅鼓山縣北一百二十里。《輿地紀勝》:在昌元縣東四十里,接安嶽縣界,上有銅鼓廟,祀土主,宋將軍楊明陣亡於此。

思濟河在縣西,源出安嶽縣岳陽溪,經大足縣東郭長橋下為長橋河,又六十里至榮昌縣界為路孔河,又二十八里至觀音灘,又西南流二里至縣西思濟橋為思濟河,又三十五里至清江灘入瀘州界,又四十里至福集場繞玉蟾山下為思晏江,合九曲溪人資江。《通志》:據《圖經》謂,此水至榮昌西南而止,不入他水,又疑即瀨婆溪,並誤。小舟自三溪河可通至玉蟾山下,踰中山會資水至瀘州城,北則入岷江也。《方輿紀》以此水為雒江,亦謂之中江,自內江縣流入,誤甚。觀音閣在思濟橋下東岸,邑令光時亨題額,鐫石。宛在洲思濟河下,流縣南五十里,在河之中,原有田載糧二百餘畝,河周圍曲包合流處有一小澗可以通舟。《舊志》:洲有石樑,水涸可渡。昔人繞洲種桃,春月水綠漣漪,桃紅錦爛,人擬桃花源。

壇坡灘溪縣東十里,匯諸小溪,流經東水門,達縣南三橋,西折入思濟河。蓮花洋在東水門外,水中無藕,種間出蓮花,亦幻境也。兵馬灘溪縣東北十里,源出縣之沙壩子,曲折經峰高鋪後至此,名兵馬灘,灘上因建太平寺,逶迤繞縣,城北經彌陀橋入思濟河。

白雲溪《舊志》:縣南二十里。瀨婆溪即瀨婆山小溪也,溪中有石橫亙,水漲可渡,俗謂之仙人橋。又一石長三丈餘,逼真船形,俗謂之仙人船。溪口一石高五尺,中空如劍穿過,俗謂仙人穿劍石。《寰宇記》所謂多有石磧,不通舟行,是。

《元和志》謂在昌元縣南五十步,誤。印石溪縣北三十里,源出三奇寺後,溪流曲折,兩岸林木蔭翳,一石方瑩如印。明隆慶四年,漁樵山人題鐫 “印石溪 ”字。趙文節公故里在印石溪,原名趙市鎮。今名趙市河,其下為西禪寺。明喻茂《堅碑記》:寺前後代出偉人,若郝、趙二公為宋室忠臣,是郝仲連故里去文節甚近,惜無他考證,而昂發舊址,父老皆能指其地,此固確有可據。若文節殉難後,池州人葬公夫婦于齊山,山在池州南三里,世亂固不能歸葬也。《大足縣誌》載,文節墓在永川縣,又據潘紱《謁墓詩序》,謂在大足,並誤。

大榮橋縣北三十里 觀音橋縣北二里 小灘橋縣西二里 思濟橋縣西南二里,即廣思濟橋,嘉慶中,里人羅運禮建。高橋縣西南二十里均跨思濟河。偕樂橋東水門外,邑令光時亨題。三洞橋縣南門外至西門,接建三橋。板橋縣東八里 永濟橋縣東十六里 清平橋縣東二十里 平津橋在縣東南 永利橋縣東南五十里 靖樂橋縣南二十里 仁智橋縣北三十里,側有仁智洞。飛虹橋縣北六十里,邑人唐天倫、天化同建。萬古橋縣北一百二十里,原名萬仞橋,邑人敖萬仞建。嘉慶中,廖一鼇等募資另修,規模闊大矣。

塘堰無。

綦江縣

崇山在城內學宮後,縣治主山也。旌善亭在石佛岡,道光十九年知縣毛輝鳳建。瀛山縣東南二十里,週一百餘里,壁立峭削,四時蒼翠。《廣輿記》載宋人劉望之詩有:“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之句,以其高峻象海中蓬瀛,故名。王爾鑒《巴縣誌》:瀛山在綦江東南,與貴州桐梓、仁懷毗連。明正德中,綦人李元、陽鳳有記:《通志》載入巴縣,巴人又以塗山為瀛山,並誤。相公嶺在瀛山之巔,昔人掘得夫子石像,蒼古無痕,建殿覆之,因名夫子殿,其頂為相公嶺。白雲觀在瀛山東南,明嘉靖壬子,洪都羽客楊常符創建,掘基得石硯一,上刻 “白雲 ”二字,因以名觀。玉井在觀前,常符創基時乏水,插劍禱之,甘泉迸出。香碑在觀之西,一岩突出如龍舌,其下萬丈絕壁,遊人以新巾拭之,其香經旬不散,名曰香碑。天目庵在白雲觀右。觀音堂在天目庵前。銀佛庵在瀛山小河坮上。樂隱寺在瀛山東。蓮花洞在瀛山,宋綦祥乙避兵處,石室古記 “宋寶祐四年丙辰歲仲冬月”。勝水關在瀛山西,石壁留題。

盈山縣東南三十里。《寰宇記》:在廢丹溪東七十六里。橫山縣東三十里,上多平田。得勝山縣東六十里,一名定軍山。鳳冠石得勝山右,明知縣劉憲題字。西禪院鳳冠石下,又前有大興寺。仙女洞縣東七十里,即悟真洞,內有石柱塞,門下有暗河,深不可測,兩旁有石床、石凳。伏魚洞去仙女洞五里,上下有二洞。乾隆間知縣鄧夢琴題曰:伏龍古洞。青山縣東九十里,與桐梓、南川、巴縣毗連,延長數百里,即最高山。聖燈山縣東北六十里,巴縣接壤,山半石峽中出油,燃之風雨不息。天臺山縣東北六十里,與瀛山對峙,上有天臺寺,石洞涓涓出泉,禱雨甚驗。牛岡山縣北二十里。分水嶺《縣誌》:守險者北則分水,南則石壕趕水,東則通坎,黃河坎、梁山坡數處皆要地也。趕擁峰縣北一百二十里,江津接壤,山半有天靈寺。嘉慶時,土人築寨避賊,名天靈寨。紫金山縣西北一百里,抵江津界,上有紫金寺。南山縣西南。《輿地紀勝》:與瀛山對峙,其上平廣,有石筍數峰,嶄然秀拔,下名石筍峽。古劍山縣西南三十里,脈由黔來,三面懸崖,高不可仰,鑿徑而升。上有巨石如雞翹立,俗名雞公嘴,東嶽廟在其上,

相傳掘基時得古劍一、古鏡一,劍為知縣杜蘭取去,鏡尚存。官祿山在縣南。《輿地紀勝》:在軍西北,倅廳所枕也。觀音岩在南關外,絕頂上有閣三重,宋節度使王堅題詩刻石。觀音閣在南關外望魚坎右,石壁有大士像,相傳為吳道子畫。聖果寺在南關外,元刱建時掘地得石果一盤,形肖

桃李,因名。元天觀縣南一里,明萬曆二十八年總兵劉平播凱旋,駐節於此。廣惠錢監《一統志》:在綦江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南一里許,渡溪而上,於歸正壩、松嶺等處取鐵,歲鑄錢四萬貫。自元豐二年,吳洪申請複增鑄至六萬貫,名廣惠監。紹興末,郡守張鼎以取炭遠,鼓鑄不充,遂廢。塞樂園《一統志》: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郊,去城一里。初太守封固,以邊方寧靜,營治為遊晏之地。

細石屈曲,鱗砌錦紋,作小徑。嘉木名卉,最為可人。有二亭,曰風月,曰賞心,軒曰綠漪,士大夫留詠甚多。紹興末,溪水泛浸稍壞,今為荒圃,獨荔枝一株在耳。萬山亭《一統志》: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治西南,其峰最高,過溪而上約五里,乃至其頂,舊有亭曰萬翠,後改今名。桂花亭在南沱後山下,宋時有桂花兩樹,香盈半畝,因構亭其間,今石柱基址猶存。菊坡亭在沙灣,來隱士李釣鼇種菊處,基址猶存。朝爽堂《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倅廳。孝婦泉在縣南。《輿地紀勝》:在南平軍一里,俗稱有孝婦,感出此泉,極甘而冷。插旗山縣南四十里,劉

征播,插旗於此,故名。吹角壩縣南四十里。古磨崖《碑目考》:吹角壩有古磨崖,風雨朘剝,苔蘚侵蝕,惟識 “建安 ”二字,他不可辨,在溱州堡。薑維碑《碑目考》:在吹角壩內,相傳為薑維碑,今已磨滅。南州石像頌《碑目考》:南州鎮下三里崖上,有石像,近歲有碑出於下,《雲南州城門前石岸、石像頌並序》,司法參軍員外郎置,同正靳豫撰,乃開元十八年十二月丙戌中大夫使持節南州諸軍事、守南州刺史上柱國普昌唐虞景所造廬舍那石像也。西心墈隸書《碑目考》:西心墈上有隸書雲 “太初二年三月十六日”,共二十餘字,多殘缺不可讀,在溱溪寨。祝融山縣南五十里,上有祝融峰。興文山縣南六十里,舊名寨子山,播酋楊應龍破縣,屯兵於此,蕩平後楊繼宸更名興文。白崖寺縣南六十里。扶歡山縣南八十里,唐以名縣,播逆破綦結寨其上。莘野崖縣南八十里,《舊傳》:宋羅敏、羅窺明、羅文蔚讀書處。崇恩寺在縣八十里扶歡壩,宋淳祐間敕賜青蓮院也。白錦堡縣南八十里。《宋志》:端平三年,以白錦堡置播州。《輿地紀勝》:南平軍有白錦堡,去播州三百里,系納土官楊光榮子孫世襲守之。曲崖隘縣西南九十里,界白錦夷五里。石筍崖縣南一百里。《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一百里,有石如筍,高者數丈,低者丈餘,凡數十焉。三舍溪關縣南一百里,近古縣。九盤子堡縣南一百三十里,明劉攻楊應龍處。趕水關縣南一百五十里,元於東溪置巡司,明嘉靖十一年移置,今裁。吼洞縣南二百里,風吼則晴,否則雨,土人于此洞占天時。安穩寨縣南二百四十里。《九域志》:南川縣有榮懿、開邊、通安、安穩、歸正五寨。黑崖山《輿地紀勝》:在南平軍北七十里,石崖峭拔,夷賊李光吉敗入此山,官軍勁弩逐之,遂平。

崖《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有獠居之。櫃崖《輿地紀勝》:在南平軍東南一百里,峭崖壁立,有洞不可攀援,其門有一櫃,故名。

正春埡《輿地紀勝》:在南平軍西南八十里,原系巡檢駐紮,名吼灘崖,以其似無寧息之意,取近地正春埡名之。

綦河《元和志》:僰溪在三溪縣西,亦名夜郎溪,此郎綦河也。大抵在趕水一帶為夜郎溪,自綦江城下江津為僰溪,至入江口為南江也。《府舊志》:自趕水鎮三派合流,名三岔河,順流一百十里入縣界為綦江,又順流四十里至縣城東,又西北流三十里至白渡口入江津縣界,又一百二十里至南江口入大江。三溪在縣東南,自貴州桐梓縣松坎河,來者為僰溪,自桐梓縣坡頭河,來者為東溪,自南川縣水淙溪折入蒲渡河,來者為葛溪,至縣南三溪鎮合流,古三溪縣也。又四十里至縣城東,其趕水鎮之三岔河非綦江三溪也。丹溪在縣東南,源出涅婆山,流經巴縣丹溪口入江。骨溪《通志》:在縣東,源出瀛山,流五十里至縣東下入綦江。清溪按《輿圖》:縣西清溪河有二源,東曰三岔溝,西曰魚子溪,自貴州仁懷縣界東北流百餘里合為清溪河,順河下出溪口在縣北三十里入綦河。

登瀛橋縣北關外,一名望仙,舊傳張三豐過綦寄宿其下,故名。德感橋縣北十里,明萬歷時,邑庠生李鳳募修後屢圯屢修,更名官升,今存。隆遠橋縣北十五里,明李鳳募建,屢經補修。萬壽橋縣北百二十里,道光乙酉年建。永濟橋縣東北十五里,明李鳳募建。廣灘橋縣東北三十里,明李鳳募建。二郎橋縣東十里,明萬歷時建。大橋縣東二十里,道光元年重建。廣濟橋即廣惠橋,縣東三十里,明鄉宦羅天秀建,乾隆三十九年建。文明橋南門隄岸上,道光十三年,知縣鄧仁堃倡修。仙壽橋即魚梁河橋,縣南二十里。飛鳳橋縣南二十五里,在飛鵝石下。孝感橋縣南六十里,相傳宋紹興甲戌,婦隨姑渡溪,姑墮水,婦赴救之,若有人掖出,俱得無恙。太平橋縣南七十里,張象《翀記》:綦市,古之南平軍也。宋劉望之詩有 “山盤四十八面險,雲暗三百六旬秋 ”之句。然則此地崇山峻嶺,源匯溪深,行者褰裳可知。而橋在綦之南七十里,墜岩三仞,驚濤亂激,任舟楫不能施。舊有砥柱遺跡,傾圯。每遇水漲,行者尤為病之,適軍中有府郎來者,上其狀于大司馬少保李公,捐俸命隨征遊擊田文廣董其事。於是金川文武士庶佩公之德,咸欲觀成焉,而樂輸之文,廣構材度石,曆歲橋成,屬餘為記。少保公自涖蜀以來,芟初平荒以定之,養民致賢以安之,瀝血嘔心幾二十載而後成,此開天宏業,實渡世之津梁,豈雲濟川之舟楫已哉。昔韋南康節度西川,士人圖形頂禮,至今稱說。矧公之積歲累功,更有什伯于韋者,則將與錦水、岷山並埀天壤矣,區區一橋不過良有司事耳;鳥足以為公記,餘不敏不知甕渡所由得名,意者如淮陰破魏,以木罌濟抑,或仙之以杖釋之以杯,而又若石鐘山之以鐘名也,橋成作記,甕渡之意姑闕焉。時康熙五年丙午歲也。名遠橋縣南一百二十里,夜郎溪上,今圯。接龍橋在附里,邑民吳光現之妻李氏年九十命子呂舉建。永安橋在遵里,原系塘路。清溪橋在附里,明鄉宦楊為棟、杜長春重修,後圯,張以堅又修。報恩橋在附里,邑池騰龍獨建。三元橋在渡帶溪,邑王仕鳳獨建。

龍角渡在東關外 明月渡在南關外 白渡縣北二十里 三角塘義渡里人彭維福等倡捐置產 觀音磴渡里人楊琢玉買舟作義渡 馬桑溪渡邑人倪正龍等倡捐置產 板橋灘渡邑人張玉先等倡捐置產 中峰渡邑人胡成等倡捐置產,以上旨附里。雀子口渡邑人陳煥捐置渡田 百福渡邑人陳能許等倡捐置產 佛安渡邑人陶秀華捐施山七 永安渡邑人羅先現施田 萬綠渡邑人趙太元等倡捐置產,以上皆安里。石角上渡邑人張子阡等倡捐置產 石角下渡邑人曾美珍捐施,二渡皆遵里。

塘堰無。

南川縣

九盤山《通志》:縣東十二里,峰巒高遠,九折而上。《縣誌》:蜿蜒五里。西陽關縣東二十五里。東華容山縣東三十里,高十五里。報恩寺在東華容山下,經樓曰慈雲樓。馬嘴山通志,縣東五十里,高三十里,有小路通正安州。九遞山《通志》:在治東。《輿地紀勝》:在廢隆化縣東六十里,高廣不知幾里,絕壁如銀,人視其昏明以候晴雨,上有水瀦為洞,深廣百尺,左右石台有雨泉,溫冷靡常,池上各蟠石龍,初非鐫刻,洞以龍名。

駱家關縣東七十五里,明設,今廢。

白崖關圓村壩東。

七渡水寨《通志》:在縣東。李氏園《通志》:在縣東。《名勝志》:李氏園側有秋泉,宋李紹隆倅是縣居之。

金佛山縣東百里,眾山環拱高,廣百餘里。清涼頂金佛山絕頂也,下有鳳皇寺,寺有九曲河、天生橋。櫃岩縣東百里,峭壁中有木櫃,常聞斤斧聲,或有飛屑擲下,疑洞中有神物也。石牛洞金佛山北最高處 獅子石在石牛洞西,有巨石,中空,每晴雨既久則雲出,如練發,聲聞數里。水花崖在金佛山東北,瀑布飛瀉,風卷散若煙雲。蓮花寺金佛山東,明季建,今廢,有椒樹數十株,大者合抱。鐵瓦寺金佛山西,明季建。龍崖城縣東百里,即馬腦山、金佛山之東角也。古磨崖碑二,皆宋寶祐間刻,一字大四寸,中一字大一尺,刻雲:宋寶祐四年,上有旨,築南郡四城,南平守臣史切舉奉,令城馬腦山,四月丁卯而裁,六月戊寅而畢。又記雲:宋寶祐乙卯,上有旨,城南平,越三年,守臣淮東都梁茆世雄戍羅播城,龍崖畢事,奉命領郡寄始至,韃已及境。正月,賊酋重兵攻城。二月再寇,斬虜使焚偽書,諸將爭擊賊,敗而退。獻俘,授馘,功不一書。先是城池草創,浚之崇之,遂為南方第一屏障。

台以全城卻敵,聞之公朝,上恩疊頒,宰揆樞宣,鈞翰踵至,鹹謂興築以來所創見也。共事者鈐路趙全、茆士龍、王用、寇青、常喜、樊文貴、郭德、何展、朱珍、劉儲、烋江司總管雷震、鈐路張福、孟世英、韋喜、汪與、汪世雄,興國王富前、太守李奕承、郡丞石大異、僚屬劉應炳、張震珪、張善祥、姚鼎、張熙載、程師望、楊鈞勾印,文已傳。張德、何友賢、唐化龍、馮炎之、趙孟僾、韋翔鳳、張起南、侯應申、王韓,開慶改元七月既望拜,手謹書。龍尾城縣東百四十里,四壁峻絕,與龍崖城相似。柏枝壩山縣東南,去金佛山十里,山南麓屬桐梓縣。黃蜂洞在山東麓,深遠無際,中有伏流,柏枝溪源出此。三界山縣東南,一名頂箐,孤峰突兀,與桐梓、正安接界。熊井山縣南三里,高三里。馬頸關《通志》:在縣南。雀子岡關在縣南,接貴州正安州界。蘿綠山《元和志》:南川縣南二十里。《九域志》:在隆化縣。白霧坪縣南三十里,東西華容之間,香爐峰之中枝也。山高氣蒸時有霧合。靈龜山縣南四十里,山下有泉,每產靈龜。香爐峰縣南六十里,高二十里。天生橋在峰西十餘里,兩山斷處巨石如粱,高數丈,下懸石鐘,水從鐘腹瀉出,行人有聲則鐘鳴,水亦擊縮,良久,又傾瀉如故。方竹箐山縣南九十里,達桐梓縣。土地關在山上,今廢。佛頭台縣南一百二十里,積石入雲狀,如擊鼓,即金佛山西角。西華容山縣西南四十里,高十五里。明暮鴉關縣西南五十里,今廢。東鄉壩縣西南七十里,楊應龍據為界。永隆山在縣西。《元和志》:隆化縣因此山得名。漢清平關縣西二里,今廢。來遊山縣西七里,《通志》誤作七十里。唐來游關縣西八里,今廢。海棠園縣西十餘里,樹合抱,垂蔭一畝。水淙山縣西二十里,南江別源出此。奉恩山縣西四十里。青山縣西四十里,山跨綦江。獅子峰縣西五十里。清平寺縣西七十里,山層疊如畫。

福祿關縣西八十里。鳳凰山《通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七十二里,有峰屹立,二小山翼之如鳳然,距獅子峰數里。九臺山縣西一百六十里,每將陰雨,輒有白雲蒸蔚其上,土人以候陰雨。河圖寺縣西北七十里,小溪曲流如太極,故名。明洪武時建,前有甘泉,可以療疾。回龍寺距河圖寺二里,溪水環之,溪側一石穴中有巨魚,長丈餘,鱗甲皆黃,數年一出,人偶見之。海螺洞在縣西神童壩,洞盤折如螺。漱玉崖在縣西,下有甘泉,知縣蔣作梅題曰:漱玉。冠岌山縣東北三十五里,高十八里。鐵佛寺在山下,明正德三年建。治平山縣東北六十里,高十五里,下即舊縣治。水井山在縣東北,高二十餘里,俯視黔蜀,諸山上有井,味甘而洌。龍泉寺在水井山,明崇禎元年建。普澤寺在北關外,宋時建,寺有飛雲閣。明月寺縣北二十里三泉洞縣北八十里,泉出石壁,凡三孔,觸之輒激,禱雨立應。冷水關縣北九十里,接涪州界。明月關見《明史·馬孔英傳》,地無考。鳳嘴江源出方竹箐山北老龍洞,西北流三十里會石鐘溪,又三十餘里會半溪水,又十二里會龍崖江,又四十里會龍川。石鐘溪源出金佛山西麓,至西華容山入鳳嘴江。半溪源出香爐峰下,西流二十里尋南關,西折入鳳嘴江。龍崖江源出龍崖城西,西流二十里入兩山間,行者凡經四十八渡乃出峽,謂之四十八渡水,第一渡石壁下有溫泉,出峽三里即西陽關,又二十里虹濟橋,又五十里合鳳嘴江。龍骨溪源出金佛山北蓮花寺下,南流至四十八渡入龍崖江。冷水溪源出龍骨溪南十里,至溫泉渡入龍崖江。龍川源出水潀壩小風埡,北流四十里張鐵橋,又十八里龍川書院,又十五里河圖壩,又二十里八仙橋,又十五里石牛河場合鳳嘴江。孝婦泉在南城下,昔有民婦錢氏孝事孀姑,姑病篤思,泉水不得,婦抱甕泣江岸,石裂泉出,姑病以是愈,至今不竭。三潮泉《通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五里,晨夕兩潮,晷刻不差,每潮泉下有聲如雷,泉湧高三五尺,春秋二分必大潮,高可數丈,聲聞十餘里,故老相傳其泉通海中。龍塘在縣東百八十里,周百畝,四壁蒼崖,水作鴨綠色,產嘉魚,不見淺處。龍床灘在縣北。《輿地紀勝》:在隆化縣北五十五里,又有朱婆渡灘,面廣百步,與龍床灘相近。古刻雲:龍床如拭,濟舟必吉床,仿佛濟舟必沒其語,頗信。奉恩溪《通志》:在縣西十餘里,溪中流有色如水銀、形如白蛇者,二泝灘上下人以為寶劍之精。水淙溪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水淙山,西流十里即綦江縣界,入南川。

鐵索橋在龍崖江第二十八渡 龍現橋治平山下,即魚泉河與螃蟹塘溪合流處。團扇橋龍現橋下五里 魚泉橋在水井山下 如虹橋在石樑河 頭渡橋即淨石寺流入柏枝溪處 三匯橋在三匯場 起鳳橋三匯橋下十里 鳴玉橋在石牛場 八仙橋在鳴玉橋上流 虹濟橋縣東二十里,明末邑人張文仲重修。永安橋虹濟橋下十八里,今廢。孝泉橋縣南關外 福南橋縣南十五里,即古鎮江橋。平灘橋縣南百二十里 接龍橋縣南百二十里孝子河口下流 西成橋縣西關外 龍濟橋縣西五里,邑人馮魯山建。張鐵橋縣西五十里 觀音橋縣西六十里 銅墈橋複新橋縣西七十里 太平橋縣西太平場 水洞橋縣西九十里 明心橋縣西百四十里 彩虹橋縣西百八十里新橋縣北二十里,即古水東橋。三元橋縣北七十里 鴻漸橋縣北九十里塘堰福里一甲 堰二十九塘七龍泉十二甲 堰四塘二泉一三甲 堰十六塘十五四甲 堰三十九塘二十七五甲 堰九塘三龍泉四六甲 堰七塘一 豐里一甲 堰十五二甲 堰二十七三甲 塘七四甲 堰六五甲 堰十上六甲 堰四塘二十一下六甲 堰六塘四七甲 堰三 塘四 龍泉三

合州

瑞應山在城西北州署後。《輿地紀勝》:本名坐龍山,唐改瑞應。宋乾德中,有異木生文成 “天下太平 ”字,魏了翁有記。連珠洞在瑞應山左,中為太極洞。

忠宣樓在州治南,元成都總兵李忠宣公受王立降,不戮一人,民建樓志德,今廢。會江門樓在州治前,唐時建。

招鶴亭在州治西。《名勝志》:西鶴鳴里有 “招鶴亭 ”三字,宋徽宗書。按宣和間許生舉進士,愛其鄰人朱受家群鶴,起亭招之,鶴果來集,朱憤而愬諸朝上,命均之為書亭額焉。

第(5/9)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剑影舞动豪情滴滴代打,一小时速通武帝城炮火弧线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四合院,东跨院的新住户突然来到异界大陆特摄盘点:开局剪辑铠甲小丑场面隋唐:兵变前夕,要立我当储君?我瞎编功法,你们怎么都成大帝了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穿到荒年,我的空间能自动补货诸天执行人宠妹忘妻,太太要把傅总逐出户口本健康小知识狱出狂龙玄幻:别人辛苦修炼,我直接无敌奇剑录植物小精灵,靠种植爆火全网混蛋三国:最强家族,从并州开始崛起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火影:从吃下黄金果实开始反派:开局判处主角宫刑,主角崩溃了高武:女帝结婚掀桌半神敬酒呵呵山的尽头有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