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一
第(1/6)页

雍州

萬年縣

南陵故縣在雍州萬年縣東南二十四里。漢南陵縣,本薄太后陵邑,陵在東北,去縣六里。《史記·外戚世家》「葬南陵」張守節《正義》引。

霸陵,漢文帝陵,在雍州萬年縣東二十里。霸陵,故芷陽也。《漢晉春秋》云:湣帝建興三年,秦人發霸、杜二陵,珠玉彩帛以千萬計。帝問索琳曰:「漢陵中物,何乃多耶。」對曰:「天子卽位一年而爲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客,一充山陵。武帝享年旣久,比崩後,茂陵不復容物,赤眉賊不能減半,今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此二陵,是儉者也。」〈《史記·孝文本紀》「霸陵山川因其故」日本《[[史記會注考證]]》補《正義》引。〉

霸陵卽霸上,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二十五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宗正劉禮軍霸上」《正義》引。〉

杜陵故城在雍州萬年縣東南十五里。漢杜陵縣,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廟記》云故杜伯國也。〈《史記·髙祖本紀》「從杜南入蝕中」,《正義》引。〉

終南山,一名中南山,一名太一山,一名南山,一名橘山,一名楚山,一名泰山,一名周南山,一名地脯山,在雍州萬年縣南五十里。〈《史記·夏本紀》「終南敦物「《正義》引。又宋王應麟《詩地理考》巻二終南,巻三南山引作「終南山,一名南山」。〉

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史記·魏世家》「武王伐紂而髙封於畢」《正義》引。〉

周文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原上。〈《史記·周本紀》「西伯崩「《正義》引。〉

周武王墓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畢原上。〈《史記·周本紀》「武王有瘳後而崩」《正義》引。〉

秦故胡亥陵在雍州萬年縣南三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皇帝葬宜春」《正義》引。〉

秦宜春宮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宮之東,杜之南,《始皇本紀》云葬二世杜南宜春苑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還過宜春宮」《正義》引,又宋王應轔《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一》引。〉

滻水卽荊溪、狗枷之下流也,在雍州萬年縣。〈《史記·封禪書》長水《正義》引。〉

長安門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後館陶公主長門園,武帝長門宮,皆以此立名。〈《史記·封禪書》「文帝出長門」《正義》引。又《通鑑·巻十五·漢文帝紀》「又於長門道北立五帝壇」元胡三省注引作「長門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苑中」。〉

軹故亭在雍州萬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史記·蘇秦列傳》「夫秦下軌道」《正義》引。又《史記·髙祖本紀》「降軹道旁」《正義》引、《通鑑·巻九·漢髙祖紀》「降軹道旁注」注引「軹故亭」作「軹道」。〉

漢霸昌廄在雍州萬年縣東北三十八里。〈《史記·梁孝王世家》「還至霸昌」《正義》引,《通鑑·巻十五·漢景帝紀》「還至霸昌卽」注引。〉

鎬在雍州西南三十三里。〈《史記·周本紀》「而作豐邑」《正義》引。〉

長安縣

長安故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漢之舊都,本秦離宮。長安,故咸陽也。〈宋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巻四·漢都》引。按三十里,據《史記·范睢蔡澤列傳》「范睢得見於離宮」《正義》及《元和郡縣志》巻一「京兆府長安縣」修改作「十三里」。〉

按史傳所載長安之名舊矣。又盧綰封之初,項羽未滅,蓋長安得名,非始於漢,但未詳所在耳。及髙祖入關,乃取長安以名縣也。司馬遷云:「長安,故咸陽縣。」據當時之名,因終説其事,非封盧綰之日改咸陽爲長安矣。又按《[[史記]]》,趙亦有長安君,未詳趙取嘉名,將更有長安地名也。〈宋宋敏求《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按今縣界兼有周鎬京及杜伯國之地。鎬京在今縣治西北十八里鎬池是,杜伯國在今縣治東南九里下杜故城是。〈《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周武王宮卽鎬京也。皇甫謐《帝王世紀》曰:「武王自酆居鎬,諸侯宗之,是爲宗周。」今澧水之東長安之南三十里,去酆二十五里鎬池,卽其故都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周引。〉

下杜故城在雍州長安縣東南九里,古杜伯國。〈《史記·秦本紀》「初縣杜」《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四·漢昭帝紀》「率常在下杜」注引。〉

下杜故城,蓋宣王殺杜伯以後,子孫微弱,附於秦,及春秋後武公滅之爲縣。漢宣帝時修杜之東原爲陵曰杜陵縣,更名此爲下杜城。〈《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豐水源在雍州長安縣西南澧谷。〈《史記·封禪書》「長水澧澇」《正義》引。〉

豐水北經靈臺西,文王引水爲辟雍靈沼,今悉無復處所,惟靈臺孤立。按今靈臺髙二丈,周回二十歩。〈《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豐水北經」以下十六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滈水源出雍州長安縣西北滈池。酈元《注水經》云:「滈水承滈池,北流入渭。」今按滈池水流入永通渠,蓋酈元誤矣。〈《史記·秦始皇本紀》爲吾遺滈池君」《正義》引,又《詩地理考》巻三鎬京引無「今按滈池水」以下十五字。〉

《注水經》云:鎬水西逕磁石門注於渭。今按鎬池水又北流入永通渠,不至磁石門、亦不復入渭矣。今《圖經》滈水在縣西四十里,其水自鄂縣界入本縣界十里入淸渠。〈《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注水經》云」以下十四字據《水經》渭水《注》增。〉

豐、鎬二水皆巳堰入昆明池,無復流派。〈《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昆明池在雍州長安縣西十八里。〈《玉海/卷一百七十一·宮室·苑囿》引。〉

豐水渠今名賀蘭渠,東北流注交水。〈《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漆渠,胡亥築阿房宮開此渠,而運南山之漆。〈《長安志》巻十三咸陽縣引,又同巻一條引作「胡亥將運南山之漆而開此渠。」〉

秦阿房宮亦曰阿城,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一十四里。〈《史記·秦始皇本紀》「先作前殿阿房」《正義》引,又《通鑑·巻七·秦始皇帝紀》「先作前殿阿房」注引。〉

《三秦記》云:「龍首山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今按山首在長安城中,自漢築長安城及營宮殿,咸以堙平,其餘卽今宮城之太倉以東是也。〈《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按「《三秦記》」以下十九字録《長安志》文。〉

彪池,今按其池周十五歩。」〈《長安志》巻十二長安縣引。〉

虎圈,今在長安城中西遍也。〈《史記·孝武本紀》「唐中數十里虎圈」《正義》引。〉

未央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里長安故城中,近西南隅。〈《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又《通鑑·巻十一·漢髙帝紀》「蕭何治未央宮」注引無「近西南隅」四字。〉

漢明堂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七里長安故城南門外也。〈《關中記》云:「明堂在長安城南門外,杜門之西。」《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圓丘在長安治内四里居德坊東南隅。〈《長安志》巻五《宮室》三引。〉

漢長樂古在長安縣北故城中。〈《通典》巻一百七十三《州郡》三引魏土泰《坤元録》,又《玉海/卷一百五十五·宮室·宮》引《坤元録》。〉

壽宮、北宮,皆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長安故城中。《[[漢書]]》云:「武帝置壽宮以處神君」。〈《史記·孝武本紀》「又置壽宮北宮」《正義》引,又《通鑑·巻二十·漢武帝紀》「置酒壽宮」注引。按「十三」誤倒爲「三十」,據《元和郡縣志》改。據《漢書·郊祀志》補「置」字。〉

北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十三里,與桂宮相近,在長安故城中。〈《史記·外戚世家》「唯獨置孝惠皇后居北宮」《正義》引。〉

蒲萄宮,以太歳厭勝所在,舍之北自。〈《長安志》巻四《宮室·二》引。〉

鉤弋宮在長安故城中,門名堯母門。〈《史記·外戚世家》「鉤弋夫人」《正義》引。按據《元和郡縣志》巻一補「故」字。〉

建章宮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史記·孝武本紀》「於是作建章宮」《正義》引,又《滑稽列傳》「建章宮後閣重櫟中有物出焉」《正義》,又《玉海/卷一百五十六·宮室·二》引,又《通鑑·巻二十一》「於是作建章宮」一注引。按《滑稽列傳》、《正義》作「西北」,餘均脱「北」字。〉

神明臺在長安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漢建章宮有神明臺。〈《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按「中」字衍,據《元和郡縣志》刪。〉

漸臺在長安故城中。《關中記》云:「未央宮西有蒼池,池中有漸臺,王莽死於此臺。」〈《史記·佞幸列傳》覺而之漸臺」《正義》引。〉

旣去就車而之漸臺,雖未央、建章復道相屬,但漢兵旣迫,不應駕車腧城,此卽非建章漸臺明矣。然則未央、建章似各有漸臺,非一所也。〈《長安志》巻三《宮室·一》引。〉

柏梁臺在雍州長安故城中。〈《玉海/卷一百六十二·宮室·臺》引。〉

昆明觀在雍州長安縣西二十里。《黃圖》上林苑有昆明觀。〈《玉海/卷一百六十六·宮室·觀》引。〉

第(1/6)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没有了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规则世界入侵,我们是第一批学生苏寒萧雨慧妖龙古帝神三群聊:三国呢喃诗章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我爹妈为了养女不要我了快穿之妾室卑贱,扭转悲局下场被退婚后,四千金都想要嫁给我快穿:拯救那个反派小可怜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签到七零:进厂当咸鱼竟成香饽饽离婚后前妻成债主第二季综影视之反派也是要过日子的夫君请自重,公主上门抢亲了夫君清心寡欲,我却连生三胎离婚后,她放弃白月光哭着求我回来穿书七零:文工团来了个大美人先知足球我怎么还活着?快穿:绑定神豪系统后被催着花钱天降奶包,他们说我是太后命我被一条蛇定下婚约后星铁:从云五时期开始整活随身空间之农女种田玄幻:我都横推一切了,还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