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中载,当弟子子贡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时,孔子回答“古之贤人也”。子贡问:“怨乎?”意思是他们如此去做,最后却落得饿死在首阳山的结果,是否有所不值。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他们追求“仁”的主张,结果获得了仁德的实现,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二人的行为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其他在《公冶长》《微子》等篇中也有对二人不同角度的称赞。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的说法,称赞孔子为伯夷、叔齐扬名,使其事迹彰显于历史的做法。此外,先秦孟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屈原等思想家都对伯夷兄弟做出高度的评价,可见他们思想行为在儒家等思想学派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不过,庄子对他们的评价具有多重性。《庄子·让王》中记载了伯夷、叔齐推让王位的故事,并评价道:“若伯夷、叔齐者,其于富贵也,苟可得已,则必不赖高节戾行,独乐其志,不事于世,此二士之节也。”对二人的高洁品行加以了肯定,认为伯夷兄弟的让国行为也是一个向“道”的过程。不过在《庄子·大宗师》《骈拇》《盗跖》等篇中,又对他们劝谏周武王不去征伐商纣王、避让首阳山不食周粟等行为加以了否定。
庄子批评伯夷兄弟的原因有二:1,对生命的漠视。庄子向来感叹于生命的脆弱,要求对生命保有足够的尊重,而伯夷、叔齐则采取了“残生伤性”的行为。这使得他们落得“骨肉不葬”“无异于磔犬流豕、操瓢而乞者”的下场(参见《庄子·骈拇》)。所以不值得提倡。2,自我中心意识。庄子以为“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庄子·骈拇》),即是为了名声才去做避世首阳山这样的事情的。他们的行为其实是一种“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庄子·大宗师》)。此句唐道家学者成玄英注为“悦乐众人之耳目,焉能自适其性情耶!”即只是为取悦于众人而不合于自然性情的行为。不合于自然天性,则是自我中心的自私的表现。
无能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基本上是以庄子的观点为出发点的。这主要体现在第二段的作者自道中。此段话采取了以朋友身份与伯夷兄弟对话的形式,内中提出“天下自然之时”,“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而伯夷兄弟不懂得此理,非要去“以妄说突其妄兵”,即用混乱的说辞去劝说背理的征伐之举,为的是“求义声”罢了。这同样是从天道自然的世界观出发的世事评判,而对伯夷兄弟的行为也定位于“求名声”上。而后文中所说的“兵之而得义声,朽骨何有哉”的话,则是较之庄子更为激烈的言辞,说明他对这类行为的鄙视。
文王殁1,武王伐纣2,灭之。伯夷、叔齐叩马谏曰3:“父死不葬,而起大事,动大众,非孝也;为臣弑君4,非忠也。”左右欲兵之5,武王义而释之。伯夷、叔齐乃反6,隐首阳山7,号首阳子。
【注释】
1文王:指周文王。殁:去世。
2武王:指周武王,周文王之子。后灭商朝建立周王朝。纣: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代君王,以残暴著称。
3伯夷、叔齐:孤竹国君姓墨胎氏,长子名允字公信,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孤竹国君死后,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坐。”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中子继承了君位。叩:通“扣”,勒住。
4为臣弑君:以属下去杀害君王称为“弑”。当时周为商朝属下的诸侯国,故有此说。
5兵:用作动词,指用兵器杀之。
6反:通“返”。
7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境内。
【译文】
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兴兵讨伐殷纣王,灭亡了商王朝。在他带兵出行的时候,寄居在周朝的伯夷、叔齐兄弟拦住他的马劝谏说:“你的父亲刚死不为他行葬礼,却发起这么大的事情,惊动了大众,这不符合孝的规定;你作为臣下要去杀害天子,也不是‘忠’的表现。”周武王手下的人见状前去抓住他们想要动武,周武王感动于他们的义气而下令放了他们。伯夷、叔齐就回到老家,隐居到首阳山里,起了首阳子的名号。
夫天下自然之时,君臣无分乎其间。为之君臣以别尊卑,谓之圣人者以智欺愚也。以智欺愚,妄也。吾与汝尝言之矣。妄为君臣之中,妄殷有称1。妄殷之中,妄辛有称2。妄辛之中,妄暴妄虐,以充妄欲。姬发之动3,亦欲也。欲则妄,所谓以妄取妄者也。夫无为则淳正而当天理,父子君臣何有哉?有为则嗜欲而乱人性,孝不孝忠不忠何异哉?今汝妄吾之尝言,又以妄说突其妄兵,是求义声也4。以必朽之骨而迎虚声,是以风掇焰也5。姬发不兵汝,幸也。兵之而得义声,朽骨何有哉?夫龙暴其鳞,凤暴其翼6,必伺于渔者弋者7。悲乎!殆非吾之友也。
【注释】
1妄:胡作非为。殷:殷商,商朝。有称:有名。
2辛:指商纣王,纣王名受,号帝辛。
3姬发:即周武王。
4义声:美名。
5掇:通“辍”,终止。
6暴:暴露。
7伺:觊觎。
【译文】
过去在人们按照自然天性过日子时,没有君、臣这种名分的区别。制造出君、臣的名号将人加以尊、卑分别,是所谓的圣人自恃聪明欺负愚笨百姓的手段。以智慧去欺负愚笨的人,是荒谬的行为。我曾经对你们首阳子说过这样的话。在胡作非为的君臣之中,殷商王朝算是最过分的。在殷商王朝之中,纣王也称得起头号。在纣王执政期间,实行了种种暴行虐政,以求满足其私欲。周武王姬发发起征讨,也是受到欲望的驱使所致。有欲望就荒诞不合理,周武王的行为也只是以一种荒诞取代另一种荒诞而已。只有执行无为之道才能返回淳正的天性而合符于天理,规定那些父子、君臣礼仪制度有什么意思呢?只要持有为的心思就会诱发欲望淆乱人的本性,表现得孝不孝、忠不忠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现在你们把我的话当做妄言,又用你们的胡言乱语来冒犯那些背理而行的官兵,想求取遵循仁义的名声。你们拼了原本就要死的形体去博取虚名,就像以风去灭火般的适得其反。周武王没有杀害你们,算是你们的侥幸。如果因为被杀而得到了好名声,这名声对于死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一旦蛟龙暴露它的金鳞,凤凰展示它的彩翼,必然会被打猎的、捕鱼的发现并穷追不舍。可悲呀!想来你们不能算是我的朋友!
夷、齐于是逃入首阳山,罔知所终,后人以为饿死1。
【注释】
1“夷、齐”数句:据《史记·伯夷列传》载,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做法太可耻,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并唱着歌说:“上那个西山啊,采这里的薇菜。用那强暴的手段来改变强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这样做算是对吗?先帝神农啊!虞夏啊!这样的盛世,恐怕不会有了。我们上哪里去呢?真可叹啊!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于是逃入首阳山深处,外人不再得知他们的消息,后人认为他们是饿死在山中。
老君说第三
【题解】
本篇记载的是孔子与老聃之间的对话,关于两者的相知相交,《史记》《庄子》《礼记》《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庄子》,在《天道》《天运》《外物》《田子方》《天地》等篇中多次出现,但类似于本章中的内容却不曾找到,或许是作者根据他对两位思想先驱者的理解,而杜撰出来的。
文中涉及国家治理的主导思想问题,孔子通过删编《诗经》《尚书》、整理《春秋》等史书的方式,以求达到“正人伦之序”的目的,无能子借老聃之口对此加以了批判。他提出过去有圣人出来创造出各类物品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于是诱发了人的情欲,使人情失却了自然天性,从而使一些人送掉性命;现在你又去修饰、整理这些东西,将会引出更大的社会混乱。所以孔子的做法是事与愿违的。这样的论述从事物的变与不变辩证关系来探讨其中的关系,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不过,其中引《道德经》“治大国者若烹小鲜”的话作为立论依据,似离人情、自然、性命这样的论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最后作者并没有再做理论上的对话,而只是以孔子在实施其政治抱负过程中的坎坷、不顺作为依据了。
孔子定礼乐1,明旧章2,删《诗》《书》3,修《春秋》4,将以正人伦之序,杜乱臣贼子之心5,往告于老聃6。
【注释】
1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生卒年为公元前551——前479年。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商丘夏邑),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明旧章:指阐明周朝以来的规章制度。
3《诗》:《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由孔子编定。儒家五经之一。《书》:《尚书》,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儒家五经之一。
4《春秋》:儒家五经之一。据说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5杜:杜绝。
6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伯阳。生卒年约为公元前571——前471年。出生于周朝末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被认为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译文】
孔子制定了礼乐,阐明了周代以来的规章制度,删改编定了《诗经》《尚书》,修订了《春秋》,想通过这些做法厘清人伦秩序,杜绝乱臣贼子的祸害,他去老聃那里告白了自己的用心。
老聃曰:“夫治大国者若烹小鲜1,蹂于刀几则烂矣2。自昔圣人创物立事,诱动人情,人情失于自然,而夭其性命者纷然矣3。今汝又文而缛之4,以繁人情。人情繁则怠,怠则诈,诈则益乱。所谓伐天真而矜己者也5,天祸必及。”孔子惧,然亦不能遂已。
【注释】
1治大国者若烹小鲜:语见《道德经》第六十章。小鲜,指小鱼。
2蹂:揉。几:切肉用的砧板。
3纷然:很多的样子。
4文:修饰。缛:烦琐。
5伐:损害。矜己:自我夸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