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崇祯皇帝在关宁每年都至少要花几百万两银子,但是你们却总是让建奴入关劫掠,这些银子大概都用来让你们这些军头养自己的士兵了吧,大明朝有你们这样的辽东将门,怪不得连建奴都能够骑在大明朝的头上,直接拉下去斩了吧。”
对于这种青史留名的大汉奸,萧易也没有跟他废话的意思,身旁立刻就有士兵上前抓住吴三桂,准备拉走砍头。
吴三桂刚刚还在心里想着自己应该如何表演,才能够让萧易把自己当成忠心的大忠臣,但是又不能表演的太过,让萧易以为他真的不愿意投降,真的把他给杀了,其中的分寸不禁让他有些头疼,只能感慨当叛徒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啊。
没想到萧易直接不给他烦恼这个问题的机会了,直接就帮他做了选择。
他活到现在,大权在握,娇妻美妾,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死掉呢?
连忙拼命大呼道:
“我愿意投降,大明朝已经日薄西山,整个神州天怒人怨朱家做了。这个江山已经有几百年的时光,现在也是时候换一个新的主人了,他们已经没有资格坐在这个位置上,我跟大明朝的很多将军总兵都十分的熟悉,我可以帮助您劝他们投降,这样也能够减少很多伤亡。”
慌乱之下,吴三桂把自己之前考虑的条件全部都说了出来,本来是准备一步一步拿出来的,让萧易认识到他的重要性,在他的军中站稳,而且得到更高的位置,但现在却顾不了这么多了,先把命保住最重要。
“如果崇祯皇帝看到他每年花费几百万两银子培育出来的关宁铁骑是这副样子,应该会很有意思吧?”
听到萧禹说出这番话,吴三桂觉得他肯定还是舍不得放弃他手中所掌握的关宁铁骑的。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崇祯皇帝根本就没有做皇帝的本事,他坐在皇位之上就把大明王朝搞得一团糟,如果不是崇祯皇帝和那些文宫总是想着克扣军费,让我们这些底下的人不得不想办法养虎为患,怎么可能让建奴壮大到如此的地步,他们根本不关心辽东之事,根本不管我们手底下到底有多少人饿死,他们只想让我们安静下来,不要打扰他们,享受荣华富贵。”
“所以我们一切都是逼不得已,如果是落到您这样的明主手里,就算是关宁铁骑也会成为一条听话的狗。”
萧易倒是没想到吴三桂还能说出这番话,不过也对,虽然人家是将门出身,但是也富贵了好几代了,总归是要读书的。
想到那些辽民生活的艰苦环境,萧禹也明白他们的不易,但是这并不是吴三桂成为了卖国贼的理由。
辽地虽然贫瘠,但是土地却极其肥沃,只要愿意好好经营,肯定能够提供良民所需的粮食,但是他们这些武将根本不懂这些,也不希望朝廷派来的文官来插手这些事宜,他们宁愿采用极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也要把那些土地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反正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财产有任何的损失的,而他现在说的这么情真意切,也不是真的对那些百姓有什么感情,而是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一种财富,看到他们莫名的损失才会感觉心疼罢了。
在辽东的这片土地之上,这些军头把握着一切,他们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实际上的主人,他们培养建奴,是为了可以不断的从朝廷的身上获得银子和各种粮草,毕竟相对于苦哈哈的去管理耕种获得的那点粮草,朝廷大手一挥几百万两就送过来了,这当然来的更加容易。
“我倒是听说辽东将门众多,就算是你吴家,是现在他们推举出来的代理人,却也不能代表所有人做决定吧,就把你们辽东所有的军头都叫来我见见吧。”
听到萧易这么说,吴三桂觉得他肯定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而且想要插手关宁军,想要分解他手下的力量,毕竟任何一个稍微有点脑袋的将领,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手底下军队之中山头林立那根本没办法管理。
他也曾经很多次都被这些人的想法所裹挟,非常清楚,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是没办法让这些军头乖乖听话的,但是现在萧易似乎就是那个有绝对实力的人。
在他的供认之下,很快关宁军中20多个军头全部出现在了萧易的面前。
这些所谓的军头其实就是相当,毕竟辽宁也分为很多的地方,就算是现代两个陌生人之间想要建立起信任也需要很久的时间,更何况是交通更不发达,可能隔了几里路,一切风俗语言就已经完全不相同的古代。
在这里他们参军往往都会成群结队,就是为了在军营之中不被人欺负,毕竟这个年代没什么人权的说法,老兵欺负新兵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而军队的指挥者会容忍他们的存在,就是因为这样形成的小团伙可以更具有凝聚力,只要笼络住小团伙的那些头目,就代表着可以驱使整个小团伙所有的人。
毕竟军队的将军也不可能和自己手下所有的士兵都建立起关系,让他们能够听从自己的命令,所以才会有了个个低级中级军官的存在。
关宁军这些军头多的有数千人,少的手下也就只有几百人,他们看着站在面前的萧易,都不用吩咐,直接就跪了下来。
“吴三桂说关宁军愿意向我投降,你们也愿意为我所用,他说的是你们的意思吗?”
这些人没想到萧易把他们找来,竟然就只是为了问如此简单的问题。
他们都已经被抓了,难道还真的要为大明王朝把自己的性命丢了吗?
之前在战场之上面对各种奇形怪状的火枪,拼死冲了一波,就已经算是他们对得起大明王朝了,现在这个时候自然是保住他们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等愿降,为将军所驱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