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哲只是其中之一。
他看了一眼正在被采访以及等待的人,悄悄问汪真:“为什么会选上我?”
“你最年轻,采访你,有可能引起关注。”汪真说道。
这家媒体对本省的参展者非常友好,已经提前把要采访的问题,告诉被采访者,让他们做好准备。
姜哲看到,有被采访者说错了话,或者表演的不自然,记者还会让摄影师重拍一遍甚至几遍。
他一边准备要回答的问题,一边考虑这会不会是廖姐的安排?
很快轮到姜哲。
一位男记者采访姜哲。
“姜哲,您好。”
“主持人您好。”
重拍~
“刘记者您好。”
“首先,恭喜您的作品参展。”
“谢谢。”
“我们了解到,您是参展作者当中,唯一一位还在读大学的学生。能参加这次双年展,您有什么感受?”
姜哲感谢了双年展提供的平台和机会。
“您认为双年展最大的特色和看点是什么?”
“看点有很多,有众多的艺术作品,可以供观众们欣赏。
这次双年展的特点,是国内外参展艺术家作品征集,分为特邀和应征两种方式。
威尼斯双年展和圣保罗双年展的主题展人选,通常都由特邀艺术家组成,应征是首都双年展的一种开创。
首都双年展采取特邀和应征结合的方式,增大应征的比重,为国内外广大艺术家,特别是名不见经传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应征手续更简便直接。
相信明年会吸引更多艺术家参加……”
姜哲把准备好的内容背诵一遍,所以不会出错。
在周围等待的秦教授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采访场地中有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听到了姜哲的采访内容。虽然知道这是准备和提前准备的,但听在心中还是感觉舒服。
就在姜哲接受采访的时候,另有几双眼睛在暗中观察。
其中,有人看到姜哲采访时的神采奕奕,对他的不满越发加深。
姜哲几人一直在世纪坛忙到中午,简单吃过午饭,又和众多国内参展的艺术家,来到国家美术馆,进行了开展彩排。
明天,国内参展作品展,将在这里开展。
傍晚,滨海艺术学院的几位领导老师和姜哲几人,参加了一个小范围的聚会。
参加者都是本省的参展者和朋友。
“姜哲,恭喜恭喜!”
“你获奖的希望很大。”
“我们这些人都没机会接受采访。你能上一次电视,这次就没白来。”
姜哲接受几位同行的祝贺,同时也举杯祝贺对方。
尽管,参与聚会的众人当中,他的年龄最小,但是他明显感觉到,所有人都把他当做平辈对待。
类似小姜这样的称呼,没有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