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滨海有一个创作国画的同行。说在城市找不到感觉,专门去了一趟边疆。
回来后,找我看画。
我一看,他拿出来的画,实话实说,和原先一样枯燥乏味。蓝天白云,草原牧歌都有,就是缺乏生活的温度和让人回味的空间。
好作品,要有打动观众的地方。”
她看了看姜哲,说道:“姜哲的作品,有个明显的优点,正在形成自己独立的面貌,不管是新的绘画语言还是表达方式,首先让人喜欢,并且记住。”
秦教授举起易拉罐和赵老师碰杯,喝了一口酒,才对胡老师说道:“小胡老师,你要多听赵教授的意见。”
胡老师借机请教。
赵老师也不客气,直接说道:“你的作品上,学院派的痕迹太重。
在学院里面学到方法,和艺术家是不能够画等号的。
当然,模仿,也不可以,要构建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
这事情没那么容易,我们都在研究。
时代在发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跟随时代往前走。
学国画的人,经常引用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艺术语言的可贵之处,就是要表达当代人的精神。
姜哲有几幅画就不错,表现身边的生活,写实但没有沿袭传统学院的方法,而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情,呈现人的精神面貌。
我认为,这就是诗意,是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不是刻意塑造出来。”
姜哲听的有些不好意思。
他自己认为,一直没放松学习和练习,但是,感悟方面的提升,要感谢系统的帮助。
赵老师创作的国画,也是人物题材,所以,说到相关的话题,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国画的绘画语言,要求表达韵味,内涵丰富,不仅仅是玩笔墨。要让人在感受美好的同时,能够透过图形,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最本质的一点,这是气韵。”
赵老师讲述自己观点的间隙,秦教授也会参与讨论,有时会询问姜哲的意见。
姜哲也借机会,把自己的思考和困惑,向二位请教。
话题渐渐转移到未来的创作方面。
一路上,有吃有喝,有感兴趣的话题,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旅程结束。
走出火车站,姜哲看到,汪真站在出口,对着自己挥手。
他对秦教授几人说道:“老师,汪经理来接咱们。”
几个人带着行李走过去。
汪真热情的与几人打招呼:“我安排了车,咱们先去酒店。”
秦教授几人连声感谢。
几人顺利到达酒店。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约定今晚先休息,明天外出活动。
汪真来到姜哲的房间。
“我安排,明天聚餐庆功宴,也请秦教授三人一起参加。刚才,三位老师已经答应。”
姜哲说道:“没问题,听你的。”
汪真嘱咐姜哲注意休息,就告辞离开。
姜哲拿起电话,拨通一个号码。
不久,一辆车在酒店门口停下。
姜哲打开车门,看到廖姐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