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文言寄宿在家里,王婆婆更忙了,几乎没什么时间来宋家。
蓝婆婆搬到东山大院后,忙着种菜喂猪,夏娘子要准备学堂几人的饭食,家务,还要忙活学堂外的菜地,也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大宝跟小宝只能由宋月华天天带,现在正值春季,山里的山货最多的时候,她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还有山中的白蛇大仙,都许久没去看过它了。
等再过几日,东山上的短工也该回去了,留下来的人该给他们准备些农具,做长工了,总不能还叫人自带农具吧。
还有家中的粮食,也要再囤补点。
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宝小宝没人帮忙看着。
要想在村里雇个人很容易,可宋月华总觉得不安心,思来想去,把让宗义把田氏叫到家里来帮着干活。
田氏本就签了长工契约,叫她过来也理所当然。
而且田氏这个人,她见过几次,印象还算不错。
田氏本身带小孩经验丰富,想到是东家家的孩子,只敢更上心,宋月华看她带了两日,这才放心。
第二日到了县城。
宋月华一进铁匠铺就受到了热情的招待。
报出10把锄头,10把镰刀后,铁匠笑得更真诚了。
总共20两银子,付完帐,一抬头,又看中一把长枪。
因为只有枪头是铁打的,只要500文,宋月华要了,让铁匠一同送去。
正准备付银子时,铁匠一把拦住,笑眯眯道,“宋姑娘都是店里的熟客,这把枪就当添头好了。”
添头?
印象中铁匠可不像是这么大方的人,而且,总觉得这对话过于熟悉。
果然,话题一转,铁匠老板面带讨好道,“听岳丈说,村里的学堂是姑娘开的,去年不收外乡学生,不知道今年还收不收?”
原来如此。
宋月华记得铁匠是竹篾匠的女婿,于是把同猪倌说的那番话又同铁匠说了一遍。
铁匠先是一喜,又道,“我家是两个姑娘,不知道影不影响。”
“不影响,”宋月华笑道,“姑娘入学另有优待。”
听了这话,铁匠一时感动,往身后看了一圈,拿起一把斧头就塞到宋月华手中道,“宋姑娘,送你了!”
宋月华,“……”
“不必,”宋月华放下斧头道,“明日午时,带着孩子去学堂即可,顺便把锄头镰刀送给我。”
“宋姑娘放心,一件不落都给您送到。”铁匠乐呵呵道。
接下来去杂货铺。
米的价格没有降下来,面粉从35又降回到30文。
家中大米还有几十斤,糙米有百来斤,面粉吃得不多,粟米还有百来斤,学堂那边吃快,剩下的不多,现在人口一多,还是得多备些。
现在银钱不够,只能买粟米,原本是15文一斤,后面涨到18文。
宋月华打算多买些,同掌柜商量,多买一些,总共要1000斤粟米,按原来15文一斤的价格。
掌柜要1500斤,才同意降价。
宋月华想了想就同意了,反正都是要吃的,多囤一点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