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8日凌晨,乔头的一震,夏国大地北至哈市,南至清河一线,西至吴中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人们都感到异乎寻常的摇撼。
强大的地震波,以人们感觉不到的速度和方式传遍整个蓝星。
老京城的大地在摇晃,纪念碑在颤动,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断裂般“嘎嘎”的响声。
夏都的老百姓们在梦中惊醒,随着人们片刻的懵懂,便是惊慌的喊叫,“地震啦”,之后便是天体般的冲出房间。
那天,刘文刘武这小哥俩是在睡梦中被被床移醒,便和家人们一起跑出了屋外。
老刘家的十几口人和众多的村民聚集在空地上。
惊醒、惊慌、惊恐、不知所措,但有一点似乎是人们的共识–决不能回到屋子里去。
甘凝只说了声:“我回去一趟……”眨眼便没了踪影,她是冒着余震和生命的危险,冲回了房间,为家人们取回了食物、衣物和钱,甚至先知先觉般的带出了雨衣和雨伞,因为这是责任。
他们一家十几口在一起只呆了不到半个小时,便有车来把甘凝接走。
甘凝跟家人们简单嘱咐了几句,便急匆匆地去了单位,因为她要指挥单位的抗震、要安排生产,还有许多的责任……。
等余震结束后,甘凝,刘福生、刘元海这些街道办干部们组织民兵村民们开始了自……
邓茹心中忐忑,声音略带颤抖地说:“之野和之泰都不在家,我还是回趟家,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吧,这样心里也能踏实点。”
刘竟斋闻言,连忙劝阻道:“你先别急着回去,万一这时候又发生地震怎么办?那多危险啊!”
邓茹眉头紧锁,担忧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是放心不下他们俩,心里七上八下的,总感觉不踏实。”
刘竟斋无奈地叹了口气,安慰她道:“你放心吧,他俩的单位那是什么地方,安全措施肯定比我们这儿到位多了,不会有事的。”
一旁的老爷子显得格外镇定,他这一辈子历经风雨,见过太多的大风大浪,此刻依旧面不改色,沉稳地说道:“你千万别自乱阵脚,咱们现在能帮上的忙有限,可别好心办坏事,再给他们添乱了。咱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照看好这几个小家伙,确保他们安然无恙!”
几个小时后,刘之野分别给刘家庄办事处和家中打去了电话。
他沉稳而坚定地说道,自己目前正在全力参与抗震救灾的任务之中,短时间内恐怕无法回家,希望家里人不要太过挂念,他会照顾好自己。
随后,刘之野又特别叮嘱刘家庄的各家企业,要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力量运输救援物资到灾区。
灾区目前极度缺乏各种物资,无论是药品、衣物、食物,还是干净的水,都是灾区人民迫切需要的。
甚至就连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锅碗瓢盆,也都变得异常珍贵和急需。
…………
这晚,南锣鼓巷四合院里的几十户人家就在附近的学校大自行车棚安顿了下来。
所谓安顿其实把凉席铺在地上,邻居搬出了煤气灶和几样简单的锅碗。
开始时,在自行车棚住了一段时间后,有的人便想到万一用余震还是危险。
傻柱便和各家一样,从找来塑料布,在操场寻来木棍或铁棍,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三角型的棚子,这便是人们后来“豪华”抗震棚的前身。
何秋感觉这里是那般的温馨和安全,但作为一个少年来说,更多的是新奇。
在这简易的棚子里住了有不到一个星期,傻柱三家比较好的邻居,闫埠贵一家、易忠海一家,加上聋老太太,他们一起商议,决定共同建造一个大的棚子,一起居住。
地震后,各单位还为职工都发抗震物资,于是三家的凑起来。
再找些木料、自己做砖坯,几天的准备,在一个周日就建造起了他们的大屋,足有五十多个平米。
房间用三合板做了布帘,因为还有女人不太方便。
95号院里的第一台昆仑牌的黑白9寸的电视机,就是在抗震棚里诞生的。
这年月,家里有台电视是很抢眼的,也不敢声张。
到了晚上把帘拉的严严实实的,三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三家的吃食,享受着如此这般精彩生活。
好神气!
一个月后,待傻柱等人真的要搬回到自己家里时,还有些依依不舍,这“豪华”抗震棚,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的家。
经过这一段经历后,四合院的人们变的更加和谐、友爱。
而院里的小孩子们也都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岁。
学会了帮着家里买菜、做饭、照顾岁数小的弟弟妹妹。
四邻们相互帮助,相处融洽,很少发生邻里纠纷。大家彼此信任,风雨同舟,共渡难关。
——
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