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州县的役钱,多年累积剩有余钱,大概还能支撑几年,继续施行雇役法,直到今年结束。”
“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审定差役法的利弊,利用今年冬天的时间制定成法令,来年再运用到乡户身上去。” “希望施行差役法后,不会再有其他议论,这样无论进退都才适宜。”
“司马光又因为王安石私自选拔天下之士,打算改革科举,设立新的规则。”
“苏辙再次进言,明年秋天就要举行进士考试,没有多少时间了。”
文天祥:史上最强弟弟苏辙,才华让人惊艳。
想来苏辙才华绝对不一般,但是就是委屈了皇帝。
等他一个人考试拖了几个月,交上个考卷还把自己骂够呛,换个皇帝早脑袋搬家了。
苏辙以老爹在京为官身体不适为由,留在京城照顾老爹了。
不久苏洵去世,兄弟俩抚父亲灵柩回乡守孝三年,再返回京师,正赶上王安石变法。
刚回到朝廷,苏辙觉得新法内容还不错。
可是不久苏辙就发现不对,这青苗法损害了农民利益。
于是立刻指出弊端,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
一时间王安石也闭不作声了,竟一个月再没提起过。
后来青苗法再次被启用,苏辙还是一根筋,于是被贬贬贬。
直到宋哲宗登基,高太后掌政,新政被废除才被召回京师。
开始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四年时间从侍郎升至副宰相,这期间他为朝廷和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事实上,苏辙的政治才能绝不输于哥哥苏轼,并且更高一筹。
只是他从来都是为人低调,从不与哥哥争风头。
不仅如此,还时常规劝哥哥要留个心眼,不要随便交友。
更不要总是写些嘲讽时政的诗,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好像他倒是兄长,苏轼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弟弟一般。
当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被捕入狱,差点掉了脑袋。
幸好有苏辙在,苏轼才化险为夷。
苏轼在下狱期间,他的长子苏迈给苏轼送饭。
二人约定如果没大事发生,就送肉和菜。
如果被判死罪,则改送鱼。
结果,有一天苏迈有事外出,拜托亲戚代送。
不知情的亲戚想给苏轼改善伙食,特意做了一尾鱼。
苏轼见鱼,被吓坏了,以为大限将至,不禁悲从中来。
他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弟弟,于是提笔写了两首诗留给弟弟当遗言。
当狱卒将诗送到苏辙手上后,苏辙看完,忍不住趴在桌子上痛哭流涕。
于是他灵机一动,把这首诗呈交给朝廷,并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顶罪。
“但是议论一时又无法断决,诗赋虽然是雕虫小技,但是考究声律,所花功夫也是不浅的。”
“至于从事经书研究,诵读讲解,更是不容易。”
“如此审察下来,来年都还不能施行新的考试规定,请求来年的科举考试。”
“一切照旧,惟有经书释义以及注疏和诸家议论,让参考者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非用王安石的学说。”
“仍然罢去声律的释义,让举人知道事有定论,专心学习,来等待考试。”
“这样之后,再来慢慢讨论元祐五年以后的科举格式,也不算晚。”
“自从元祐初年,开始施行新的政策,到如今已经五年,人心已定。”
“唯有元丰旧党分布在朝廷内外,大兴邪说动摇朝廷,吕大防和刘挚等人尤其惧怕。”
“打算稍微重用一些元丰旧党人士,来平息早已结下的恩怨,还把这种做法称之为调停。”
“宣仁太后犹豫不决,苏辙面见太后直接说明此种做法的错误之处,又上书反复论述此种做法的弊端。”
“宣仁太后最终同意苏辙的说法,自此参用邪正的说法就偃旗息鼓了。”
“元祐八年,宣仁后高氏崩,哲宗亲政,新党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宋哲宗起用李清臣为中书舍人,邓润甫为尚书右丞。”
“此二人长期在朝堂之外,郁郁不得志,恰逢朝廷考查进士。”
“李清臣主持考试,出题批驳元祐政事,苏辙上书反对哲宗想要恢复熙宁新法之意。”
“哲宗看完苏辙的奏疏后,认为苏辙用先朝皇帝比成汉武帝,心中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