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笔触文人的笔,是国家命运的画师。
苏辙,北宋文学巨匠,以其锋利的笔锋,钩勒出文人误国的沉痛图景。
在北宋时期,不管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
他都像两座高耸的山峰一样,非常了不起。
他的政论文章,不仅文学价值斐然,更蕴含对时政的深刻反思。
“苏辙是眉州眉山人,其父苏洵年轻时屡试不中。”
“庆历八年,二十七岁的苏洵闭门苦读,又将自身所学教授给两个儿子。”
“苏辙在父亲苏洵的教育下,与兄长苏轼一同成长。”
“嘉祐元年,苏辙随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出眉山游仕。”
“路过成都,拜访知州张方平。”
“见到他们后,张方平以国士礼待苏氏父子三人。”
“苏辙与苏轼一同参与欧阳休主司的礼部考试,兄弟二人同登进士第。”
“同年三月,苏辙在崇政殿参与皇帝主持的进士考查,中第五甲。”
“同年四月,苏辙母亲在家中去世,苏辙跟随父兄一起归蜀守丧。”
“嘉祐四年,为母亲守丧结束后,苏辙再次跟随父兄游京师。”
“嘉祐五年,苏辙兄弟二人寓居在怀远驿读书,准备制科考试。”
“嘉祐六年,皇帝亲自在崇政殿考查制科举人,苏辙献上一篇策文。”
“论说皇帝年纪大后,不再勤于政事,把朝廷之事的得失详尽说明,非常中肯。”
“策文交上去以后,司马光奉命赴崇政殿重新审核应制举人试卷。”
“考官争执不下,宋仁宗认为不能既设置直言极谏科,又将正义直言的考生贬黜。”
“最终宰相不得已把苏辙的试卷放入下一等录用,最后让苏辙担任商州军事推官。”
“苏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但当时苏洵被任命在京城编写。”
“而兄长苏轼又要去凤翔县上任,苏辙就乞求在京城奉养父亲。”
“宋英宗治平元年,兄长苏轼从凤翔任满回到京城,次年苏辙任大名府留守推官。”
“治平三年,父亲苏洵在京城去世,苏辙兄弟二人从汴京进入安徽。”
“从安徽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把苏洵灵柩送回故里安葬。”
“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的蛰居生活,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免丧后苏辙兄弟二人又再次出发东游京师。”
“苏辙免丧后,于熙宁二年抵达京师。”
“三月,苏辙上书论事,皇帝批复道,观览苏辙奏疏,就能明白苏辙是一个专注于当世政务的人。”
“如果让苏辙沉沦下僚,使他的志向无处所伸。”
“确实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后面就在延和殿召见苏辙。”
“当时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管理三司条例,苏辙以制置三司条例司做此二人的僚属,承担检祥文字工作。”
“吕惠卿攀附王安石,苏辙和他讨论事情的时候,双方观点多有矛盾之处。”
“王安石制定《青苗法》,与苏辙讨论商议,并告诉苏辙,此法如有弊端,直接告知不用怀疑。”
“苏辙认为,用钱贷给老百姓,收取二分的利息,本来是用来救济老百姓的,并不是谋利。”
“但是在借钱和收钱之间,就会有官吏借机谋求私利。”
“即便是有法律也不能禁止,钱到老百姓手中。”
“即使是良民也不免随意使用,到了还钱的时候。”
“即使是富人也不免会逾期,这样的话,恐怕必须得用鞭催促百姓,那么州县之事就会不胜其烦了。”
“苏辙认为可以学习唐代刘晏的办法,米价便宜的时候官府购买大米,等到米家高昂的时候又将储存的大米低价售出。”
“这样就不会存在米价异常波动的弊病,即用常平法即可。”
辛弃疾:名气不如大哥的苏辙,或许比苏轼的结局好很多。
提起苏辙,他的标签仿佛只是苏轼的弟弟。
话说俩兄弟小时候,他们的老爹正是发奋读书的时候,然后屡次科考屡次不中。
后来老爹一怒之下决定不再参加科考,而是在家读书,并且亲自教导两个孩子。
兄弟俩从小就感情特别好,虽然他们都聪颖好学,但是性格却截然相反。
哥哥苏轼性情张扬,弟弟却沉稳内敛。
老爹自是最了解两个儿子的,于是给他们的起的名字也特别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