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场景耗费太高,要是玩砸了不仅意味着需要重新堪景、布景,耽搁拍摄,先期投入的100多万更是全打了水漂。
如果有路人在现场的话,他也一定会对这样的大场面震惊。
因为按照拍摄要求,眼前这个废弃医院、现在被剧组买下来的医院将会被爆破,废上加废的那种。
为了报备相关事宜,消防员基金保险的负责人甚至亲自到现场监督外加评估拍摄的可行性。
万一出了意外,倒霉的可是他们。
按照投保协议,这段爆炸戏不管谁出了意外,都意味着麻烦,赔点钱反倒是小事。
更要命的是,诺兰为了拍摄时的真实感,还要求演员的正面镜头最好不要用替身希斯-莱杰竟然还点头答应了。
麻烦啊。
遇上这么一个喜欢实景实拍的导演就是麻烦。
明明他们有找业内专业人士咨询,类似的爆炸效果完全可以用特效模拟,说不定场面还更宏观
可惜,诺兰是个很坚持实拍理念的人。
别说特效做出来的镜头少了几分“精致”,比如爆
破的那种气浪效果还是得真的亲身面对爆炸摄入的画面才更有冲击感,而且就算能做到,他也不想。
哪怕更省钱、更轻松
每个导演的风格罢了,诺兰也不是完全不用特效,只不过能实拍出来的场景为什么要依靠外力?
当然,他也不是个大手大脚、拍摄起来全然不顾的导演。
是以,此刻他就带领拍摄着团队开始模拟拍摄时候可能发生的状况,把危险降到最低,可行性提到最大。
预设的爆炸点,更是跟专业爆破人士反复推演。
然后是演员进场时间,退场时间,都是有一个标准,多排练,做到分毫不差,基本是不会出事。
因为这种拍戏用的炸药,看起来好像威力很大,其实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按照预想的设计。
这段戏本就是哈维转变的转折点——一个光明的人同样会被仇恨所吞噬,人的“本能”驱使他走向复仇之路。或者说在诺兰的构思里,再伟大的人也难免会被私欲所控制,但这也正是人类本身,是不完美的存在。
所以,续作与其是在讲蝙蝠侠,重点重塑这个角色,不如是说在讲这么一个腐朽的城市,被时代裹挟着的英雄们的反击。
也是因为这段场景重要,才更需要多测量、计算一番。
诺兰站在医院前的空地上,脑袋上扣着一顶宽檐帽,看起来毫不起眼。
但周围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汇聚在他身上,等着他发号施令。
“从大厅出口走到这条白线要一分半,设定的爆炸时间是2分半应该是够了的。”
诺兰心里想着,视线却在左右仔细观察,不断盘算每一步的可能性。
这一片区域对他来说,已经很熟悉了,光是来回走,他就走了十几遍。
但趋于谨慎,诺兰还是招手让爆破小组拿个假人模型用轨道行进的方式具体模拟,看看效果。
虽然不是真的引爆,但用具体参数在电脑上实验具体流程完全可行。
不过,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小小的困难。
比如,因为设定的引爆时间总是比行进时间慢,如何“从容不迫”的走到白线以外,然后刚好爆炸这么一个操作还是有一些考验同步率的。
关键问题在于,等到演员真的上阵,很可能心里一慌,就走急了,出了白线许多依旧没爆显得有些傻,或者突出不了小丑那种计算能力和大胆。
当然,时间还有,可以多排练,减少失误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