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节,没什么比一顿大餐更使人愉悦。
一行胡吃海塞,酒足饭饱后,方才挺着肚子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何大清早早来到轧钢厂,掐着点寻到杨厂长。
“杨厂长,我有件好事想告诉您。”
“好事?
能有什么好事啊。”
杨厂长兴致缺缺,敷衍地应道。
上次李副厂长犯事,多少跟何大清上山打猎有关。
虽然错不在何大清,杨厂长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膈应。
而且,眼看晋升无望,杨厂长斗志比以前下降许多。
现在只想安稳退休,不想再闹腾。
“昨天,我跟食堂几个人去什刹海捞鱼。
一天下来得了几百斤。
各家分完,还剩三百多斤没处理掉。
我想卖给厂里采购科。”
何大清将事情娓娓道来。
“三百多斤,你说真的?”
杨厂长眉头一挑,眼睛一眯,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什刹海那地方杨厂长不是没去过,也算门清。
要说运气好捞到几十斤,他还相信。
一次性几百斤,就有些夸张了。
“全在食堂后厨放着呢。”
何大清认真说道。
为防止鱼肉变质,何大清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得到肯定答复,杨厂长脸上立时露出喜色。
物资短缺,食堂两个月前就停止供应肉菜了。
杂粮都吃不饱,哪里来的肉食。
新时代可不闹何不食肉糜那种笑话。
外省不少地方闹饥荒,四九城很多工人饭都吃不饱。
这种情况下,轧钢厂干部们可不敢开小灶。
只能天天跟工人们同甘共苦,啃窝头素菜。
杨厂长早就想改善伙食了。
“嗨,三百多斤还是太少啊。
要是能再多个一两千斤就好了。”
没高兴太久,杨厂长重新挂上愁容。
三百多斤鱼获,去除内脏以及不能吃的部分,估计就剩下两百多斤。
两百多斤听着不少,但在破万的工人面前就显得不够看了。
即便摊开一人一两鱼肉,也只够五分之一的工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