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不重男轻女也是瞎话,只能说是对姑娘也好。
这个年代要想在村里日子过得舒坦,就必须有儿子可以接户口本的人。
过年和往常一样,一直到了初五这天晚上。
晚上陈家吃饭的时候就商量好了,这彩礼就要500块钱。
彩礼就让陈栀自己带过去,然后还给2000块钱的嫁妆。
要知道现在县城的房子也就2000块一套,市里的房子也很便宜。
陈栀也同意了这样的安排,她自己可有不少小金库。
陈栀结婚陈晨也得表示一下,但是为了陈栀考虑还是结婚的时候少带点东西过去。
这钱在谁的手里,谁就硬气。
但是也不能差距太大了,容易产生矛盾。
陈晨:“这2000块钱,让爸拿着买套房子在京市。到时候租出去,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
陈栀毕竟也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想了一下还是想着以后在北京或者津市发展。
现在她技术有了,以后可以在京市继续开店。
陈栀:“还是在京市买个房子,以后咱们离得也近一些。”
本来陈晨名下是有两套四合院的,但是这些是陈晨的陈栀也不会要。
陈母想了一下,还是一次性给两个闺女都买了房子算了。
最好还挨着,先买了到时候租出去租金给孩子们。
陈母:“你们做生意今年手里剩下了多少钱?”
陈晨:“现在手里的流动资金有五万七。”
陈母:“我们今年在家做鞭炮,手里有6千块。过完节,在往京市买两套挨着的院子回头她们姐俩一人一套。结婚以后这租金就给她们自己拿着,结婚前这租金我跟你爸拿着。”
陈韵:“我以后就是北京人了。”
陈晨都想笑,这真是躺赢。
他和陈栀在外面奋斗,陈韵小小年纪就跟着沾光。
陈晨想好了,房子一套写陈父的一套写陈母的。
这就是给陈栀和陈韵以后婚后留的后手,过不下去了随时有个自己的窝可以避风。
陈晨:“姐,这计划你可别跟李森说。”
陈栀:“我知道,这可是以后我的私房钱。”
订婚当日,三爷爷和五爷爷都在。
二舅妈和二舅也来了,也要跟着商议婚事。
大舅一家早早的就去津市打工了,大舅惦记着挣钱过完年初三就走了。
一切按照当地的风俗走,男方就是彩礼500加上三大件。
现在陈栀有手表缝纫机也用不上李森也有自行车,换成了金戒指和金耳环。
陈家要陪送被子,家具之类的。
陈母也早早的就找木匠定做了。
都是附近村的,谁家日子咋样大家都知道。
现在陈家的日子过得相当可以,陈栀长得也招老一辈人稀罕。
李森的家里对陈栀还是很满意的,等着陈栀嫁进去就自己当家做主。
儿子多了的人家,都是娶了媳妇立马就分出去。
家里的地都分好了,陈栀嫁过去李森分到4亩地。
还有2亩地是种上了苹果树的,剩下的2亩地可以种菜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