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王同学他们已经在校办完手续,回到路家村开始建养殖场了。
他们给村里干活再住路美家里就不合适了,刚好大队长嫌弃建松医术没什么长进,脑子又不大会拐弯,怕他被人陷害出医疗事故,就借机发作了一番把卫生所给关了。
反正建松没有考到行医资格不是吃公家饭的料,也不可惜,干脆安排他进养殖场,让他做个兽医。
目前养殖场已经初成规模,就等着开春抓小猪了。
这次写信的目的很简单,一个是猪饲料的原始配方来源于路漫漫,因为路漫漫说了这个配方任他们处置,王同学他们把配方上交给了学校,换取毕业资格。
又把改良之后的配方卖给了市里的养殖场。
目前钱已经投入了养殖场的建设中了,因为这个钱有路漫漫的一份,养殖的主意也是路漫漫出的,村里觉得给一成干股给路漫漫。
王智深和他的小伙伴也各占一成,村支书和大队长作为管理者两人合拿一成,剩下的五成归村民所有。
最后一个就是,他们想把养殖场弄好一点,建设的时候用的是青砖红瓦,目前配方的钱和村里的钱已经花完了,还欠了一些债务。
他们希望路漫漫手头不紧的情况下能搭把手,借一些钱给村里春后买小猪仔。
石兰的信也是大同小异。
路美接到电话之后就去了一趟舅舅家里。
石家所在的村子耕地更少一些,因为是个杂姓村也没那么团结,之前石兰母子几个离婚迁回去就有不少人有意见,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
石兰干脆就不去上工了,跟着路美一起去抓了小猪。
不过她只抓了五只。
石勇的媳妇儿胡燕燕听说大姑姐买了几头猪养,收拾收拾也回村里去帮忙了。
公社那边她弟弟顶了石勇的工作,弟弟也住他家里,干脆喊了自己的老娘来给弟弟和两个儿子煮饭。
胡燕燕回去之后还抓了一些鸡和鹅养着,也算是给家里减负了。
王智深到路家村的时候,他们得了消息本来石兰要去学技术的,但石舅爷闲不住,说他读过书识字学的肯定比闺女和儿媳妇快,他去学了还可以用笔记录下来。
姑嫂两个想了想,怕她们去了家里这摊子会累到老人就同意了。
目前几只猪都发育良好,往年需要养一年才能到两百斤的猪,按现在的发展,半年就能到三百斤呢。
这一栏猪正好赶上过年的当儿,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就是他们那儿冬天雪深不好弄出去。
另外就是两位老人的身体都很好,秋收后下了一场雨,山上长不少菌子,家里人都出动采了不少回来。
已经晒干了邮京市去了,让他们注意查收。
最后一封信是林大姨的。
大姨的孙子手术很成功,回到青县之后他们托路秋帮忙找了个房子。
她陪着孙子在城里养身体,林姨夫带着儿子儿媳回乡下收购粮食去了。
刚开始时间不对,也收不到什么粮食,林姨夫就改变了策略,去收鸡蛋菌菇菜干和一些野味。
因为收不到多少粮食,面食摊子还没有开,但他们开了个杂货摊。
有林姨夫这个比街溜子更混不吝的人压阵,倒是没有人敢来捣乱。
十月政策下来的时候,他们反而还攒了一笔钱。
林姨夫胆子大的很,拿着钱找了个店铺办了个体户执照,说弄面摊还得看天气好不好不如直接开个铺子。
不用每天把东西推来推去,也不怕小人作乱找稽察来驱赶。
他们的铺面不是很大,但是已经买了下来了,也重新找人装修过了。
为此还又欠了一笔钱,借路漫漫的那些钱估计要明年才能还上了。
现在他们的面店已经开张了,生意还不错。
除了做面食,他们之前杂货的生意也还在做,不过已经不摆摊了,就放店里做些熟人的生意。
迈出了这一步,他们发现在外讨生活比回乡下种地更容易,也更有盼头。
为此村里分田到户他们都不打算回去种地了。
林姨夫回村里抓阄之后就把地租给他兄弟又回去青县了,可以说她家现在除了儿子经常回乡下收东西,基本都定居在青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