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高温物体都会向外辐射能量,要维持一定高的温度,就必须在物体内部产生或从物体外部传给物体以足够的能量,否则,物体将逐渐冷却。
在高温等离子体情况下,这种辐射主要是由电子与离子碰撞产生的,被称为轫致辐射,也就是x射线。
在发现氢弹应该用x射线引爆之后,美~国的泰勒、乌勒苏采用了x射线反射层的方式,将原子弹爆炸产生的x射线聚焦在聚变材料上,才成功研发出了氢弹,一般称之为t-u构型。
参考这个原理,赵青使用精细度高到极点的微雕技术在水晶灵石外层内雕出了数十万根空心毛细管组成的管束,用以引导x射线,将其聚焦于最内层的固态氘上。
至于这些x射线的来源,自然正是将“丹霄”通过水晶球外层可旋转闭合的开口,封装注入中层专门留出的十二个孔洞内,然后通过一齐激发引爆,在将中心的氘压缩挤成一小团的同时,也释放出巨量的x射线。
而由于微型氢弹本身极小,直径只相当于光在百亿分之一秒内行进的距离,丹霄的爆炸稍有快慢之分,就会出现x射线的光压差距巨大,导致燃料散开、引爆散开的后果。
与这个极短的时间差相比,原子弹因为是由炸药激发,精度只需要达到百万分之一秒就够了,在难度上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为了控制好时间保证同时激发,确保十二个微型丹霄爆炸的时间差在百亿分之一秒之内,她特地开发出了一种灵气脉冲激发的技术,雕出了一根扎入水晶球中心的探针,通过它来激发球内的灵气,以传输引爆的信号。
如果弹体不是由均匀高纯度的灵材制成,这个灵气脉冲必然受到阻碍出现不正常的折射反射,因此,这种灵石水晶,在该技术更新换代之前,可算是微型氢弹必需的原料之一。
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实际上,这么一个小巧的水晶球,却集成了无数深奥的技艺,堪称元气学、材料学与核物理的完美运用,复杂与精妙程度更胜于当世任何一门绝世神功。
……
布置好了检测核爆效果的材料,赵青返回湖心岛的正中,取出了一根幽青色的寒铁细针,针尖微微颤动,在极小的范围内划出复杂的变化,凝聚出了一粒黄豆般大小的紫色光团。
在半个月前以剑尖施放出一个寸许直径的“丹霄”后,初步攻克丹霄压缩之法后,她经过多番试验,将长剑改换成了极细的长针,以此显著提升了操控剑招的精度。
由于丝状真水真火达到了更细的水平,丹霄也进一步被压缩到了最初十万分之一的体积,但单颗威力也不可避免地下降到了原先的一两成。
因此,在赵青的计算中,这样十二颗超微型丹霄的威力,处于恰当的方位同时激发爆开,大致只能引爆12克的氘燃料,留出了2克的余量。
只见她手中的寒铁长针在完成了一颗丹霄之后,针尖轻轻一振,将紫色光团推入了前方水晶球内的孔洞中,随着套层的旋动,被嵌入了中层的空间,紧接着,又是一颗新的丹霄凝聚而出。
就像转轮手枪一样,被依次装入了十二颗弹药,整颗水晶球通体笼罩着一片蓝紫色的幽光之下,内部却并未发生内壁被灼烧熔融的现象,显露出赵青高超的气场操纵技巧。
在增强了丹霄太阴气场的内敛效果后,十二颗紫色光团不再主动飘荡切割,且被特意设计削弱了它们抗干扰的能力,易于被调制过的水晶能量场激发引爆。
离这些丹霄的最大寿命还有三百息的时间,赵青最终检查了一遍晶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抽干了里面的空气,旋转封闭了各层之间的通道,像操控飞剑一般将水晶球缓缓送上了二十丈的低空。
手持厚重的铅板,退到了三十多丈外的岛屿边缘,她心中默默闪过倒计时的声音,待到“一”结束后的刹那间,立即在周围激发了强烈的灵气波动,朝着斜上方四十丈外、只是一个小点的弹体传去。
下一瞬距离最大寿命还有二百九十九息的时间,十二颗超微型丹霄提前走尽了它们短暂的生命,消散在一团极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光焰中;
十二团炽白的光芒在小巧的水晶球内骤然亮起,看上去不分彼此,超音速的冲击波才刚刚形成撕裂了挡在前方的薄薄一层晶壁,包括x射线在内的巨量光辐射早已穿透射至外层;
然后,这些x射线冲入数十万根空心毛细管水晶外层,经过密集的反射折射,有相当一部分返回聚焦在了水晶内层中心的氘燃料处,令其在剧烈收缩与升温的瞬间克服了原子核间的库仑斥力;
不到一微秒的间隔,丹霄释放出的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继x射线之后,进一步将中心的氘核压缩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凝聚度,方才刚刚被点燃一小部分的核聚变,迅速扩散到了全部的氘原子。
刹那间,伴随着巨量的中子射流,链式反应愈来愈快,愈发猛烈,无穷无尽的能量如同潮水涌出,从那渺小的氘原子核中被解放。
起初只是一个微小的光点,几微秒内就扩散成一个巨大的高温高压火球,亮度超过太阳上百倍,又用了几毫秒的时间,光球抵达二十丈的最大半径,触及岛屿的地面,将整座湖心岛化为了一片火海。
随后光球暗淡、破裂,释放强烈的超音速冲击波,其中形成的高温加热周围气体,使气体极速上升形成蘑菇头状云雾,同时,爆炸处生成的低气压将下方空气和尘埃上吸,形成柱状烟尘。
最终,柱状烟尘和顶部云雾将结合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足以在数百里外看得一清二楚。
而冲击波随着距离变远慢慢衰减成声波,再经大气吸收、反射、折射、散射、频散等衰减,逐渐蜕化成次声波,足以在空中传播万里有余,方才衰减消失。
理论上来说,设计千吨当量的核弹,对常人的瞬间致死距离可达两百多丈,不过对于赵青来说,只要不是身处核火球之内,以她展开的多重防御屏障,就不会受到任何创伤。
在这距离核火球边缘只有的位置,展开对此次氢弹引爆效果的高精度观测,肯定比待在里许外要强出许多,能够收集到更多可靠的数据。
至于拿了一块铅板挡在身前,则是她担心伽马射线与高能中子射流或许有损伤元神的效果,以防万一罢了;单纯的辐射受伤,凭借着强大的恢复能力与脱胎换骨之效,绝不会有半分长时间的影响。
然而,虽然事先经过了精密的计算,且置下了充分的防护,但当核爆真正发生的瞬间,赵青却忽然间发现了一个超出她预料之外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