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每天都能采到二十斤,山上人多了,每个人能采到的也就少了,或者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上个头合格的蘑菇也会越来越少。
在山里讨生活的人都知道,凡事都得留一线,小拇指大小的刚破土的蘑菇是不能摘的,个头也不合格。
卖给供销社也是要检查的。
早在两天前,众人第一天上山的时候,村子里就广播了,说今年大队院子里,三毛钱一斤收蘑菇干货,大家晾晒好之后,有想要卖的,可以拉到大队的院子里去。
村子里的人一听,今年大队是怎么了?三毛钱一斤收?和供销社那边一样?那自己还用跑供销社里去卖吗?直接送到大队里就行了。
也有人在想,大队里怎么也三毛钱一斤了,难道是今年供销社那边提高了收购价格?
不死心的人也专门托人在供销社问了消息,结果供销社那边还是三毛钱一斤收。
没有差距。
既然没有差距的话,那就省事一些,直接拉到大队的院子里去卖了行了。
沈安茹每天带回来的蘑菇都晾在院子里,林德一边在家看孩子,一边翻晒着蘑菇,傍晚的时候,沈安茹回来,再和林业一起把蘑菇收到屋子里。
蘑菇晾晒是不能在外面过夜的,不然晒好了也容易发霉。
四五天之后,林业正式在大队里支起了桌子,带着家里的现金,开始陆陆续续的收蘑菇了。
第一批采摘出来的蘑菇已经晾晒好了。
一斤蘑菇能出多少干货蘑菇也不一定,好一点的一斤出二两,差一点的一斤出个一两五,一两三,都说不准。
旁边还有大队里的会计一起来帮忙。
“三斤六两。”
过了秤,林业打开袋子检查了一番,没问题之后,就倒进了自家的麻袋里。
会计扒拉了两下算盘。
“一块零八分钱。”
林业当即点钱,然后交给了来卖蘑菇的乡亲。
“这个是两斤三两。”
“六毛九。”
从傍晚一直忙活到天黑,而后用板车将收到的蘑菇拉回了自己家里。
沈安茹在院子里也收拾着自家晾晒的蘑菇。
见林业回来,和林业一起,将板车上的麻袋全都卸下来,放在了东厢屋里。
“今天这是收了多少斤啊。”沈安茹说道。
“收了有五十来斤,这还只是第一批。”林业说道:“估计还有不少人家今天没来卖。”
“哟,这也不少了。”沈安茹说道。
“是啊。”林业笑着往屋子里扛麻袋。
就这五十斤干货蘑菇,少说得有三百来斤鲜蘑菇才能晒出来。
不过,山这么大,村里的人这么多,能收到的数量,绝对不止于此。
再过几天,还会有第二批。
半个月之内,山上能摘的,应该就都摘完了,再养上一个来月,长的快的新鲜的蘑菇就又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