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道:“其实筝儿并不是我的亲孙女,而是半年多以前,我在山脚下捡的。
我捡到她的时候,刚下过一场大雨,她淋了雨,起了高热,险些丧命,后来救活了,但脑子却烧得迷糊了,先前的事都记不太清了。
我在她身上找到了一枚玉佩,村里人说那上面刻了个筝字,所以就给她取名叫筝儿。
今日应该是苏娘子身边的人认出了筝儿,所以你们才将我们带了回来,并留我在此治病。
起初我不明白,但下半日都没见到筝儿,我才有了这个猜测,不知我猜得可对?苏娘子?”
苏悦摸了摸下巴,心中再一次刷新了对徐氏的认知。
就凭着短暂的相处,有限的信息就能推断出结论来,徐氏心思可谓十分细腻了。
想想也是,她一个瞎眼妇人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住在简陋至极的家里,若没有心思和胆识,怎么能安安稳稳地活下来。
她心神微敛,笑了,“徐婶子心思细腻,令人佩服,筝儿确实和家里有些渊源,家里有人一直在找她。
她能得到徐婶子照顾,是她的福气,只是我希望这件事,婶子能守口如瓶,不对任何人说起,好吗?”
徐氏叹了口气,“这丫头跟在我身边大半年,又叫我一声奶奶,我也当亲孙女一样爱护她,你放心,这件事我不会对任何人讲。”
苏悦说了准备让大路抹去她们曾在村里生活过的痕迹,“毕竟村里人都知道筝儿是你捡来的,要抹去不容易,不如制造你带筝儿去投亲的假象?”
徐氏沉吟半晌,最终点头同意。
苏悦见她有些欲言又止,“徐婶子想说什么?”
徐氏摇摇头,“没什么,一切麻烦苏娘子了。”
事情商议妥当,翌日傍晚,苏悦就让大路将徐氏和筝儿送回了村里。
徐氏对村里人说巧遇了娘家侄儿,要带她去南方养老去了。
三人将家中简单收拾一番,大门一锁,天色擦黑,徐氏便跟村里人挥手告别,坐上了往南方去的马车。
大路带着她们在外面转了一圈,悄悄又带她们返回了棉花巷的苏家。
自此,徐氏和筝儿就正式在家里住了下来。
煜哥儿多了新玩伴,每日里热衷于将筝儿喂成水灵白胖的小妹妹,每天不仅定时投喂筝儿,还悄悄拿了苏悦自制的护肤水去给筝儿擦。
不知是他的投喂起了效果,还是筝儿底子好,半个月过去,筝儿肉眼可见的胖了一圈,只是皮肤还是黝黑,头发还是枯黄。
煜哥儿跑去和苏悦嘀咕抱怨了一上午,又重振旗鼓,研究改造妹妹的计划去了。
苏悦每日都会帮徐氏针灸一次,再配合兰草露水,徐氏原本破败亏空的身子已经有所好转。
这日她去书院看萧三郎的时候,说起煜哥儿和筝儿的趣事,又说了两句徐氏的事情。
“我感觉她脑子里的血块已经被我疏通开了,可她两只眼睛还是看不见,真是奇怪。”
萧三郎望着她,忍不住伸手敲了敲面前的桌子,一脸委屈。
“悦悦,你最近几次来看我,都在说这个徐婶子和筝儿的事情,我觉得在你心里,她们的地位都比我高了。”
苏悦眨眼,“有吗?我提了很多次吗?”
萧三郎神情严肃,“有,像今天,你已经坐在这里说了一盏茶的徐婶子了,我真的很好奇,这位徐婶子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你一直挂在嘴边?”
苏悦小声嘀咕,“也没有一直挂在嘴边吧?你是没见过徐婶子这人,等你见到,我相信你也会喜欢她的。”
萧三郎挑眉,“是吗?那我倒要迫不及待地见见这位徐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