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用户54193172」的抬爱,无以为报,为您加个更吧。话说,您不起个名吗?哈!
————————————————
何春燕吃了一惊,下意识的问道:“这么多?你这算是投机倒把吧,抓住了可是要坐牢的。”
唐伟东撇瞥嘴说道:“姐啊,改革开放都好几年了,今年国家还刚刚下了文件说要搞活商品经济,你是没出去看看,听我哥说,回来的路上全是全国各地去gz进货的人,火车票都买不到,人家都没事,到了咱这里就成了投机倒把了?”
“这……”何春燕毕竟还是个读初中的孩子,哪里能知道这些?被唐伟东三句话两句话一忽悠,也就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唐伟东继续说道:“就算投机倒把跟我也没关系,我只是把钱借给了我表哥,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们在做,就算让人逮住了也牵扯不到我。”
唐伟东把手表塞到了何春燕的手里,说道:“拿着吧,这东西不是赃物,光明正大干净的很。我得先回家了,骑了一路的摩托车差点没冻死。对了,记得戴上帮我宣传一下,你有同学或者朋友想买的话,直接来找我。”唐伟东说完,就打着火,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儿的跑了。
何春燕也不知道唐伟东说的对不对,一路上想着这个事儿,心不在焉的回到家里。
“燕燕回来了?”正在看电视的李玉英看见何春燕推门进来,问了一句。接着就看到了何春燕手上拿的几块手表,于是问道:“咦,你手上哪来的手表?”
何春燕这才回过神来,说道:“路上碰到伟东了,他给我的。”
李玉英一愣,接过何春燕手上的手表看了看,说道:“伟东?他哪来的?这东西看着挺上档次的,应该不便宜吧。老何,你看看。”说着又把手表递给了何新华。
何春燕无奈的说道:“伟东说他表哥去南方进的,那边的电子表都是论斤称,到了咱们这边一块就卖十几几十块钱。”
李玉英吃惊的“啊”了一声,把目光转向了何新华,问道:“这么大的利润?真的假的?”
何新华看着手里的电子手表,想了一会儿说道:“应该差不多,我曾听去过那边的同学说起过,电子产品在咱们这里是稀罕物,在人家那里遍地都是,而且价格便宜的让内地的人都不敢想象。”
李玉英还是有些担心的说道:“那伟东他们卖这个没问题吧?”
“你想多了,今年国家还刚刚下了文件鼓励呢,
南边这么明目张胆的大批出货都没问题,他们这算什么?和人家比起来,连个蚂蚁都算不上。如果要是上面风向变了,他们哪还有机会把货带回来?现在从上到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这样的事情,国家现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估计是打算先看看效果再说。”
“哦”,听到何新华说没问题,李玉英才放下心来,他真正担心的倒不是唐伟东,而是怕唐伟东的事影响到何新华的仕途。
“那,手表怎么办?”何春燕看着何新华手里的电子表,小心翼翼的问道。
对于唐伟东给的电子表,何春燕心里还是喜欢的,尤其是唐伟东特意挑选出来的,鲜艳的颜色,新潮的款式,无不诱惑着何春燕这个小女孩的目光。
何新华把手表递给她说道:“伟东给你的,你就拿着吧,又不是外人。”
何春燕这才接过电子表,挑了个最喜欢的颜色和款式,喜滋滋的戴到手腕上,左看右看,稀罕不够。
这个时候的北方都已经供暖了,室内室外就像两个天地。唐伟东回到家,把身上厚厚的棉衣卸了下来,舒缓了一下快要冻僵的胳膊腿儿。
暖和过来之后,唐伟东从包里拖出带回来的大三洋录音机,打开包装,插上电源,挑了一盘邓丽君的磁带放进去。
在你身边路虽远未疲倦
伴你漫行一段接一段
越过高峰另一峰却又见
目标推远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路纵崎岖亦不怕受磨练
愿一生中苦痛快乐也体验
……
喇叭里流淌出的,是邓丽君那甜腻的声音,她用小调在唱着最励志的歌曲。
唐伟东在暖气片旁边,找了个最舒服的姿势,眯着眼,惬意极了。三洋录音机的喇叭音质很好,闭上眼,就像邓丽君本人站在唐伟东的面前为他歌唱。
这首《漫步人生路》,是去年邓丽君翻唱的日本歌姬中岛美雪的《孤独达人》,由郑国江填的词,是邓丽君的第二张粤语专辑,也是最后一张粤语专辑。歌词充满了励志,加上她人美歌甜,这首歌一经推出,销量直接冲破了500万张,也使她真正坐稳了华语歌坛一姐的地位。
传入内地之后,迅速火爆全国,一直持续火了几十年,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没有人没听过邓丽君的歌。正因为如此,邓丽君也成了国内70、80后无数人心中的女神。
正当唐伟东听着歌yy的时候,父母回来了。
进门第一眼,先看到了电视柜上多出来的录音机,再一看唐
伟东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母亲陈秀娥又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唐伟东的鼻子问道:“桌上的录音机哪里来的?”
唐伟东不怕挨揍,唯独怕让母亲伤心。看到母亲又生气了,赶紧起身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我刚买的。”
“刚买了电视,又买了摩托车,现在又买个录音机,你有钱烧的是吧?说,你哪儿来的钱?”做父母的不怕孩子没出息,就担心孩子学坏。
唐伟东这段时间添置的一件件东西,在这个时代来说,可都是大件,不是三块五块就能买到的,由不得陈秀娥不担心。
“妈,你别生气,你儿子你还不了解吗?歪门邪道的事咱是不会做的。我最近跟大斌子合伙做了点买卖,这些钱都是我们光明正大赚来的。他去买录音机,我看着也喜欢,就一起买了个。”
这年头的人普遍都穷,自己挣钱多了也是个愁,还得绞尽脑汁找理由隐瞒。既然母亲问起,唐伟东就半真半假的编了个理由解释了一下,也算是提前给父母打个预防针吧。
“你们俩做买卖?你们俩能做什么买卖?什么买卖能赚这么多钱?今天你要是不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看我不扒了你的皮。”唐伟东的解释,陈秀娥还是不信。
这几样东西,虽然不知道具体价格,但估摸一下几千块钱还是有的。自己两口子累死累活,一个月撑死一百多块钱,要攒齐这些东西,得好几年不吃不喝。唐伟东随便做点小买卖就能挣这么多,打死她她都不信。
唐伟东没办法,只得把房间里装电子表的大蛇皮袋子又拖了出来,说道:“呶,就是这个,我出本钱大斌子他们负责进货销售。”唐伟东又把对何春燕的那套说辞,拿出来对母亲说了一番。
“这东西这么赚钱啊?人家南方真的是论斤称?”在唐伟东的舌灿莲花之下,陈秀娥明显是接受了唐伟东的说法,只剩下吃惊于南方的发达了。
既然儿子干的是正事,没有学坏走错路,陈秀娥也就放下心来。坐在旁边时刻准备做打手的父亲唐建国,也放下了已经撸起来的袖子。
唐伟东这才偷偷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心里忍不住骂道:“这叫什么事儿啊?要穷就得一起穷?一旦超出正常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就好像犯了多大的错误似的。多挣点钱,还得藏着掖着,吃不敢吃,买不敢买,那挣钱还有什么意思?看来想发展经济,首先就得给老百姓换个头脑。”
--
作者有话说: